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少兒美展北京開幕 講述“光陰的故事”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電 (陳建新)以“光陰的故事”為(wei) 主題的第十四屆海峽兩(liang) 岸少兒(er) 美術大展15日在北京台灣會(hui) 館開幕,展出近300幅來自兩(liang) 岸暨港澳地區、馬來西亞(ya) 等地的青少年畫作。
本屆展覽設幼兒(er) 園組、小學組、中學組等組別,呈現不同地域的孩子們(men) 對光陰的理解和各自成長經曆。今年大展還展出台灣已故版畫家、美術教育家周瑛和大陸藝術家沈也的作品。
國務院台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致辭表示,大展已走過14年曆程,為(wei) 兩(liang) 岸少兒(er) 美術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也為(wei) 兩(liang) 岸民眾(zhong) 增進了解、促進心靈契合搭建了重要平台。即便在疫情時期,展覽也未曾中斷,其中最重要的力量是來自兩(liang) 岸民間的大力支持,這說明兩(liang) 岸交流是民心所向,定能克服各種障礙,不斷向前發展。希望兩(liang) 岸青少年心懷藝術之光,胸懷“國之大者”,走好未來的光陰之路。
引用古代詩人李白的“夫天地者,萬(wan) 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台灣中華文創發展協會(hui) 理事長黃肇鬆表示,盡管“寸金難買(mai) 寸光陰”,但畫作所能涵蓋的內(nei) 涵十分豐(feng) 富,可以呈現百代甚至千代過客的身影和精神,小朋友們(men) 的這些畫作可以見證兩(liang) 岸暨港澳地區當代的發展,在未來也可成為(wei) 一部分曆史的初稿。交流不限於(yu) 小朋友,大朋友在這些美術教育中也能了解到交流的重要。
展覽吸引不少民眾(zhong) 。市民胡兵強先生當天帶著女兒(er) 前來觀展,他告訴記者,小孩學習(xi) 繪畫已近5年,以往大展在北京展出時,也曾帶她觀展。“這些畫作各有特色,我們(men) 也想過來看看其他小朋友如何通過畫作表現主題、展現當地的風景和習(xi) 俗。”
本屆展覽由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台灣中華文創發展協會(hui) 等兩(liang) 岸多家單位、機構聯合主辦,此前已在福州、廈門等地展出,11月還將赴台舉(ju) 辦高雄、台北“雙城展”。下一屆大展主題為(wei) “一起”。(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