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者:金賢東(dong)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錨定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中心任務、基於(yu) 我國發展內(nei) 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全麵把握現代化建設的共同特征和中國特色而提出的重大判斷、作出的重要部署。我們(men) 要深刻理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準確把握其豐(feng) 富內(nei) 涵和實踐要求。
我國正處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guan) 鍵時期,新的使命任務和新的發展環境都對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沒有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長將不可持續;沒有量的合理增長,經濟結構優(you) 化、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民生福祉改善都將是無本之木。
高質量發展是體(ti) 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麵對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的外部環境和深刻複雜變化的國內(nei) 發展環境,隻有堅持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綠色成為(wei) 普遍形態、開放成為(wei) 必由之路、共享成為(wei) 根本目的,加快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才能更好統籌國內(nei) 與(yu) 國際、發展與(yu) 安全、當前與(yu) 長遠、總量與(yu) 結構等方麵的關(guan) 係,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zhong) 在就業(ye) 、教育、醫療、托育、養(yang) 老、住房等方麵仍麵臨(lin) 不少難題。隻有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才能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wei) 現實。
高質量發展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的發展。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日趨複雜,國內(nei) 經濟轉型發展麵臨(lin) 新的困難挑戰。隻有堅定不移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才能在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發展、把握主動、贏得未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經濟實力邁上新台階,發展新動能持續壯大,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改革開放縱深推進,民生福祉大幅改善。事實充分證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良好支撐基礎和許多有利條件。我國有明顯的製度優(you) 勢,有堅實的物質基礎,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有日益完備的基礎設施網絡,有全球最具潛力的內(nei) 需市場,有豐(feng) 富的調控經驗,有充足的政策空間。隨著存量政策與(yu) 增量政策疊加發力,政策效應不斷累積,積極因素將不斷增多,一定能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nei) 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hui) 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