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 穩預期 促發展丨湛江:構建綠色海洋經濟,激活低碳新動能
10月30日至11月5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指導,廣東(dong) 省委網信辦主辦,南方新聞網、GDToday新聞網承辦的“向海圖強看廣東(dong) ”大型網絡主題宣傳(chuan) 活動舉(ju) 行。
11月5日,采訪團走進湛江,探訪觀察海洋經濟如何助力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湛江是海洋大市,三麵環海,大陸海岸線長1243.7公裏,占全省30.2%和全國6.9%。該市堅持工業(ye) 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發展理念,不斷激活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
科技力量,打造水產(chan) 養(yang) 殖新高地
近年來,湛江著力培育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chan) 業(ye) 鏈,獲評為(wei) “中國對蝦之都”“中國海鮮美食之都”“中國金鯧魚之都”“中國水產(chan) 預製菜之都”,2022年水產(chan) 總產(chan) 量122.2萬(wan) 噸,總產(chan) 值274.44億(yi) 元,連續20多年居全省首位。
2002年,經科技部立項,恒興(xing) 集團在湛江東(dong) 海島投資建設863基地,開創了中國民營企業(ye) 承擔國家種業(ye) 基地項目的先河。其總投資2.2億(yi) 元,是集種苗、水產(chan) 飼料、養(yang) 殖、動保等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研發平台,主要品種包括南美白對蝦、紅螯螯蝦、金鯧魚、石斑魚、軍(jun) 曹魚、馬友魚等。
2002年起,基地開展南美白對蝦選育工作,聯合中山大學,以抗對蝦白斑病毒(WSSV)為(wei) 選育方向,經過1代群體(ti) 選育和5代家係選育,獲得首個(ge) 國家認定的南美白對蝦抗病品種“中興(xing) 1號”,填補了中國南美白對蝦的種蝦空白,破解種蝦受製於(yu) 國外的“卡脖子”難題。
廣東(dong) 恒興(xing) 集團有限公司不斷完善、優(you) 化自身產(chan) 業(ye) 鏈結構,擴大淡水養(yang) 殖規模,不斷探索綠色、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模式。在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方麵,近年來,該公司聯合湛江灣實驗室、鵬城實驗室等單位建立創新聯合體(ti) ,融合養(yang) 殖平台、養(yang) 殖智能化、養(yang) 殖技術、精深加工、能源自供給、服務保障、通信及大數據,以及軍(jun) 民融合共“7+1”個(ge) 板塊的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推進,目前養(yang) 殖平台“湛江灣1號”“海塔1號”已經立項生產(chan) 。
據悉,目前湛江已建成水產(chan) 苗種場480家,初步解決(jue) 了水產(chan) 種苗“卡脖子”問題,選育了經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審定的南美白對蝦新品種6個(ge) ,占全國審定該品種數量的50%;攻克了60多種常用的水產(chan) 品種人工繁育技術並投入生產(chan) 應用。
2022年,湛江培育水產(chan) 種苗1622億(yi) 尾,供全國沿海水產(chan) 養(yang) 殖和出口東(dong) 南亞(ya) 等國家。
綠色低碳,建設全流程零碳工廠
走進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湛江鋼鐵”)生產(chan) 車間,鐵水奔流,不時濺起一朵朵“鐵花”,熱浪襲人。
湛江鋼鐵煉鐵廠三高爐爐長蘇李坤介紹冶煉過程,鐵礦石由爐頂加入,經曆7至8個(ge) 小時冶煉,風口平台鼓進1250℃的風溫。風從(cong) 下往上吹,鐵礦石從(cong) 上往下走,在高爐產(chan) 生劇烈的還原反應,最終鐵礦石變成高溫鐵水,從(cong) 鐵口排出。
記者發現,在如此“熱火朝天”的生產(chan) 車間,竟然沒有生產(chan) 工人。蘇李坤表示,目前生產(chan) 實現自動化操作,員工在中央控製室通過遙控器,可對工廠車間的鋼鐵冶煉進行遠程操作。
當前,湛江鋼鐵堅持“簡單、高效、低成本、高質量”原則,加快智慧基地打造,極致追求“廢氣超低排、廢水零排放、固廢不出廠”。
據介紹,全廠建設23套水處理係統,實現廢水100%處理,98%廠內(nei) 回用,2項節水技術入選國家工信部優(you) 秀工業(ye) 節水案例。同時,湛江鋼鐵與(yu) 高校合作,利用鋼渣打造水生生態係統,對海洋養(yang) 殖物種的繁衍具有相當好處。
綠色能源方麵,湛江鋼鐵在氫基豎爐的基礎上,利用南海地區光伏、風能配套上“光-電-氫”、“風-電-氫”綠色能源,形成與(yu) 鋼鐵冶金工藝相匹配的全循環、封閉的流程,產(chan) 線碳排放較長流程降低90%以上,並通過碳捕集、森林碳匯等,實現全流程零碳工廠。
湛江鋼鐵產(chan) 品包括熱軋板、冷軋薄板、全品種冷軋超高強鋼等中高端精品碳鋼板材,廣泛應用於(yu) 汽車、家電、機械製造、能源交通、石油化工等行業(ye) ,重點輻射中國南方市場和東(dong) 南亞(ya) 市場。
當前,湛江正依托龍頭項目,推動產(chan) 業(ye) 合作提檔升級,加快製造業(ye) 協同發展,打造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綠色能源三大世界級臨(lin) 港產(chan) 業(ye) 集群。
生態修複,守護“國寶”紅樹林
徜徉在麻章區紅樹林木棧道,滿目蒼綠,時有鷺鳥掠過水麵,好不愜意。
麻章區海岸長79.5公裏,海域麵積30萬(wan) 畝(mu) ,其中淺海灘塗10萬(wan) 畝(mu) ,有著適宜紅樹林生長的絕佳環境。據統計,麻章區現有紅樹林麵積2115.19 公頃,是我國大陸海岸紅樹林種類最多的地區之一。
紅樹林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和經濟價(jia) 值。一是紅樹林群落形成紅樹林濕地生態係統,涵養(yang) 多種生物資源,有利於(yu) 維護生物多樣性;二是紅樹林紮根於(yu) 沿海灘塗,能夠防風削浪,有利於(yu) 預防風暴潮、海嘯等自然災害;三是紅樹林可以淨化空氣、水質,美化環境,形成優(you) 美的沿岸景觀;四是紅樹林能夠儲(chu) 碳固碳,對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yi) 。
麻章區湖光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黃誌超介紹,今年,湛江市海洋生態保護修複工程項目獲得中央資金支持3億(yi) 元,接下來將用好這部分資金,把紅樹林的麵積進一步擴大,進一步做好紅樹林種植,將這片紅樹林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它。
麻章區紅樹林生態景觀優(you) 美、文化旅遊資源富集中,目前,當地正抓緊籌建麻章區紅樹林生態旅遊區,擬將其打造成為(wei) 湛江“文旅月亮”六大項目之一。
此外,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依托麻章嶺頭島退塘造林、濕地恢複工程等項目種植的380公頃紅樹林成功開發並達成我國第一筆藍碳交易,為(wei) 紅樹林價(jia) 值實現途徑提供了示範,實現減碳節能與(yu) 保育修複雙贏。
南方網記者 陳偉(wei) 峰 黃楠
視頻剪輯:李江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