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世界現代化新圖景
作者:洪向華(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科研部副主任);楊潤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麵臨(lin) 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實現世界現代化是解決(jue) 世界難題的必由之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為(wei) 世界人民攜手共進、實現世界現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
實現和平發展的世界現代化
和平發展是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創造性地提出了“自由人聯合體(ti) ”概念,並指出這是“更高級的、以每個(ge) 人的全麵而自由的發展為(wei) 基本原則的社會(hui) 形式”,隻有“擺脫人的依賴關(guan) 係”和“物的依賴性”,才能實現真正意義(yi) 上的每個(ge) 人自由全麵發展,迎來真正的和平世界。然而,部分西方國家熱衷於(yu) 拚湊“小圈子”,打“新冷戰”,致力於(yu) 在全球推行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對世界和平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實踐證明,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ti) 。實現和平發展的世界現代化,絕不是隻實現一個(ge) 國家和一個(ge) 地區的安全與(yu) 發展,更不是為(wei) 了某一個(ge) 國家的安全與(yu) 發展去破壞其他國家的安全與(yu) 發展,而是一種聯動的安全與(yu) 發展,是全世界各個(ge) 國家的共同安全與(yu) 發展。為(wei) 此,要在消除文明隔閡、擯棄民族偏見中實現命運與(yu) 共,使“發展”真正成為(wei) 主題,使“和平”真正成為(wei) 常態,為(wei) 人類文明演進和世界文明發展提供新的可能。
近年來,伴隨新興(xing) 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ti) 性崛起,國際經濟力量對比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以西方為(wei) 中心的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並未隨之調整。當前,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國際局勢亂(luan) 與(yu) 變交織,世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聯係日益緊密的世界呼喚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多邊主義(yi) 的要義(yi) 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動員全球資源,應對全球挑戰,促進全球發展。”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大國尤其要作出表率,摒棄冷戰思維與(yu) 零和博弈,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yi) 、強權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對抗,在追求本國正當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的合理關(guan) 切,維護世界的公平秩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實現和平發展的世界現代化提供堅實保障。
實現互利合作的世界現代化
互利合作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市場經濟的全球化擴展,使得曆史由“地域曆史”逐漸邁向“全球曆史”,開啟了經濟全球化的新階段。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國際合作中堅持立己達人、互惠互利,取得了一係列實打實的成果,助力許多發展中國家加快邁向現代化的步伐。可以說,實現互利合作的世界現代化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曆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願望。
近年來,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抬頭,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麵臨(lin) 衝(chong) 擊,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但從(cong) 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曆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仍是長期趨勢。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資產(chan) 階級,由於(yu) 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chan) 和消費都成為(wei) 世界性的了”“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於(yu) 日益完善的生產(chan) 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曆史也就越是成為(wei) 世界曆史”。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指明了經濟全球化是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必經之路,而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wei) 造出來的。實現互利合作的世界現代化就是在尊重彼此利益前提下進行建設性對話、開展多邊合作,取長補短、共同發展,構建以互利合作為(wei) 核心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這是世界絕大多數人民的共同呼喚,也是建設共同繁榮世界的必由之路。在人類現代化進程的十字路口,無論大小國家都必須摒棄私利、積極協作、團結一致、竭盡全力,才能有效應對各種急難險重的全球性問題。這是解決(jue) 當前共性問題最簡單、有效的路徑,也是應對未來挑戰和衝(chong) 擊的有力保障。
實現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
世界的共同繁榮是基於(yu) 時代發展和人類進步大勢的必然選擇。21世紀以來,在聯合國的主導下,國際社會(hui) 製定並實施了千年發展目標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了11億(yi) 人口脫貧,19億(yi) 人口獲得安全飲用水,35億(yi) 人口用上互聯網等。但由於(yu) 地域政治、南北差異等,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公平赤字等問題也客觀存在。對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世界已經成為(wei)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日益相互聯係、相互影響,推進互聯互通、加快融合發展成為(wei) 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要在求同存異中找到不同國家主體(ti) 間的利益交匯點和價(jia) 值共同點,維護國際社會(hui) 秩序的穩定,在世界範圍內(nei) 共築共同繁榮的現代化。
共同繁榮的現代化是對狹隘的利益共同體(ti) 與(yu) 虛幻共同體(ti) 的超越。馬克思認為(wei) ,資產(chan) 階級的“共同體(ti) ”是“虛幻共同體(ti) ”,不能真正代表絕大多數人民的實際利益。這種“虛幻的共同體(ti) ”憑借其在國際金融領域中話語權的優(you) 勢,不顧曆史發展客觀規律與(yu) 現實發展的責任道義(yi) ,貿然開啟單邊主義(yi) 、貿易保護主義(yi) 等行動,使得全球範圍內(nei) “黑天鵝”事件頻發,和平赤字、治理赤字越發阻礙人類社會(hui) 的進步與(yu) 發展。而“共同繁榮的現代化”的提出,充分汲取了馬克思“真正共同體(ti) ”觀點,在更契合“人類命運與(yu) 共”的實踐中、在更符合人類多元文明價(jia) 值的理念中、在更加切實可行的人類發展道路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以實現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
“建設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ge) 世界”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中始終不變的命題。共同繁榮的現代化,正是站在全人類的角度,以全人類共同的命運為(wei) 關(guan) 懷指向,尋求構建合作共贏的未來新社會(hui) 的新期冀。因此,世界各國應當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呼聲,踐行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攜手共建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2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