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4條回購指數今天正式上線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公司發布的首批聚焦股份回購的指數今天(17日)正式上線。這4條指數分別是上證回購指數、中證回購指數、中證回購價(jia) 值策略指數及中證回購質量策略指數。
4條指數均聚焦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各指數定位和編製方法有所差異,以中證回購質量策略指數為(wei) 例,是從(cong) 滬深市場中選取盈利能力較強、成長性較好、回購比例較高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wei) 指數樣本。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研究開發部總監助理 胡威:可以為(wei) 市場提供反映實施股份回購行為(wei) 、上市公司整體(ti) 表現的表征工具,可以更方便地讓市場投資者去了解此類上市公司證券長期運行態勢。
股份回購是國際通行的維護公司投資價(jia) 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豐(feng) 富投資者回報機製的重要手段,是資本市場一項基礎性製度安排。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研究開發部總監助理 胡威:下一步,中證指數公司將結合A股市場股份回購行為(wei) 特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市場投資者對於(yu) 回購指數型產(chan) 品的需求狀況,豐(feng) 富基於(yu) 現金分紅,股份回購類的指數體(ti) 係。
4條回購指數今天發布 上市公司回購明顯增多 提振市場信心
上市公司股份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cong) 股票市場上購買(mai) 公開發行的一定數額的股票。
今年以來,A股公司回購家數明顯增多,尤其是8月18日證監會(hui) 提出“放寬相關(guan) 回購條件,支持上市公司開展股份回購”以來,上市公司回購家數和金額都創出近年來新高。
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13日,年內(nei) A股共有1368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相關(guan) 公告,1035家上市公司完成和實施回購,合計金額達1115.7億(yi) 元。僅(jin) 國慶節後首周,就有20家上市公司拋出回購計劃。記者查閱公告發現,這些公司都表達出對未來經濟前景持樂(le) 觀態度和自身盈利能力的信心。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高瑞東(dong) :股份回購可以通過減少公司股本,提高每股收益和淨資產(chan) 收益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另一方麵,股份回購可以向市場傳(chuan) 遞上市公司股價(jia) 被低估信號,增強投資者信心。
上市公司積極公布增持方案
上市公司積極回購的同時,增持方案也在不斷公布。9月以來,A股市場有33家公司發布擬增持公告,其中一單超過24億(yi) 的超大增持計劃,創下今年A股公司大股東(dong) 增持金額之最。
上市公司給出的增持理由大致相同,多數公司表示:增持主要是基於(yu) 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和成長價(jia) 值的認可。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 劉劍蕾:股東(dong) 增持最重要的意義(yi) 在於(yu) 利益綁定,大股東(dong) 和小股東(dong) 利益一致,持有更高股票份額的大股東(dong) 和實控人,對公司經營管理更加積極,對公司發展前景也更有信心。
“強化分紅導向”也是近期證監會(hui) 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舉(ju) 措之一。根據交易所數據,截至目前,有163家上市公司公布2023年半年報現金分紅預案,預計分紅2030.1億(yi) 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53%。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高瑞東(dong) :從(cong) 新頒布的規定可以看出,對於(yu) 不分紅或少分紅的公司是逐步加強製度約束督促的,督促公司提高資產(chan) 使用效率,更好專(zhuan) 注於(yu) 主業(ye) 和回報投資者。
上市公司減持規模下降
除了回購增持,自證監會(hui) 出台進一步規範股份減持行為(wei) 的規定以來,已有80家上市公司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dong) 、實控人或董事、高管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nei) 不減持公司股份。一個(ge) 月以來,減持股份金額合計約120億(yi) 元,同比下降超過70%。(總台記者 楊理天 劉瀟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