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推動全球文明互鑒 2023國際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論壇舉行

發布時間:2023-11-02 10:5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寧波11月1日電(記者 林波)11月1日,2023國際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論壇在浙江省寧波市舉(ju) 行,國際交往、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領域“大咖”齊聚,共探國際教育合作的新機遇、新空間、新未來,推動全球文明互鑒。

  深化國際教育合作是時代所向,加強人文交流是大勢所趨。

  在希臘前總理喬(qiao) 治·帕潘德裏歐看來,國際教育合作其實是不同文明的合作。在具體(ti) 實踐中,希臘邀請了中國年輕人來學習(xi) 現代希臘和古希臘相關(guan) 的文化和文明,同時希臘年輕人也討論孔子、亞(ya) 裏士多德、柏拉圖等多元文化,互相學習(xi) 、互相交流。

  喬(qiao) 治·帕潘德裏歐以美育在人文交流中的作用為(wei) 例,其真正目的在於(yu) 創造完整的人、理性的人,在人與(yu) 人之間、人與(yu) 自然之間的互動中,經由感官學會(hui) 認識自己、理解世界。

  2023年,中國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議”,以推動中國增進與(yu) 世界各國的交流互鑒。

  “尊重文化多樣性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目標,也符合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標,兩(liang) 者非常契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國際教育是全球性的,具有深度的人文主義(yi) ,“教育的意義(yi) 在於(yu) ‘教育’我們(men) 彼此和諧相處。這種教育體(ti) 係是當今需要的,應該成為(wei) 國際合作的堅實基礎。”

  伊琳娜·博科娃呼籲不斷促進人類在全世界對文化共同性和多樣性的了解,促進教育的平等性和終身性。

  博鼇亞(ya) 洲論壇原秘書(shu) 長龍永圖表示,作為(wei) 中國公派留學英國的學生,彼時,他最大的收獲是知道這個(ge) 世界是多元的,“當時那麽(me) 多的學生能夠建立一個(ge) 和諧的關(guan) 係,是因為(wei) 我們(men) 互相尊重、互相學習(xi) 、互相包容。”

  “後來,在我的職業(ye) 生涯當中,多元給了我很多力量。”龍永圖表示,國際教育合作要本著多元的前提,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學習(xi) ,隻有這樣的教育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以“跨文化交流:聚焦中國,關(guan) 懷世界”為(wei) 基本定位,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

  “這些年輕人從(cong) 世界各地到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學中文,了解中國,然後又到世界各地。”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名譽院長袁明表示,他們(men) 屬於(yu) Z世代,在網絡技術發展的新時代成長起來,他們(men) 考慮的問題、關(guan) 心的問題很多是共同的,比如氣候變化、環境問題、全球健康問題、教育問題,“我們(men) 的理念就是讓這些優(you) 秀的國際年輕人,在中國用大地做課堂,來學習(xi) 、來思考,讀萬(wan) 卷書(shu) 、走萬(wan) 裏路。”(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