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消費火熱彰顯經濟複蘇向好
消費相關(guan) 行業(ye) 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3%;國內(nei) 旅遊收入7534.3億(yi) 元,同比增長129.5%;全國營業(ye) 性演出票房收入20.05億(yi) 元,同比增長322.14%;9月28日18時至10月6日6時,243個(ge) 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1.12億(yi) 人次,平均每個(ge) 集聚區每夜5.76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68.7%……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消費市場活力足、人氣旺,交出亮眼成績單,火熱數據彰顯滿滿獲得感。
節假日消費向來是觀察我國經濟的一個(ge) 重要窗口。一麵是有增長、有活力的消費數據,一麵是煙火氣、高人氣的消費場景——景區景點摩肩接踵,商圈商場客流湧動,劇場影院時常爆滿,餐廳餐館一座難求……盡管地點各異,但火熱景象卻總是相似,折射出蓬勃興(xing) 旺的市場活力,展現了中國經濟持續恢複、總體(ti) 回升向好的態勢。
在“量”持續增長的同時,“質”也明顯提升。縱觀假期購物、餐飲、出行、旅遊等各個(ge) 領域,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智能家電、廚房家電等改善型商品增長明顯,不少消費者還選擇了個(ge) 性化定製產(chan) 品;新能源汽車進城、下鄉(xiang) ,比平日吸引更多消費者關(guan) 注、購買(mai) ;出行旅遊不再純看景點,演藝、夜遊、主題娛樂(le) 、文創購物等複合場景越發受到青睞。總體(ti) 而言,個(ge) 性化、多樣化、品質化需求不斷增加,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並駕齊驅,更綠色、更智能、更健康等成為(wei) 消費市場新趨勢。
消費升級的背後,是供給的升級,新產(chan) 品、新模式、新業(ye) 態快速湧現。山東(dong) 創新銷售模式,將“山東(dong) 手造”品牌引入高速公路服務區、景區、商超等,讓遊客有地方逛、有東(dong) 西買(mai) ;江蘇鹽城充分挖掘傳(chuan) 統文化,把夜宵、夜景、夜演、夜購融入古鎮業(ye) 態,拉動夜間玩樂(le) 消費;河北秦皇島結合本地特色,開展帆船賽事、舉(ju) 辦京津冀賽車節,讓文旅和消費互相促進……各地生動案例迭出,從(cong) 中不難看出,需求升級可以催生供給迭代,而產(chan) 品和體(ti) 驗的升級也可以不斷創造和滿足新的需求。
供銷兩(liang) 旺,既透露出節日濃濃的氛圍,也彰顯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底氣。守住並嗬護這份優(you) 勢,還要在保障和監督上下功夫。海南上線“放心遊”平台,為(wei) 在旅遊過程中遇到問題的遊客提供消費投訴先行賠付服務;安徽多地或是免費開放市區範圍的路內(nei) 泊位,或是對城區道路、農(nong) 村公路沿線的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企業(ye) 等可停車場所實行臨(lin) 時對外開放;江西加強市場價(jia) 格行為(wei) 監管,緊盯“價(jia) 格刺客”事件,切實維護群眾(zhong) 合法權益……種種舉(ju) 措,都直指提升市民遊客消費體(ti) 驗,在實踐中均收到良好成效。讓消費者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才能更好提振消費信心,全麵推動消費高質量發展。
中秋、國慶兩(liang) 節同慶,家國團圓喜樂(le) 的節日氛圍助陣紅火的消費熱情。當傳(chuan) 統習(xi) 俗文化遇上新型消費場景,激發出更多消費活力和節日情懷。假日過後,促消費相關(guan) 政策和活動仍在延續,期待四季度消費市場動能更盛,推動經濟持續恢複向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