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廣西北流探索以實用性村莊規劃引領鄉村建設 村民參與村莊規劃 共繪家園藍圖

發布時間:2023-10-23 11:2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0月14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走進廣西北流市西埌鎮木棉村,一幅充滿田園詩意的畫卷映入眼簾:38畝(mu) 的連片竹林間小徑通幽,遊人和村民穿梭其中;由舊的泥磚房翻修改造而成的木棉書(shu) 館內(nei) ,孩童們(men) 在長桌邊圍成一圈安靜地閱讀;生態農(nong) 莊內(nei) ,驅車而來的市民自己動手體(ti) 驗燒烤樂(le) 趣;一旁的小院內(nei) ,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帶著主播在手機屏幕前賣力吆喝,推銷家鄉(xiang) 美食扣肉。

  誰能想到,幾年前,這片竹林裏原是10多間廢棄的豬圈、牛圈以及村民傾(qing) 倒生活垃圾的地方。木棉村的蝶變源於(yu) 一場持續推進的村莊規劃編製試點。

  自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以來,村莊規劃作為(wei) 鄉(xiang) 村建設的基礎和前提被提上重要日程。自2019年以來,北流市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要求積極開展“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製工作,並於(yu) 2022年入選廣西低成本實用性村莊規劃編製試點,構建由“市政府領導、自然資源部門牽頭、部門協同、鄉(xiang) 鎮組織實施”的工作體(ti) 係,創新探索實用性村莊規劃引領鄉(xiang) 村建設。

  “剛開始接到上級通知,召集村民開會(hui) 討論規劃時,大家的熱情並不高。”木棉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梁崇偉(wei) 說,由於(yu) 村裏年輕人大都外出工作,留在村裏的群眾(zhong) 大多是老年人,一開始他們(men) 甚至不太理解規劃是做什麽(me) 的,對於(yu) 學習(xi) 使用村莊調研用的App等新事物更是抵觸。

  北流市組織自然資源局等部門發動鄉(xiang) 村規劃師、鄉(xiang) 村幹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第一書(shu) 記、村民理事會(hui) 等“8支隊伍”成立動員工作體(ti) 係,通過實地調查、入戶訪談、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hui) 等方式,與(yu) 村民深入交流,充分征求村民對村莊規劃的設想和對建設項目的需求;同時讓村民參與(yu) 村莊的建設,讓群眾(zhong) 充分參與(yu) 村莊規劃全過程。

  得知自家的竹林被規劃為(wei) 休閑景區,木棉村村民巫光一開始是反對的。原本他打算把這片經濟價(jia) 值不高的竹林砍掉,平整場地後建一個(ge) 挖掘機修理廠。剛砍掉一兩(liang) 百斤竹子時被叫停,巫光還有些怨氣:“我自家的竹子,為(wei) 什麽(me) 不可以砍?”

  經過幹部們(men) 三番五次的溝通,特別是組織他們(men) 到北流周邊及南寧一些鄉(xiang) 村建設示範村參觀後,巫光意識到,自己生活的村莊環境與(yu) 其他村差距很大,如果還是像過去那樣隨意建設,會(hui) 影響村裏的整體(ti) 風貌和產(chan) 業(ye) 發展。

  “竹林那裏不做修理廠,我還可以在其他地方做,但這片竹林沒了,要再生就難了。”巫光同意保留的這片竹林,現已被打造成木棉村清廉文化的網紅打卡地。

  10月14日,記者在木棉村又見炊煙農(nong) 家菜館見到巫光時,他正笑著給顧客端上他親(qin) 手烹炸的小吃“黃金假蔞派”。如今,他成為(wei) 這家餐館的股東(dong) 之一,閑暇時也會(hui) 來幫廚、招呼客人。不少來木棉村觀光、團建的客人,都喜歡來這家推窗就能見到田園風光的餐館打卡就餐。

  “巫光還擔任木棉村美麗(li) 鄉(xiang) 村理事會(hui) 會(hui) 長,村裏有人破壞環境、亂(luan) 搭亂(luan) 建,他會(hui) 製止。”梁崇偉(wei) 說,經過規劃建設,村裏的環境變美了,旅遊業(ye) 的發展給大家帶來了收益,每名村民都成了村莊規劃的受益人。而巫光就是對這項工作從(cong) 反對到理解、從(cong) 理解到支持、再從(cong) 支持到積極參與(yu) 其中的一個(ge) 典型例子。

  “把規劃還給鄉(xiang) 村,把設計還給農(nong) 民。”在北流采訪期間,這句話時常被人提起。

  為(wei) 引導群眾(zhong) 參與(yu) 國土空間規劃,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在全國率先研發《國土空間規劃調研App——村莊規劃版》和《國土空間規劃網絡意見征集係統——村莊規劃版》等應用軟件,並於(yu) 2020年6月起在全區推廣應用。掃碼就能填問卷,手機登錄就能查看詳細的規劃文本和直觀的規劃圖件,這不僅(jin) 更方便村民提意見,而且調動了外出打工青年為(wei) 家鄉(xiang) 建設規劃建言獻策的積極性。

  “以前的規劃就是厚厚一遝文本,上完會(hui) 後就存進文件櫃,實用性不強。”北流市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規劃股股長梁家彬說,北流在開展村莊規劃編製試點時,村莊規劃的呈現方式有別於(yu) 傳(chuan) 統規劃複雜的專(zhuan) 業(ye) 繪圖及表格,而是以高清實景影像為(wei) 底圖,以“一村一圖一表一則一庫”作為(wei) 核心成果要求,並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信息平台,將各類規劃要素有序分層進行標注。哪裏是宅基地,哪裏是要保護的農(nong) 田,哪裏是公共設施,在圖上都一目了然,讓群眾(zhong) 看得懂、記得住、能遵守。

  木棉村三旺組青年柯宜君告訴記者,2022年之前,三旺組農(nong) 房與(yu) 農(nong) 田間沒有通機動車的道路,群眾(zhong) 出行十分不便,在規劃道路時,受條件限製,原本設計的是兩(liang) 米寬。但在討論方案時,組裏不少群眾(zhong) 表示,願意把自家的宅基地讓出來,把環組路修成3米寬,便於(yu) 會(hui) 車。方案通過後,村民們(men) 紛紛出工出力,主動讓地修通了道路。

  梁家彬感歎,發揮農(nong) 民的主體(ti) 作用,讓農(nong) 民真正參與(yu) 進來描繪家園藍圖,這樣的規劃不僅(jin) 更加科學合理,還能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更容易落地實施。

  看到了規劃藍圖,就看到了未來。如今,柯宜君從(cong) 廣東(dong) 返鄉(xiang) 創業(ye) ,在家門口辦起了一家木業(ye) 加工公司;河村青年楊興(xing) 武返鄉(xiang) 開展電商業(ye) 務,2022年番石榴、百香果銷售額超過1億(yi) 元……活躍起來的鄉(xiang) 村經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xiang) ,也讓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ye)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