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三江源” 河湖麵貌新
“周一或者周五我都會(hui) 來益曲(河)巡護,看看河道幹不幹淨,有時候清理一些垃圾,主要是玻璃瓶和塑料袋。”青然帕巴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隆寶鎮的一名牧民,每周他都會(hui) 騎馬沿著益曲河30多公裏的河岸進行巡護,守護家園河湖環境。
益曲河,這條綿延千裏深而闊的通天河支流清澈見底,河道內(nei) 無垃圾雜物。走在河邊,時常可見各級河湖長和誌願者的身影。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地處三江之源,境內(nei) 水資源豐(feng) 富,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之稱。境內(nei) 3條江河每年向下遊輸送源頭活水297.01億(yi) 立方米,流域麵積18.96萬(wan) 平方公裏。
今年9月實施的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與(yu) 黃河保護法、長江保護法將玉樹州打造成“三法共護之地”,“法治水利”趨於(yu) 規範。隨著近年玉樹州持續推行河湖長製,各級河湖長切實履行主體(ti) 責任,多部門聯動破解治水難題,民間力量更是積極參與(yu) 河湖保護。如今,玉樹河湖麵貌顯著改善,繪就出了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三江源生態畫卷。
全麵建立河湖保護責任體(ti) 係
近年來,玉樹州統籌推進河湖長製工作走深走實,全麵構建了州、縣(市)、鄉(xiang) (鎮)、村(寺)四級“河湖長”體(ti) 係建設。目前,全州556名河湖長、2187名河湖保潔員上崗履職。完成1337條河流和108個(ge) 湖泊的管理範圍劃界任務,依法依規編製了河湖水域岸線管控、河道采砂規劃。
不僅(jin) 如此,玉樹州還持續開展全域無垃圾和禁塑減廢專(zhuan) 項行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常態化開展河湖“清四亂(luan) ”,實施“環境革命”。
在玉樹州各方的努力下,河湖麵貌持續向好。3個(ge) 國家一級水功能區達標率為(wei) 100%,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水質保持在Ⅱ類及以上,國控斷麵水質穩定達標,三江源水源地被評為(wei) 第二屆“中國好水”,隆寶灘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
玉樹市委常委、玉樹市人民政府黨(dang) 組副書(shu) 記馮(feng) 玉林表示,自2017年以來,玉樹市對總長度為(wei) 4529.16公裏的92條河流和4個(ge) 湖泊管理界限進行重新劃定,完成361個(ge) 岸線功能區劃界和10條河流“一河一策”方案製定工作,設立27塊河湖長公示牌,基本實現“一牌一碼”信息化管理。投資4428萬(wan) 元完成城鄉(xiang) 綠地和河道兩(liang) 岸栽植苗木3.84萬(wan) 株。
“我們(men) 堅決(jue) 落實好河湖管護各項工作,保護好‘中華水塔’,守護好青藏高原的河湖生態,確保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馮(feng) 玉林自豪地說。
做“中華水塔”守護人
益曲河是通天河段右岸一級支流,全長169公裏,流域麵積2646.2平方公裏,幹流在山間迂回曲折,流向多變,支流眾(zhong) 多。
近年來,玉樹州玉樹市隆寶鎮對益曲河段實行網格化管理,全鎮共設河長14名,河湖管護員14人,村一級的河湖長每周巡護一次,鎮一級的河湖長每月巡護一次,縣一級的河湖長每季度巡護一次。玉樹州玉樹市隆寶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格來仁青一邊說著,一邊展示他手機中的“玉樹河長”App。他介紹,通過這個(ge) App,各級河湖長可以開展常態化巡河,總河長帶頭履職,發現問題及時交辦整改。
自全麵落實河湖長製以來,益曲河生態環境煥然一新,河邊共計發現鳥類32種,水禽近10種。其中有黑頸鶴、遺鷗、黑鸛、胡兀鷲和金雕5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以及13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隨著我國河湖治理體(ti) 係和綜合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涉河湖違法違規行為(wei) 大幅減少,河湖環境正在向安瀾、健康、美麗(li) 、幸福蝶變。
“我們(men) 要像保護自己身體(ti) 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要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保護河流。”玉樹州稱多縣珍秦鎮河湖誌願者才培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嘉塘草原是我從(cong) 小長大的地方,作為(wei) 生活在這片草原上的牧民,流經草原的河流是我們(men) 的命根子,保護河流是我與(yu) 生俱來的使命。”才培表示,在自己和家人的帶動下,當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保護河湖環境的隊伍中,有藏族、漢族、回族……各民族兄弟姐妹攜手守護草原河湖,保護生態環境,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高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