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高質量發展吉林行|讓“科技創新”成為“金名片” 吉林這樣做

發布時間:2023-10-18 11:05:00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長春10月18日電(見習(xi) 記者 潘曉文 記者 劉洪俠(xia) )10月13日,“高質量發展吉林行”網絡主題活動於(yu) 吉林長春正式啟動。連日來,記者在調研時發現,東(dong) 北老工業(ye) 基地吉林在科技產(chan) 業(ye) 布局上有了一些“新變化”。

  “老字號”創新升級以“數字智能”服務亞(ya) 運;“百星飛天”向星空逐夢,“吉林一號”將實現138顆衛星組網;搶抓“雙碳”機遇,“陸上三峽”助力低碳化振興(xing) ……老工業(ye) 基地正加速展現蓬勃新氣象。

  中車長客:創新驅動 跑出“中國智造”加速度

  設計生產(chan) 了“複興(xing) 號”、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的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地鐵、動車組的搖籃,也是吉林省工業(ye) 製造的“金名片”。

  在剛剛結束的杭州亞(ya) 運會(hui) 上,中車長客專(zhuan) 門研製的以“潤澤江南”複興(xing) 號亞(ya) 運智能動車組為(wei) 代表的110列動車組,圓滿完成了杭州亞(ya) 運會(hui) 運營保障任務。記者看到,該組列車車頭似“鷹隼”、身披“虹韻紫”,外觀酷炫十足,值得一提的是它還首次實現了時速350公裏的自動駕駛技術。

  據介紹,亞(ya) 運期間,列車奔馳在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紹興(xing) 、湖州6座城市間,實現了“零故障”運行4707次,為(wei) 參賽運動員、觀眾(zhong) 以及“雙節”遊客提供了安全、舒適、便捷的出行服務。特別是複興(xing) 號亞(ya) 運智能動車組,憑借其酷炫的紫色外觀、契合亞(ya) 運主題的內(nei) 飾以及舒適的乘車環境,成為(wei) 廣大運動員、車迷、乘客競相打卡的“網紅列車”。

  多年來,中車長客相繼自主研發了和諧號、複興(xing) 號等係列產(chan) 品,構建起動車組、高檔客車、城際及市域車、地鐵列車等7大產(chan) 品線,填補了多項國內(nei) 空白。

  作為(wei) 國內(nei) 行業(ye) 中出口最早、出口數量最多的企業(ye) ,中車長客的產(chan) 品出口已經到美國、澳大利亞(ya) 、巴西、泰國、沙特、新加坡、新西蘭(lan) 、阿根廷、埃塞俄比亞(ya) 等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出口車數量累計超過9000輛,簽約額超過130億(yi) 美元。

  長光衛星:百星飛天 擁抱光電信息產(chan) 業(ye) 新“藍海”

  走進吉林長光衛星公司大樓,記者團便被一個(ge) 碩大的衛星模型所吸引,“這是‘吉林一號’組星的等比例模型。2015年,長光衛星研製的4顆遙感衛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由此開啟了‘吉林一號’星座建設征程。它們(men) 的模型被單獨陳列在大廳裏,突顯其成功飛天具有裏程碑意義(yi) 。” 長光衛星辦公室宣傳(chuan) 員張宜坤介紹。

  如今,“吉林一號”已有108顆“吉林一號”衛星在軌運行,每天都會(hui) 向地麵傳(chuan) 輸海量數據,為(wei) 國土安全、地理測繪、土地規劃、農(nong) 林生產(chan) 、生態環保、智慧城市等各領域提供遙感信息和產(chan) 品服務。

  近日,長光衛星使用自主研製的車載激光通信地麵站,與(yu) “吉林一號”星座MF02A04星開展星地激光高速圖像傳(chuan) 輸試驗並取得成功,這標誌著長光衛星已成功實現星地激光高速圖像傳(chuan) 輸全業(ye) 務鏈的工程化。

  據介紹,預計到今年底,“吉林一號”將實現138顆衛星組網,到2025年實現300顆衛星組網計劃,屆時將實現全球無死角拍攝。

  助力“雙碳” “陸上三峽”好風光

  想要了解吉林的能源之“變”,不得不提到“陸上風光三峽”工程。

  吉林“陸上風光三峽”工程是指充分發揮吉林省西部地區豐(feng) 富的風、光資源和充裕的土地優(you) 勢,利用正在推進的“吉電南送”特高壓通道等電力外送條件,全力推進“國家級新能源生產(chan) 建設基地”建設,主體(ti) 區域包括白城、鬆原、四平等3市11縣。

  10月16日,記者團走進了中車鬆原新能源裝備產(chan) 業(ye) 園和白城市通榆縣三一重能通榆零碳智造風電產(chan) 業(ye) 園。

  在中車鬆原新能源產(chan) 業(ye) 園,一條條近百米長的“大風車臂”讓人驚歎,“像這樣的風車臂我們(men) 24小時就可以生產(chan) 一隻,”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吉林中車風電葉片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慧引導采訪團繼續深入,“目前,生產(chan) 已經全麵步入正軌,月生產(chan) 量已經達到100支。” 他介紹,截至今年9月末,這裏已經生產(chan) 風電整機150台、葉片488支、塔筒48套、主控變槳30套、主控係統33套、裝配風力發電機12台,實現產(chan) 值16.73億(yi) 元,已安置就業(ye) 達719人。

  “中車鬆原新能源裝備產(chan) 業(ye) 園是工業(ye) 集中區成立以來,體(ti) 量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的項目,這裏將全力打造國內(nei) 首家AAAA級工業(ye) 生態產(chan) 業(ye) 園,將為(wei) 鬆原的能源結構、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提供前所有未的機遇,也將為(wei) 我省‘陸上風光三峽’工程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能。”吉林寧江經濟開發區副主任閔海波說。

  來到白城市通榆縣,眾(zhong) 人隨即感受到兩(liang) 個(ge) 字“風大”。據介紹,通榆是吉林西部的“風口”,大風極大地影響了當地的生產(chan) 生活,本地人對風曾經苦惱不已。

  如今,借助於(yu) 吉林正在建設的“陸上風光三峽工程”,風電產(chan) 業(ye) 也迎來了“風口”,風力資源優(you) 勢明顯的通榆刮來了一股“招財風”。

  近年來,白城市通榆縣按照“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吸引了一批新能源裝備製造企業(ye) 聚集落戶,風力發電機主機、葉片、塔筒等零部件實現本地化生產(chan) ,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