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失而複現的藍冠噪鶥

發布時間:2023-10-16 11:18:00來源: 新華社

 

  10月11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江西省上饒市

  婺源縣秋口鎮王村石門自然村考察調研

  這裏是饒河源國家濕地公園的中心區

  也是極度瀕危鳥類藍冠噪鶥自然保護小區

  總書(shu) 記詳細了解濕地公園和藍冠噪鶥保護等情況

  藍冠噪鶥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雀形目鳥類之一

  目前可知的分布範圍

  僅(jin) 在江西婺源及其周邊地區

  1919年,藍冠噪鶥首次在婺源被發現

  此後便一直銷聲匿跡

  直至2000年

  婺源縣林業(ye) 科學技術推廣站

  在樹林中再次發現它們(men) 的身影

  藍冠、黃喉、黑臉、褐腰

  啼聲清脆悅耳,動作輕盈矯捷

  藍冠噪鶥是野生種群、群居鳥類

  被納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21年被列為(wei)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每年四月前後

  藍冠噪鶥出現在婺源

  築巢、產(chan) 卵、孵化、育雛

  窩卵數2隻至4隻,孵化期約12天,育雛期約12天

  觀一鳥知生態

  藍冠噪鶥是生態環境“試金石”

  它們(men) 喜歡在村落周邊的古樹和風水林中築巢

  愛吃昆蟲,也很愛幹淨

  一天要洗兩(liang) 次澡

  2022年5月11日,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太白鎮曹門村,藍冠噪鶥在覓食。

  婺源流泉密布,天然水係發達旺盛

  匯水麵積大於(yu) 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0條

  是藍冠噪鶥絕佳的“沐浴場”

  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3.67%

  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滿足了其築巢與(yu) 覓食需求

  為(wei) 加強對藍冠噪鶥的動態監測與(yu) 保護

  2009年起,婺源縣全麵禁伐天然常綠闊葉林

  多年來,打造了193個(ge) 自然生態型、珍稀動物型、水源涵養(yang) 型

  的自然保護小區

  藍冠噪鶥繁殖地皆被劃為(wei) 自然保護小區

  當地組織專(zhuan) 業(ye) 護鳥技術隊伍

  並在其棲息地安裝實時監控設備

  據婺源縣林業(ye) 局監測

  目前藍冠噪鶥野生種群有200餘(yu) 隻

  2022年5月11日,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太白鎮曹門村,在枝頭停留的藍冠噪鶥。

  夏熱盡,秋風起

  藍冠噪鶥成鳥在繁殖地完成育雛任務後

  便帶著幼鳥遊憩於(yu) 婺源縣內(nei) 廣闊的天然常綠闊葉林間

  目前,對這一珍稀鳥類的研究仍在進行中

  記者:程迪、劉佳敏

  視覺|編輯:郝曉靜、高鬆齡

  圖片由婺源縣委宣傳(chuan) 部提供

  新華社國內(nei) 部、江西分社聯合出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