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宣講大運河文化的構建與傳承

發布時間:2023-10-16 15:0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核心價(jia) 值觀百場講壇】

  “核心價(jia) 值觀百場講壇”第132場舉(ju) 辦

  宣講大運河文化的構建與(yu) 傳(chuan) 承

  新華社南京10月13日電(記者朱筱、邱冰清)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核心價(jia) 值觀百場講壇”第132場活動13日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舉(ju) 辦。中國博物館協會(hui) 理事長、《中國博物館》主編劉曙光作題為(wei) 《大運河文化的構建與(yu) 傳(chuan) 承》的演講。

  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認真落實全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精神,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核心價(jia) 值觀百場講壇”圍繞文化傳(chuan) 承發展這一主題,策劃了係列宣講。本場活動是這個(ge) 係列的第五講。

  劉曙光從(cong) 曆史的運河、現實的運河、申遺的運河三方麵梳理了中國大運河的“前世今生”,並強調在世界遺產(chan) 的語境下提煉中國大運河的突出普遍價(jia) 值。他認為(wei) ,不斷研究和認識大運河,對深刻了解中華民族的連續性、統一性、創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堅定文化自信,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有著重要作用。

  劉曙光表示,從(cong) 古跡到文物保護單位,再到世界遺產(chan) ,大運河經曆了一場重獲新生的文化整治和疏浚。大運河申遺成功了,有關(guan) 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的發現、保護仍在繼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發生了四個(ge) 方麵的轉變:由被動保護向主動保護和防護轉變,由“運動式”、突擊式向長效化、常態化的保護機製轉變,由保護為(wei) 主向保護、管理、展示、利用等工作並重轉變,由文物部門的保護利用向各行各業(ye) 對大運河文化積極主動的傳(chuan) 承弘揚轉變。

  本次活動由江蘇省委宣傳(chuan) 部、光明網承辦。光明網、光明日報客戶端對活動進行現場直播。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4日 03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