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邂逅“周秦漢唐” 閻惠昌:從傳統文化汲取音樂“養分”
中新網西安10月31日電 (楊英琦)“來到十三朝古都西安,是香港音樂(le) 人在未來的中西文化融合、音樂(le) 國際傳(chuan) 播的發展趨勢中,一次吸收‘養(yang) 分’的寶貴機會(hui) 。”香港中樂(le) 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近日攜作品《周·秦·漢·唐》回到故土,暢談自己與(yu) 陝港兩(liang) 地的音樂(le) 情緣。
閻惠昌在陝西出生、求學,於(yu) 1997年赴港發展音樂(le) 事業(ye) 至今。在他看來,在坐擁傳(chuan) 統文化“富礦”的陝西與(yu) 致力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香港間,音樂(le) 是一種獨特的溝通語言。
“空氣裏曆史的氣息、腳下踩著的秦磚漢瓦……陝西的傳(chuan) 統文化氛圍太濃鬱了。”閻惠昌認為(wei) ,在藝術作品的創作中,在傳(chuan) 統文化裏紮根越深,創新出來的產(chan) 物就越有生命力。“因此,在香港這個(ge) 中國文化對外交流的‘窗口’,香港中樂(le) 團也在守住‘根’的同時充滿創造力,冀向世界傳(chuan) 播中華文化的樂(le) 聲。”
一直以來,被譽為(wei) “香港文化大使”的香港中樂(le) 團秉持著根植傳(chuan) 統、銳意創新的理念。在樂(le) 聲中回顧周、秦、漢、唐這四個(ge) 最具中華文化代表性的朝代時,人們(men) 發現,香港這座“中西交匯的國際大都會(hui) ”恰也折射出中華文明“開放、交流、多元融合”的特性。
據介紹,《周·秦·漢·唐》將以音樂(le) 帶領觀眾(zhong) 於(yu) 現代與(yu) 曆史之間穿越,以《周溯》想象禮樂(le) 文明;用《秦·兵馬俑》講述士兵對故土的思戀;由《絲(si) 綢之路幻想組曲》描繪古絲(si) 綢之路上的廣闊天地;在《唐響》中以“新音樂(le) ”再現其藝術無分界的盛世輝煌。
閻惠昌表示,該作品此前在香港已收獲良好反響。“我們(men) 希望通過音樂(le) 對香港市民傳(chuan) 遞更多中國文化的深刻內(nei) 涵。”閻惠昌說,希望人們(men) 從(cong) 樂(le) 聲中聽到曆史的回響,用聽覺感受傳(chuan) 統文化的共鳴。
近年來,隨著香港微型藝術展、粵語音樂(le) 劇、香港電影音樂(le) 會(hui) 等多場文化活動在陝陸續舉(ju) 辦,兩(liang) 地民眾(zhong) 正逐步加深對彼此的了解與(yu) 認識。“今年年底,我們(men) 還計劃舉(ju) 辦一個(ge) 為(wei) 期11天的文化活動,向陝西民眾(zhong) 介紹和展示香港的電影文化及香港作為(wei)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定位和角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陝西聯絡處主任馬誌明當日介紹道。
“我們(men) 一直希望成為(wei) 港陝兩(liang) 地民心相通的橋梁,以促進香港與(yu) 陝西省在經貿、文化、青少年和其他範圍的交流與(yu) 合作為(wei) 己任,持續舉(ju) 辦和參與(yu) 各類經貿和文化等活動,以全麵提升香港和陝西省的交流合作。”馬誌明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