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亞殘運會開幕式上的這曲童聲有感動到你嗎?它來自39名聽障兒童和100名杭州小伢兒

發布時間:2023-10-23 11:12:00來源: 潮新聞

  “我們(men) 一起追著光,向著勝利的方向,我們(men) 一起追著夢,笑看征途萬(wan) 裏長”。

  杭州亞(ya) 殘運會(hui) 開幕式上,一支特別的童聲合唱團唱響了一曲溫暖的天籟之聲。他們(men) 用純真的童聲、優(you) 美的手語,將觀眾(zhong) 帶入充滿感動與(yu) 愛的情境之中。

  從(cong) 選拔到登台的150多天時間裏,來自台州少兒(er) 合唱團的39名聽障兒(er) 童和杭州的100名健全兒(er) 童曆經了被咬得滿手包的夏天,迎來了需要貼著暖寶寶候場的秋天。

  他們(men) 攜手發聲,用聲音傳(chuan) 遞愛,用肢體(ti) 語言傳(chuan) 達美好。

  同心同夢,今晚他們(men) 都是小天使。

  把動作編成兒(er) 歌

  他們(men) 完美完成了亞(ya) 殘運會(hui) 初舞台

  台州少兒(er) 合唱團的39名聽障兒(er) 童主要來自台州普通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

  在今年5月19日的台州市第33個(ge) “全國助殘日”上,他們(men) 第一次亮相。

  “當時是為(wei) 開幕式做準備,把基礎還可以的孩子挑選出來,從(cong) 零培養(yang) ,完成了演唱。沒想到被亞(ya) 殘組委和省殘聯看中,向孩子們(men) 發起了邀約。”台州市殘疾人聯合會(hui) 副理事長潘秀秀告訴潮新聞記者。

  從(cong) 助殘日開幕式舞台到亞(ya) 殘運會(hui) 開幕式舞台,孩子們(men) 做了十足的準備:8月底,每個(ge) 領隊老師“結對”兩(liang) 個(ge) 孩子,開始了封閉式集訓。

  集訓後期為(wei) 了適應亞(ya) 殘運會(hui) 開幕式彩排時間,訓練每天從(cong) 下午一點開始,有時要到晚上十點甚至淩晨。植入人工耳蝸的孩子們(men) ,因為(wei) 日常不能劇烈運動,所以動作協調能力也會(hui) 弱一點。因此,除了配置專(zhuan) 業(ye) 的聲樂(le) 老師、舞蹈老師給孩子們(men) 摳細節,台州殘聯還請來軍(jun) 官給孩子們(men) 指導站姿,中間還穿插鍛煉,來加強孩子們(men) 的體(ti) 能。

  因為(wei) 39名聽障兒(er) 童年齡差距較大,最小的才5周歲,剛上幼兒(er) 園中班,最大的已是12周歲,且每個(ge) 人情況都不一樣,所以集訓過程中,領隊老師和專(zhuan) 業(ye) 老師要因材施教:大齡孩子去教弟弟妹妹,領隊老師一對一給進度慢的補補課,遇上搭配節奏後複雜的動作,老師們(men) 還把它編成了兒(er) 歌。“可以說是用盡了教學方法,”潘秀秀表示,是孩子和老師雙向配合的結果,才有這次舞台的呈現。

  在台州市殘疾人聯合會(hui) 副理事長陳慧雪看來,登上亞(ya) 殘運會(hui) 的舞台,是孩子們(men) 非常難得的機會(hui) 。

  讓她欣喜的是,從(cong) 台州來到杭州後,參與(yu) 開幕式聯排的孩子們(men) 表現都非常出色,他們(men) 保持著孩童最天真質樸的狀態,會(hui) 熱情地和其他演職人員打招呼,會(hui) 主動教他人手語,也和同台演唱的其他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他們(men) 終歸會(hui) 回到日常生活中去,但這兩(liang) 個(ge) 月的經曆和收獲是巨大的。”領隊老師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手把手教會(hui) 孩子們(men) 洗漱、洗衣服等,加強了他們(men) 獨立生活的自理能力。更多的則是孩子們(men) 內(nei) 心的蛻變,抗壓能力更強了,也更自信和開朗,願意打開心房,與(yu) 他人交流。台州市殘疾人聯合會(hui) 副理事長李義(yi) 保告訴潮新聞記者,“當初借助殘日的契機把他們(men) 集合在一起,是想借合唱團的機會(hui) 去激發他們(men) 的夢想,促進文體(ti) 全麵發展,如今亞(ya) 殘運會(hui) 的舞台更是讓他們(men) 熠熠閃光,希望能照亮他們(men) 今後的人生。”

  為(wei) 呈現最優(you) 美的手語動作

  這群小伢兒(er) 每個(ge) 姿勢要保持五分鍾

  除了聽障兒(er) 童之外,這支童聲合唱團裏,還有100位來自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上城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杭州濱江實驗小學的孩子們(men) 。

  “基本是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們(men) ,身高在一米到一米三之間。”上城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藝術教師吳雁告訴潮新聞記者,孩子們(men) 基本都有演唱基礎,所以對他們(men) 來說,完成合唱最難的是學習(xi) 手語動作,並且還得做得整齊,做得漂亮。

  雖然之前也有合唱並配合手語動作的經曆,但像亞(ya) 殘運會(hui) 這樣完整配合一首歌曲,對孩子們(men) 來說依舊是第一次。

  在開幕式聯排前的43天集中訓練裏,他們(men) 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手語動作上。在跟著“手語姐姐”牢記動作後,一個(ge) 姿勢伸多遠,一個(ge) 角度需要打多大,都需要孩子們(men) 嚴(yan) 格做到位。所以,即便在沒有集訓的日子裏,他們(men) 也會(hui) 通過“群打卡”的方式上傳(chuan) 訓練視頻,“小朋友哪個(ge) 動作沒做好,就定點保持5分鍾,然後打卡拍照,老師們(men) 也會(hui) 在線上糾正動作。”

  對孩子們(men) 來說,與(yu) 聽障兒(er) 童同台完成演出,是一份特別的情誼,而站上亞(ya) 殘運會(hui) 開幕式這樣的舞台,更是一種考驗。

  除了排練,他們(men) 還有作業(ye) 和日常生活。排練現場,時常能見到孩子們(men) 在奮筆疾書(shu) 或者抓住碎片時間小憩,作業(ye) 和打卡一次都沒落下。“我們(men) 日常通知排練的時候,也會(hui) 喊他們(men) 帶上作業(ye) ,即便在開幕式上,後台還碼著他們(men) 的書(shu) 包,作業(ye) 都是隨身攜帶的。”

  “怎樣把握好亞(ya) 殘開幕式排練和學業(ye) ,也是對孩子們(men) 時間管理能力的提升。”

  從(cong) 訓練初始,吳雁用無數張合照記錄了孩子們(men) 的變化,“連我們(men) 自己看了都感慨,孩子們(men) 精神麵貌的提升,確實是由內(nei) 而外的,就連笑起來嘴角的弧度都一樣。”從(cong) 夏天被蚊子咬得滿手包,到如今貼著暖寶寶候場,孩子們(men) 都咬牙堅持了下來,不僅(jin) 如此,與(yu) 殘障人士近距離接觸,也讓他們(men) 油然而生敬佩:“觀看演出的時候,孩子們(men) 也會(hui) 不自覺地站起來,為(wei) 他人鼓掌,希望他們(men) 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能一直記得此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