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踐行大慶精神 鑄就文旅“鐵人”

發布時間:2023-10-20 15:04:00來源: 光明網

  本報駐黑龍江記者 張建友

  “一位鐵人點亮一束光,一群鐵人照亮這座城,永恒的信念築牢高高鑽塔,滾滾油龍為(wei) 祖國增色添香……”這首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歌曲《閃光的城》在龍江大地被廣泛傳(chuan) 唱。近年來,黑龍江省文旅係統多措並舉(ju) ,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傳(chuan) 遍龍江大地,激勵新時代文旅人將文旅建設不斷推上新台階。

  群文戰線“結對子、種文化”培訓活動惠及百萬(wan) 群眾(zhong) ,圖書(shu) 館、博物館延時服務增加了百姓幸福感,最美文物人評選活動湧現出上百名講奉獻的優(you) 秀基層文物工作者……“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無私奉獻精神,激發龍江文旅係統的幹部職工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服務能力,用優(you) 質服務提升百姓幸福感。”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共服務處處長趙傑說。

  黑龍江文旅係統以文旅惠民形式對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進行詮釋,推出互動式、沉浸式、體(ti) 驗式等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開展文化進景區行動等,全力打造文旅服務新亮點。

  作為(wei) 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重要載體(ti) ,文化誌願服務顯擔當。黑龍江通過培訓、考察、交流等方式,培養(yang) 了文化誌願者16.7萬(wan) 人。他們(men) 走進大街小巷、鄉(xiang) 鎮村屯,把一台台精彩演出、一場場精美展覽、一堂堂務實講座送到百姓家門口,得到百姓的肯定。今年43歲的黑龍江省黑河市孫吳縣沿江鄉(xiang) 東(dong) 光村村民王靜熱愛唱歌,她二十四年如一日,為(wei) 城鄉(xiang) 百姓公益演出2000多場次,被群眾(zhong) 譽為(wei) “孫吳縣的百靈鳥”。她說:“我讀著鐵人王進喜的故事長大,他的無私奉獻精神激勵我為(wei) 父老鄉(xiang) 親(qin) 送去歡聲笑語。”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體(ti) 現出的質樸的誠信理念、勇於(yu) 自我約束的優(you) 秀品質和敢於(yu) 擔當的時代精神,正在被黑龍江文旅人傳(chuan) 承發揚。在雞西市虎林市,當地文旅人用10年時間精心打造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虎頭風景區;在牡丹江市海林市,當地文旅人僅(jin) 用9個(ge) 多月,就打造了包括森林火車、駐場演出、虎嘯山林等30多個(ge) 景觀在內(nei) 的林海雪原景區。他們(men) 始終學習(xi) 大慶石油人的精、細、嚴(yan) ,用汗水和務實踐行著“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式的堅韌精神。

  黑龍江在藝術生產(chan) 上也以鐵人王進喜為(wei) 榜樣,秉承大慶石油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作風,真抓實幹,創排了京劇《冰道》、評劇《走過暴風驟雨》、龍江劇《木蘭(lan) 馬旭》等精品力作,培養(yang) 出王向陽、馬佳、張歡、李雪飛等鐵人式演員,有效擴大了龍江文化的影響力。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成為(wei) 引領龍江文旅人奮進創新的時代旗幟。為(wei) 期半年的第七屆黑龍江省社會(hui) 藝術教育成果展覽展演活動於(yu) 9月24日在牡丹江市收官。為(wei) 推動社會(hui) 藝術教育健康發展,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在2017年開展該活動,規範了社會(hui) 藝術教育市場,吸引了10多萬(wan) 名青少年參與(yu) 其中,成為(wei) 黑龍江重要的社會(hui) 藝術教育品牌。該活動是黑龍江文旅創新的一大亮點。

  用精神之光,照亮發展之路。黑龍江省文旅係統聚焦文化自信,通過編製文旅產(chan) 業(ye) 規劃、印發文物保護方案、出台非遺保護措施等方式,促進文旅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在專(zhuan) 業(ye) 藝術人才培養(yang) 上,黑龍江選派優(you) 秀演職人員赴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及全國知名院團進行專(zhuan) 業(ye) 化培養(yang) ,同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以演代練以演帶訓等方式大力培養(yang) 群文人才。近5年,黑龍江還通過線上線下舉(ju) 辦了上百期涉旅人才培訓班,夯實了人才基礎。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何晶說,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以“愛國、創業(ye) 、求實、奉獻”為(wei) 內(nei) 涵,其強大的激勵效能已成為(wei) 黑龍江文旅強省建設的重要精神支撐,推動著文旅建設不斷上台階。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龍江文旅人將繼續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接力奮鬥、改革創新,通過現代文旅、質量文旅、創新文旅、幸福文旅、融合文旅、開放文旅建設,推動文旅建設高質量發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