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電影:被激活的市場,被簡化的劇情
作者:李勤餘(yu)
中秋和國慶假期的合二為(wei) 一,為(wei) 國慶檔電影帶來了難得的機遇,節節攀升的票房足以證明中國電影市場的活力。從(cong) 幾部頭部影片來看,有主旋律戰爭(zheng) 大片《誌願軍(jun) :雄兵出擊》,有嚴(yan) 肅、緊張的反腐電影《堅如磐石》,有大場麵、快節奏的動作電影《莫斯科行動》,有都市愛情電影《前任4:英年早婚》,還有公益屬性的喜劇電影《好像也沒那麽(me) 熱血沸騰》。多元的題材、豐(feng) 富的內(nei) 容,無疑是廣大觀眾(zhong) 之福,可以說,總有一款適合您。
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國慶檔電影們(men) ,卻又有著相同的特點,即追求“單刀直入”,盡可能讓主題、內(nei) 容變得通俗易懂,用“話題”“明星”等最直接的方式來吸引觀眾(zhong) ,以求得最高效的傳(chuan) 播和推廣。
這不能不讓人感歎,由於(yu) 常年浸泡在國產(chan) 大片培養(yang) 出的氛圍中,國內(nei) 觀眾(zhong) 的口味正在被不斷馴化,電影市場的發展也越來越有同質化競爭(zheng) 的趨勢。國慶檔驕人的票房成績令人欣喜,但無論是寬容的文化土壤,還是分眾(zhong) 的觀影渠道,還都與(yu) 我們(men) 有著相當遙遠的距離。
電影院,拒絕複雜?
如果說《前任4》和《好像也沒那麽(me) 熱血沸騰》在劇情層麵的相對簡單和缺乏深度是可想而知的,那麽(me) 《堅如磐石》和《莫斯科行動》的“簡單粗暴”則讓人始料未及。
《莫斯科行動》的原型是1993年震驚國內(nei) 外的中俄列車大劫案。按理說,把當年的案件搬上大銀幕,供主創發揮的空間並不小:其一是可以展現當時俄羅斯社會(hui) 動蕩的生活狀態,其二是可以講述我國公安幹警出國辦案遭遇的種種障礙。但該片偏偏選擇的是傳(chuan) 統香港警匪片的呈現方式:槍戰、追車、爆炸,以張涵予為(wei) 代表的公安幹警在莫斯科大殺四方,如入無人之境,完全無視真實事件中的困難和曲折,也根本沒有體(ti) 現曆史背景的作用。至於(yu) 主角能從(cong) 爆炸的戰鬥機裏毫發無傷(shang) 地生還等離譜情節,更是充分體(ti) 現該片過於(yu) 注重娛樂(le) 性以致滑向“無腦爽劇”的本質。
《堅如磐石》更讓人大跌眼鏡。各路人馬暗流湧動、勾心鬥角,看似格局宏大、錯綜複雜,到頭來不過是主角大義(yi) 滅親(qin) ,揭露官商勾結陰謀的俗套故事——缺乏邏輯性,更沒有思想性可言,剩下的隻有血腥場麵帶來的感官刺激。不必拿“刪減”“尺度”說事,即使補完情節,也隻是讓該片中的權力鬥爭(zheng) 變得更加有獵奇價(jia) 值而已。
有意思的是,兩(liang) 部電影的反派人物身份不同(一個(ge) 是富商、一個(ge) 是劫匪),但創作者體(ti) 現他們(men) 殘存人性的方法卻出奇的一致:安排一個(ge) 女兒(er) ——這幾乎成了國產(chan) 電影的通行做法。時下創作者在人物刻畫層麵是多麽(me) 缺乏想象力,可見一斑。
主題套路化、人物刻板化、敘事粗糙化,這不僅(jin) 僅(jin) 是國慶檔電影的問題。從(cong) 儼(yan) 然是翻版科教宣傳(chuan) 片的《孤注一擲》到幾乎是新聞一加一式紀錄片的《第八個(ge) 嫌疑人》,越來越多的國產(chan) 電影正在做“減法”,盡可能把劇情設計成人人都能一眼看懂、理解起來毫無障礙的簡單模式。深刻、複雜等關(guan) 鍵詞,似乎已經從(cong) 電影院漸漸退場。
輿論場,缺少寬容?
但這又不能統統歸咎於(yu) 創作者。因為(wei) 要把電影拍得“複雜”,往往伴隨著高風險。
不久前上映的《鸚鵡殺》不僅(jin) 票房成績不盡如人意,還遭遇眾(zhong) 多批評和非議。根本原因就是該片將“殺豬盤”與(yu) 愛情互為(wei) 隱喻,充分展現了現代人的情感困境,但不少觀眾(zhong) 對此並不買(mai) 賬。在他們(men) 看來,講述受騙者與(yu) 騙子之間的情感博弈,尤其是將騙子塑造為(wei) 一個(ge) 可悲之人的做法,無異於(yu) 為(wei) “殺豬盤”洗白。
同樣,《燃冬》描述的是三位年輕人抱團取暖的奇異經曆,借此要表現的則是現代社會(hui) 中年輕人的生存狀態和精神困境。結果,也被很多觀眾(zhong) 吐槽為(wei) “懸浮”“矯情”。
即使是盡可能簡化自身的國慶檔電影也未能完全幸免。《堅如磐石》和《莫斯科行動》都被部分網友認定為(wei) 對女性角色“缺乏尊重”:前者的主角生母被副市長迫害,後者的女主角則被反派強行侵害。這些女性角色都被設定為(wei) 弱小的,處於(yu) 被動位置的受害者。
很難說上述觀點是對是錯(也許大家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確實,強調寬容和理性的文藝批評正在日漸萎縮,而堅持各自立場的撕裂和對立則日益風行。直接結果就是,與(yu) 其費力不討好地展現“複雜”,不如老老實實、平平安安地表達一些“簡單”的觀念。
《好像也沒那麽(me) 熱血沸騰》就把對殘障人士的關(guan) 愛和尊重當作主題,甚至不惜讓主角自己斷了條腿,以顯示其與(yu) 殘障隊員們(men) 的“平等”關(guan) 係。事實上,中國喜劇已經成了整個(ge) 市場中最熱衷於(yu) 說教的類型,近年來幾乎每部上映的喜劇都在試圖傳(chuan) 達一些比較“正確”的道理。
如此一來,保險係數確實提高了,但隨之而來的則是空洞、乏味與(yu) 單調。生活從(cong) 來都是複雜、多元的,它的迷人之處就在於(yu) 難以言說;電影的重要功能本該是讓觀眾(zhong) 沉浸式地體(ti) 驗生活,而不是生硬地圖解生活。
創作者,投機取巧?
和其他國慶檔電影相比,《前任4》走的路線顯然更討巧。如果說《消失的她》《孤注一擲》等作品開辟了“話題型電影”的新道路,那麽(me) “前任係列”則可以被視為(wei) “大數據型電影”的開山鼻祖,即盡可能全麵地搜集網絡熱點,並將其組裝成一部電影。
《前任4:英年早婚》裏的孟雲(yun) 能不能等到“對的人”?他是不是被自己向往的自由禁錮住了?餘(yu) 飛和丁點的“結婚冷靜期”到底有沒有用?與(yu) 其說這些是該片提出的問題,不如說是社交媒體(ti) 裏的熱梗展示。對比一下《婚姻故事》就會(hui) 發現,《前任4:英年早婚》雖然有足足兩(liang) 個(ge) 小時的片長,但連婚姻、愛情問題的皮毛都沒觸及,更像是搞笑、幽默的短視頻大合集。
這是中國電影的另一種“簡化”——避開有爭(zheng) 議、有深度的話題,主動迎合、討好觀眾(zhong) ,在撩撥公眾(zhong) 情緒的同時,又塑造不切實際的童話(孟雲(yun) 和餘(yu) 飛的生活隻有釣魚、戀愛,從(cong) 不見壓力和負擔)。
國慶檔電影中,最“複雜”的本該是《堅如磐石》。參照同類型的《黑社會(hui) 》《新世界》等作品,該片完全可以將劇情的重心設置在副市長鄭剛與(yu) 富商黎誌田的人物前史,展示個(ge) 體(ti) 是如何被環境異化,從(cong) 而誤入歧途的。這樣一來,文本中既有人性的深度,也有現實的厚度。以導演的功力,這並不難做到。但是,會(hui) 不會(hui) 有觀眾(zhong) 認為(wei) 這是在給反派角色“洗白”?甚至,會(hui) 給該片帶來更大的麻煩?如此看來,或許《堅如磐石》的“投機取巧”也不失為(wei) 一種折中、穩妥的辦法。
不知不覺間,公眾(zhong) 的口味正在被馴化。電影的“簡單粗暴”不僅(jin) 安全、保險,也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工作、生活如此繁忙,走進電影院為(wei) 何還要給自己增添負擔呢?隻是,長此以往,因此而蒙受損失的,不隻中國電影,還有每一位普通觀眾(zhong) 。(李勤餘(yu)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