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指揮家首秀很炸裂
記者 高倩
近年來,指揮家提奧多·庫倫(lun) 齊斯以“鬼才”之名聞名樂(le) 壇,他的特立獨行,在10月21日和22日晚國家大劇院的舞台上一展無餘(yu) :宏大而恣肆的樂(le) 聲裏,他盡情伸展雙臂,揮舞旋轉;樂(le) 聲壓低時,他俯身示意,高大瘦削的身形幾乎貼到了譜麵;節奏加緊,他猛烈跺腳,似乎又要將舞台踩穿。在如此充滿戲劇性的引領下,音樂(le) 永恒樂(le) 團以堪稱“炸裂”的震撼表現,圓滿完成了在北京以及中國的首次亮相。
現年51歲的庫倫(lun) 齊斯曾追隨傳(chuan) 奇指揮伊利亞(ya) ·穆辛教授學習(xi) ,與(yu) 泰米爾卡諾夫、楊頌斯、捷傑耶夫等著名指揮家師出同門。2004年,庫倫(lun) 齊斯號召來自15個(ge) 國家的音樂(le) 家共同組建了音樂(le) 永恒樂(le) 團,這支樂(le) 團最初是一支本真風格的古樂(le) 團,而隨著演奏曲目日漸豐(feng) 富,樂(le) 團規模逐漸擴展,已經成長為(wei) 一支不可小覷的交響樂(le) 勁旅。2017年,庫倫(lun) 齊斯第一次登台薩爾茨堡音樂(le) 節,旋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此次初到中國,他們(men) 呈現了兩(liang) 場俄式音樂(le) 盛宴。10月21日晚,裏姆斯基-柯薩科夫《天方夜譚》、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率先上演。與(yu) 大多數現代交響樂(le) 團圓融和諧的聲效明顯不同,《天方夜譚》中,音樂(le) 永恒樂(le) 團各聲部演奏家仿佛化作淩厲鮮明的色塊,在不同音樂(le) 織體(ti) 間碰撞。劇烈的戲劇衝(chong) 突時常帶來令人大腦短暫空白般的強烈刺激,但仔細聽來,細節上的精雕細琢又耐人尋味。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以寬廣綿長的歌唱性旋律和層次繁複的和聲著稱。在庫倫(lun) 齊斯思路清晰的指揮下,樂(le) 團將每個(ge) 樂(le) 章或深情、或詼諧、或溫暖、或輝煌的特點深度挖掘。尾音收束時,演奏家們(men) 在靜默的餘(yu) 韻中佇(zhu) 立成音樂(le) 的雕像,直到庫倫(lun) 齊斯完全放鬆,安靜的觀眾(zhong) 席終於(yu) 徹底爆發,向來“冷靜”的北京觀眾(zhong) 起立鼓掌,喝彩如巨浪般層層高漲、久久不息。數度謝幕後,庫倫(lun) 齊斯攜樂(le) 團加演了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再次將全場氣氛推向新的頂點。
昨晚,庫倫(lun) 齊斯與(yu) 音樂(le) 永恒樂(le) 團繼續發力,普羅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第五交響曲》兩(liang) 部作品依次上演。樂(le) 團追求本真但不拘於(yu) 傳(chuan) 統的審美趣味、前衛的表達方式、對音樂(le) 的狂熱探索,都得到了充分展現。
“我們(men) 對作品的精神表達是真誠且年輕的,如果你找到了正確的角度和方式,年輕觀眾(zhong) 會(hui) 感受到古典音樂(le) 的力量,並被我們(men) 所吸引。”庫倫(lun) 齊斯說,他對中國古典音樂(le) 市場的年輕化早有耳聞,“我們(men) 都知道,中國未來的古典音樂(le) 市場是非常開放的,我們(men) 認為(wei) 與(yu) 中國年輕觀眾(zhong) 一起分享自己對音樂(le) 的詮釋非常重要。”
以此為(wei) 起點,國家大劇院2023“醇·萃古典”係列音樂(le) 會(hui) 正式啟幕,持續至12月20日,代表當今古典音樂(le) 最高水準的名家名團將接連登上北京舞台。圖為(wei) 庫倫(lun) 齊斯。王小京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