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曆史的底稿——全球珍報暨印刷文化藝術展”在貴陽展覽

發布時間:2023-10-10 11: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貴陽10月9日電 (記者 張偉(wei) )“曆史的底稿——全球珍報暨印刷文化藝術展”開幕儀(yi) 式8日下午在貴州美術館舉(ju) 行。展覽將延續至11月5日,免費向公眾(zhong) 開放。

  本次展覽由複旦大學新聞學院、貴州畫院(貴州美術館)、貴州省民盟美術館主辦。作為(wei) 2021年在上海徐家匯藏書(shu) 樓舉(ju) 辦的“曆史的底稿——十七世紀以來的中外報刊珍藏展”的延伸,“曆史的底稿——全球珍報暨印刷文化藝術展”收集了全球範圍內(nei) 200餘(yu) 件記錄著全球、中國各省及貴州省內(nei) 重要曆史事件的報紙。

  本次展覽以1675年出版的《倫(lun) 敦憲報》為(wei) 起點,以2023年停刊的《維也納日報》終刊號為(wei) 終點,分為(wei) 以“解放”“報紙,遠去時間的刻度”“從(cong) 1675年的火災到2023年的道別”三大板塊展示300多年的報紙時代所記錄下的世事變遷,其中大部分是珍貴的報紙原件。

  “‘曆史的底稿’——全球珍報及印刷文化藝術展,這是上海與(yu) 貴州兩(liang) 地開展新聞文化領域合作的一項很重要的成果。”中共貴州省委宣傳(chuan) 部常務副部長謝念表示,在貴州美術館舉(ju) 辦此場展覽是當地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塑造文化形象,擴大文化影響,激發文化活力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讓觀眾(zhong) 看到原件,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事情。”本次展覽策展人——FT原副主編、FT中文網原總編輯、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說,“你和曆史,你和當時的工藝,你和當時的人文的環境,你和當時的作為(wei) 作者的心態和讀者的心態突然之間發生了一個(ge) 聯係。”

  “我們(men) 會(hui) 研究這套報紙,因為(wei) 它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新聞史的資料,它也是一個(ge) 人文。”本次展覽策展人——貴州今時代傳(chuan) 媒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高嵩介紹說,展覽呈現了貴州日報記者聶宗簡在1956年撰寫(xie) 的稿件原稿;1935年1月28日的《申報》;1812年11月10日的《泰晤士報》;1964年3月5日的《光華報》……“當事件落筆於(yu) 紙上,一切曆史都有跡可循。在電子化記錄方式逐漸盛行的時代,當參觀者看到記錄著信息的泛黃紙張展露在眼前,也與(yu) 一段舊時光成功接軌。”

  展覽現場還特意布置了90年代的報社編輯部,公眾(zhong) 可以近距離觀看印刷時代從(cong) 業(ye) 人員的操作流程;還可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體(ti) 驗使用活版印刷機印製紙張作為(wei) 參展紀念。

  本次展覽自9月26日麵向公眾(zhong) 免費開放,截至10月6日,已有8萬(wan) 名市民遊客前來參觀。貴州美術館館長潘聞丞說,通過“文化+”的形式此展覽已成為(wei) 了遊客到貴州旅行的一部分。(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