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紮實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 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

發布時間:2023-10-13 11:27: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鄭柵潔(國家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

  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利用。近年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東(dong) 東(dong) 營、河北滄州、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等地考察時,多次對加強鹽堿地綜合利用作出重要指示。7月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研究加強耕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等問題。會(hui) 議指出,“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護和改良的重要方麵”“要充分挖掘鹽堿地綜合利用潛力,加強現有鹽堿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製耕地鹽堿化趨勢”。國家發展改革委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增強耕地保護的責任感、緊迫感,紮實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全力提升耕地質量,穩步拓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空間。

  充分認識鹽堿地綜合利用的重大意義(yi)

  鹽堿地治理利用是全球性難題。我國鹽堿地麵積大、類型多、分布廣,部分地區耕地鹽堿化趨勢加劇。立足國情農(nong) 情,因地製宜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既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應有之義(yi) ,也能夠為(wei) 世界鹽堿地治理利用提供中國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是拓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空間、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的有效供給必須靠耕地支撐保障。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我國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麵臨(lin) 的形勢十分嚴(yan) 峻,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全國耕地麵積比第二次調查數據減少了1.13億(yi) 畝(mu) 。另據調查,目前我國還有部分鹽堿荒(草)地可開發為(wei) 耕地,現有耕地中也有不少鹽堿化耕地需要改造提升。因地製宜、科學有序治理好鹽堿地,能夠為(wei) 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提供有力的土地資源支撐,對確保穀物基本自給、保障口糧絕對安全意義(yi) 重大。

  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是改善水土生態環境、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低碳發展的有效途徑。我國鹽堿地多,部分地區耕地鹽堿化趨勢加劇,“三北”等地區大量鹽堿地上植被稀疏,防風固沙能力差,如不加快治理,將增加荒漠化風險。根據不同鹽堿類型和生態環境,通過工程、生物、農(nong) 藝等綜合措施開展鹽堿地治理,減少地表水分蒸發,降低地下水位鹽分,改良土壤物理性狀,提高土壤固碳水平,改善生態環境,對於(yu) 構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ti) ,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發展,實現農(nong) 業(ye) 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是積極踐行大食物觀、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舉(ju) 措。通過耐鹽堿品種培育、農(nong) 機農(nong) 藝配套、工程建設等集成應用,不僅(jin) 可以向鹽堿地要糧,還可以利用鹽堿荒(草)地發展飼草產(chan) 業(ye) 和現代畜牧業(ye) ,進行修塘養(yang) 魚、發展光伏等立體(ti) 開發,培育鹽堿地特色農(nong) 業(ye) ,將為(wei) 拓展多元食物渠道、發展特色高效農(nong) 業(ye)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提供重要支撐。

  科學把握鹽堿地綜合利用的總體(ti) 思路

  以鹽堿地綜合開發和可持續利用為(wei) 目標,堅持生態和生產(chan) 、治理和利用、短期與(yu) 長期相結合,堅持“以種適地”和“以地適種”相結合,堅持治水、改土、改種協調推進,分區分類分析鹽堿地開發潛力和支撐條件,與(yu)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相銜接,以現有鹽堿耕地改造提升為(wei) 重點,統籌推進耕地後備資源開發利用,強化科研支撐條件,強化多途徑利用,大力發展鹽堿地特色農(nong) 業(ye) 。

  一是以水定地,生態優(you) 先。統籌好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關(guan) 係,科學評價(jia) 水資源承載能力,根據水源保障等條件對投入產(chan) 出進行綜合評估,統籌考慮財力可持續和生態可承受,經嚴(yan) 格審批後確定鹽堿地開發規模,合理確定種植結構,更多種植低耗水耐鹽堿農(nong) 作物,提升農(nong) 業(ye) 節水水平。

  二是因地製宜,分類施策。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鹽堿地特點,確定科學合理的治理模式和技術路徑,宜農(nong) 則農(nong) ,宜草則草,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推廣集約高效的工程治理、農(nong) 藝等配套技術,完善建後管護、使用等製度,科學發展鹽堿地特色農(nong) 業(ye) 。

  三是科技引領,試點先行。加強種質資源、耕地保護和利用等基礎性研究,轉變育種觀念,努力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創新領域取得突破。支持典型區域開展不同類型的試點示範,穩紮穩打、步步為(wei) 營,帶動連片治理、整體(ti) 推進,將科研成果加快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

  四是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發揮政府引導和推動作用,完善鹽堿地綜合利用政策體(ti) 係,強化資金等要素保障。調動各方麵力量,鼓勵專(zhuan) 業(ye) 機構和社會(hui) 資本積極參與(yu) ,營造有利於(yu) 加快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的良好政策環境。

  推動形成鹽堿地綜合利用政策合力

  2021年以來,為(wei) 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鹽堿地綜合利用的重要指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就全國鹽堿耕地分布、耕地後備資源開發潛力、水資源保障條件、資金籌措等重要問題進行了深入論證,積極指導和支持山東(dong) 東(dong) 營、吉林西部開展鹽堿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利用試點,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式。鹽堿地綜合利用作為(wei) 一項係統工程,涉及土地資源開發、配套水利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資金籌措、後續工程管護、相關(guan) 體(ti) 製機製等多個(ge) 方麵,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加快構建新時期鹽堿地綜合利用的工作格局和政策體(ti) 係。

  強化規劃引領,編製鹽堿地綜合利用總體(ti) 規劃和專(zhuan) 項實施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對標中央部署,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抓緊研究編製鹽堿地綜合利用總體(ti) 規劃。結合全國第三次土壤普查,全麵摸清鹽堿地現狀底數,分區域、分階段明確開發建設目標,實化細化鹽堿地綜合利用的區域布局、技術路徑、重大工程和支持政策。相關(guan) 部門將依據職責,研究製定鹽堿耕地治理、水資源保障等專(zhuan) 項實施方案,分領域完善鹽堿地綜合利用配套措施。

  強化統籌協調,形成協力抓好鹽堿地綜合利用的工作格局。在摸清底數、科學分類的基礎上,指導有關(guan) 方麵因地製宜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工作,穩步擴大試點範圍,為(wei) 全麵推開積累有益經驗。瞄準製約鹽堿地綜合利用的水資源保障、科技支撐、資金籌措等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生物、化學、農(nong) 業(ye) 、水利等多領域係統研究,加大“以種適地”和“以地適種”科技攻關(guan) 力度,協調推動解決(jue) 問題難題,推動鹽堿地綜合利用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強化大食物觀,做好特色農(nong) 業(ye) 大文章。堅持糧經飼統籌,不僅(jin) 要培育推廣一批耐鹽堿的糧食、牧草優(you) 良品種,還要重視培育耐鹽堿性好、土壤修複能力強的特色經濟作物新品種。因地製宜發展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鹽堿地特色產(chan) 業(ye) ,積極發展鹽堿地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深加工、倉(cang) 儲(chu) 物流、品牌營銷,打造全產(chan) 業(ye) 鏈條,做大做強龍頭企業(ye) ,提升鹽堿地“土特產(chan) ”競爭(zheng) 力。

  強化要素保障,有力有序推動鹽堿地綜合利用。著眼於(yu) 水資源保障問題,要推動節水與(yu) 開源相結合,深挖農(nong) 業(ye) 節水潛力,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拓展延伸已建、在建水利工程,研究推動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著眼於(yu) 資金投入保障問題,進一步研究創新資金保障機製,統籌現有資金渠道加大支持力度,引導金融和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耕地後備資源開發。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