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經濟隨筆丨關於三季度經濟數據的七個“看”

發布時間:2023-10-19 14:54: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去年經濟增速按季度看分別是4.8%、0.4%、3.9%、2.9%,今年前三個(ge) 季度分別是4.5%、6.3%、4.9%。今年二季度的6.3%,跟去年二季度0.4%的基數較低有關(guan) 。同理,今年三季度的4.9%,跟去年三季度3.9%這個(ge) 基數提高有關(guan) 。總的看,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企穩回升。前三季度同比增長5.2%,這與(yu) 年初確定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5%左右”的今年發展預期目標,比較吻合。

  看一國經濟,GDP增速是重要指標,但早已不是唯一指標。中國發展現在追求的是“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規模、速度很重要,但擺在最前麵的已經是“質量、結構”了。

  您有沒有注意到,“逐季”“逐月”的變化最近多起來了。比如,外貿進出口前三季度“逐季抬升”,進口數量已經連續8個(ge) 月同比增加;就業(ye) 形勢逐漸好轉,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已連續2個(ge) 月下降;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速、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最近三個(ge) 月都在逐月提高。

  看形勢,一看“形”,二看“勢”,形在當下,勢在長遠。可把更長周期裏的數據“連起來看”,也可從(cong) 局部與(yu) 全局的關(guan) 係看。三季度宏觀數據普遍出現穩步向好態勢,而不是少數指標向好。普遍向好還是少數向好,含義(yi) 是不一樣的。

  前三季度,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好於(yu) 整體(ti) ,民營企業(ye) 進出口有較快增長;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6.0%,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快2.0個(ge) 百分點,太陽能電池、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分別增長63.2%、34.2%、26.7%;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8.9%。

  世紀疫情三年多,中國經濟的運行雖然受到衝(chong) 擊,但結構優(you) 化的進程始終“很倔強”,從(cong) 未停歇。中國經濟的“恢複”,不是要完全回到疫情前。運行狀態可恢複到原來的水平,而在發展質量上,不必“回去”、不能“回去”,要的是一路向前。

  與(yu) 結構優(you) 化並行的,往往是新動能的增長。比如,前三季度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扣除價(jia) 格因素影響,同比增長6.0%。這其中,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1.4%,所包含的高技術製造業(ye) 、高技術服務業(ye) 兩(liang) 大領域,同比增速都在兩(liang) 位數。這直觀地反映著創新力的提升。

  看新動能不能隻看宏觀數據。從(cong) 全國各地各行業(ye) 看,新動能培育釋放得比較好的地方、行業(ye) 、企業(ye) ,整體(ti) 的經濟恢複就會(hui) 較好。反之亦然,在新動能的培育上如果落後了,就會(hui) 給整體(ti) 經濟恢複發展拖後腿。

  從(cong) 前三季度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服務消費等數據裏,能看到“活躍的樣子”。在基本擺脫疫情的直接影響後,接觸型服務業(ye) 的市場活躍度上來了。扣除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民間投資同比增長9.1%。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一攬子措施逐步落實,與(yu) 民營經濟相關(guan) 的一係列指標正逐步轉好

  疫情期間,很多經營主體(ti) 的應對之策是降低活躍度、頂住壓力、渡過難關(guan) 。從(cong) 三季度看,廣大經營主體(ti) 的積極主動作為(wei) 正越來越多。宏觀政策的支持始終重要,經營主體(ti) 的自覺活躍也格外關(guan) 鍵。

  9月份的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0.2%,比上月上升0.5個(ge) 百分點,重返擴張區間。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為(wei) 51.7%,比上月上升0.7個(ge) 百分點,擴張力度進一步增強。這都是預期改善的具體(ti) 呈現。外貿雖然壓力很大,但實際結果是好於(yu) 預期,這會(hui) 促進外貿參與(yu) 者對下一階段預期的改善。

  預期影響著未來。從(cong) 前三季度的曆程看,一季度經曆了一段疫情防控轉段後的反彈式恢複;二季度遇到的困難比較多,疫情的深度影響還在釋放;三季度各項主要指標普遍向好,一是新政策工具見效,二是疫情影響相對退去,三是經營主體(ti) 展現創造力。前三季度這個(ge) “勢”,有助於(yu) 預期進一步恢複。

  一是外部環境仍複雜嚴(yan) 峻,充滿不確定性;二是國內(nei) 需求仍不足,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三是在總體(ti) 恢複向好之下,局部地方、行業(ye) 、企業(ye) 仍麵對較大困難;四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闖關(guan) 還遠未完成。

  站在金秋看中國,經濟恢複的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還在繼續。恢複並非坦途,但向好的趨勢篤定

  比眼前的恢複更重要的,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著力點,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

  (文丨總台特約評論員 楊禹)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