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三樣”成出口重要增長極

發布時間:2023-10-24 15:03:00來源: 經濟日報

  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報折射出企業(ye) “出海”以及我國外貿進出口的新特點和積極變化。Choice數據顯示,已披露半年報的5000餘(yu) 家上市公司中,有2487家披露了境外收入,其中,接近半數(1165家)境外收入實現同比增長。上半年上市公司共創造境外收入3.25萬(wan) 億(yi) 元,占總營收的9.17%。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從(cong) 上市公司半年報情況看,多個(ge) 行業(ye) 領域境外收入增長突出,尤其以“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為(wei) 代表的新增長極表現搶眼,彰顯出我國外貿發展的韌性。

  據Choice數據,上半年實現境外收入最多的10家上市公司分別為(wei) 立訊精密、中遠海控、美的集團、中國海油、寧德時代、比亞(ya) 迪、中國銀行、中國交建、濰柴動力和中國建築。上述公司來自交通運輸、家用電器、電力設備、汽車、建築裝飾等行業(ye) ,彰顯出中國製造強勁的競爭(zheng) 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wei) 表示,上半年,多個(ge) 行業(ye) 或領域境外收入增長明顯。例如,受益於(yu) 中國製造的產(chan) 品優(you) 勢以及上市公司積極開拓新興(xing) 經濟體(ti) 市場,電子、電器、電力設備等行業(ye) 快速發展,推動上市公司境外收入增長;在“一帶一路”倡議相關(guan) 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下,中國交建、中國建築等大型建築企業(ye) 境外工程合同增長較快。

  “上市公司也是中國創新的領跑者。”曲阜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鄒宗森分析,在“新三樣”成為(wei) 出口重要增長極的同時,其他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出口也表現突出,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等產(chan) 業(ye) 。這一方麵得益於(yu) 國家對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超前規劃、精準布局和強力支持,另一方麵也得益於(yu) 企業(ye) 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的提升、產(chan) 品品質的改善等。

  專(zhuan) 家同時表示,我國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如家用電器、建築裝飾等)和服務業(ye) (金融、交通運輸等)仍具有較高出口競爭(zheng) 力,中國製造業(ye) 和服務業(ye) 在外貿方麵仍有較高韌性。

  據海關(guan) 總署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chan) 品合計出口增長達61.6%。

  Choice數據顯示,上市公司中境外收入增量最多的10家公司依次為(wei) 寧德時代、比亞(ya) 迪、立訊精密、濰柴動力、長城汽車、陽光電源、晶科能源、隆基綠能、徐工機械和中國海油。從(cong) 境外收入總量和增量數據看,寧德時代、比亞(ya) 迪等企業(ye) 成為(wei) “新三樣”出口的代表。

  “這反映出我國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較大進展。更重要的是,我國企業(ye) 在新能源領域已經具有明顯技術優(you) 勢,並培育出旺盛的市場需求,帶動了相關(guan) 產(chan) 品出口的強勢增長。”鄒宗森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認為(wei) ,“新三樣”產(chan) 品的出口優(you) 勢主要得益於(yu) 我國在綠色低碳能源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戰略布局,為(wei) “中國製造”打開了更大的增量空間,也為(wei) 穩外貿提供了重要支撐。

  上海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外貿出口總體(ti) 保持穩定,“新三樣”出口強勁。滬市主板上市公司中,光伏設備、汽車行業(ye) 海外創收同比增長40%、33%。

  “新三樣”成為(wei) 出口重要增長極,是我國優(you) 化貿易結構、力促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生動寫(xie) 照。專(zhuan) 家認為(wei) ,我國對外貿易領域正在突破勞動力成本上升、產(chan) 能過剩和資源環境約束等發展瓶頸,邁向培育外貿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和強化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路徑,這有利於(yu) 推動外貿領域實現更有效率、更可持續和更高質量的發展。

  創新能力強的企業(ye) ,當下正成為(wei) 我國外貿增長的新動能。與(yu) 此同時,麵對外需疲弱、外貿承壓的情況,如何應對挑戰也是一個(ge) 重要課題。

  陳建偉(wei) 表示,全球經濟增速繼續放緩,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出口麵臨(lin) 更多非關(guan) 稅貿易壁壘;原材料價(jia) 格波動,增加企業(ye) 經營成本;人民幣匯率波動,匯率穩定壓力持續存在。這些因素給外貿企業(ye) 帶來嚴(yan) 峻挑戰。“上市公司要積極應對。一是增加研發投入,加快產(chan) 品創新,開拓新興(xing) 經濟體(ti) 市場。二是加強內(nei) 部管理,合理控製庫存,防範原材料價(jia) 格波動風險。三是合理采用套期保值等工具,規避匯率風險。四是優(you) 化供應鏈,保障產(chan) 業(ye) 鏈穩定。”陳建偉(wei) 說。

  此外,專(zhuan) 家也建議,上市公司也要善於(yu) 運用政策工具開展外貿業(ye) 務,充分把握“一帶一路”建設和自由貿易區建設等政策紅利。北京市社會(hui) 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認為(wei) ,上市公司應加強對全球市場的了解,加強與(yu) 當地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等合作方的溝通,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布局中,找到自己的核心價(jia) 值點,將產(chan) 品創新與(yu) 海外實際需求相結合,以產(chan) 品和服務為(wei) 基礎,製定合理的“出海”策略。(證券日報記者 劉 萌 韓 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