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烏鎮十年啟示錄

發布時間:2023-11-08 14:36:00來源: 浙江宣傳

  11月8日至10日,烏(wu) 鎮迎來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從(cong) 201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永久落戶此地開始,這個(ge) 枕水小鎮的命運齒輪悄然轉動起來。

  作為(wei) 全球互聯網江湖的“華山論劍”,每年的烏(wu) 鎮峰會(hui) ,都是一次跨越山海的思想奔赴。不禁要問,走到第10個(ge) 年頭,烏(wu) 鎮峰會(hui) 改變了什麽(me) ?又帶給我們(men) 怎樣的啟示?

  啟示一:“後起者”亦可“後發先至”

  回望半個(ge) 世紀以來,互聯網寄托著人們(men) 追求自由、平等生活的美好願景,泛在的連接、開放的創新、共享的精神,讓“地球村”從(cong) 想象落進現實。

  在互聯網的世界,中國是“後起者”。1994年4月,通過一條64K國際專(zhuan) 線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中國成為(wei) 全球第77個(ge) 擁有全功能互聯網的國家,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車。

  “觸網”30年,中國互聯網一路高歌猛進,從(cong) 跟跑到並跑,再到部分領域領跑,實現了“後發先至”。不論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數字經濟發展態勢,抑或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都“勇闖天涯”、乘風破浪。如今中國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擁有全球最多的網民和移動互聯網用戶,以及最活躍的互聯網技術和應用創新生態。

  烏(wu) 鎮峰會(hui) 10年,也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的進階之路。從(cong)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以來,來到烏(wu) 鎮的參會(hui) 嘉賓累計近1.2萬(wan) 人次,覆蓋172個(ge) 國家和地區。在這裏,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hui) 、“直通烏(wu) 鎮”全球互聯網大賽等重要活動持續舉(ju) 行......烏(wu) 鎮峰會(hui) ,成為(wei) 國際互聯網領域一致公認、踴躍參與(yu) 的交流合作高端平台。

  2022年7月,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國際組織在北京成立,成為(wei) 中國深度融入世界互聯網治理格局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國追趕世界、擁抱世界、融入世界、引領世界的成果體(ti) 現。

  從(cong) 0到1、從(cong) 1到10,“狂飆”10年的烏(wu) 鎮,已是全球互聯網繞不開的“地標”、不容錯過的“盛宴”,全球互聯網空間裏深深烙下“中國印記”“烏(wu) 鎮印記”。

  啟示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生於(yu) 中國、屬於(yu) 世界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烏(wu) 克蘭(lan) 危機持續延宕,巴以緊張局勢加劇。此外,在現代風險社會(hui) 語境下,新興(xing) 網絡技術應用迭代周期越來越短,以網絡安全為(wei) 代表的非傳(chuan) 統安全問題愈加突出。今天,靠任何一個(ge) 國家都不可能包打天下,全人類精誠合作、協同應對是“大勢”。

  曆史的鍾擺朝向何方?又該如何抉擇?2015年,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開幕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創造性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理念,深刻指出“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提出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ti) 係變革的“四項原則”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五點主張”,為(wei) 國際網絡空間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一路走來,在“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指引下,烏(wu) 鎮峰會(hui) 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概念文件、《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行動倡議》、《烏(wu) 鎮展望》和《網絡主權:理論與(yu) 實踐》等一係列成果。

  借著高能級“對話框”和世界級“朋友圈”,烏(wu) 鎮峰會(hui) 助力中國在國際互聯網領域話語權不斷提升,推動形成更多具有全球普遍性、發展性、引領性的倡議共識,為(wei) 全球網絡空間治理貢獻中國方案、烏(wu) 鎮方案。

  從(cong) 紙麵上的概念文件和行動倡議,到實踐中的案例和成果在全球湧現,小鎮河邊廊簷下的一次次思想碰撞,激蕩起數字文明的陣陣風潮,彰顯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與(yu) 擔當。

  啟示三:“數字改變生活”不是一句口號

  已有1300多年建鎮史的烏(wu) 鎮,地處江浙滬三省交界,京杭大運河傍鎮而過。自宋代起,這裏便發展為(wei) 江南貿易重鎮,來往商賈如雲(yun) 。這顆坐落於(yu) 江南水網中的明珠,也被稱為(wei) “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不過,因為(wei)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從(cong) 此烏(wu) 鎮不隻是“烏(wu) 鎮”。

  比如,數字文明與(yu) 江南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昭明書(shu) 院、茅盾故居、木心美術館......跨越千年的文化積澱讓烏(wu) 鎮成為(wei) 古鎮中的頂流。自2014年與(yu) 互聯網“結緣”起,此後一年又一年,峰會(hui) 在水鄉(xiang) 盡情“生長”,傳(chuan) 統文化、互聯網文化在此有機相融。在這裏,5G網絡全覆蓋,智慧停車、無人駕駛、共享出行、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養(yang) 老等改變了小鎮人們(men) 的日常,充實江南生活的“裏子”。

  比如,數字之光將魚米之鄉(xiang) 點綴得更亮。峰會(hui) 帶來的人流、商流、信息流,讓這個(ge) 水鄉(xiang) 古鎮站上風口,蝶變為(wei) “世界級小鎮”。烏(wu) 鎮所在地嘉興(xing) 桐鄉(xiang) 市,原先以桑蠶絲(si) 、化纖絲(si) 、玻纖絲(si) 、紡織服裝等“三絲(si) 一紡”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現在已經發展為(wei) 以智能汽車、智能計算、智能傳(chuan) 感和工業(ye) 互聯網等“三智一網”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在傳(chuan) 承與(yu) 發展之中,烏(wu) 鎮也成為(wei) “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櫥窗”。

  可以說,10年間,烏(wu) 鎮時時處處上演著新舊交織、快慢交融的“對話”,呈現著江南文化在數字時代的曆史性演化。這種變化,是可感可知的、眾(zhong) 所公認的。

  啟示四:世界級大IP要辦得好更要用得好

  《習(xi) 近平在浙江》記載,早在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就指出,在當今信息時代,科學技術對生產(chan) 力發展產(chan) 生的就是冪數效應。從(cong) 那時起,“數字浙江”建設的發令槍鳴響。

  烏(wu) 鎮“十年之約”,恰是見證“數字浙江”發展的一個(ge) 窗口。隨著峰會(hui) 釋放的“磁場效應”不斷擴大,思想在這裏碰撞、人才到這裏尋訪、資金到這裏獵投、項目到這裏對接。不僅(jin) 如此,浙江數字經濟能級不斷提升。今年,浙江提出“以更大力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

  來看幾組數據:10年前,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舉(ju) 辦時,烏(wu) 鎮與(yu) 數字經濟相關(guan) 的企業(ye) 僅(jin) 12家,如今已逾千家;2014年,浙江數字經濟總量為(wei) 1萬(wan) 多億(yi) 元,2022年已增長至4萬(wan) 億(yi) 元;在去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合作大會(hui) 上,現場簽約的重點項目投資金額達746億(yi) 元;去年,在峰會(hui) 帶動下,共有1000多家單位發布3.8萬(wan) 餘(yu) 個(ge) 招聘崗位,吸引27萬(wan) 名人才前來應聘。可以說,10年來,峰會(hui) 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經世致用是植根於(yu) 浙江文化的重要基因。對於(yu)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這個(ge) 世界級大IP,浙江不僅(jin) 僅(jin) 要積極謀劃辦得好,更要抓住機遇用得好,持續放大紅利和溢出效應,真正激活浙江數字經濟的“一池春水”。

  啟示五: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見多遠的未來

  今年9月,在浙江考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浙江“要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積極探索”,“運用杭州亞(ya) 運會(hui) 亞(ya) 殘運會(hui)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等窗口加強文化交流傳(chuan) 播,不斷提升中國文化感染力和中華文明影響力”。

  文明如大江大河流淌。走過農(nong) 業(ye) 文明、工業(ye) 文明的人類社會(hui) ,正大踏步邁向網絡文明、數字文明。就像良渚時期的“稻穀”,如今“數據”成了最基礎的資源,互聯網成為(wei) 刀耕火種的新“稻田”。“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如何建設數字文明,隨之成為(wei)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全人類文明的一個(ge) “必選項”、一道“必答題”。

  有人說,“信息技術作為(wei) 科技發展的核心,在人類曆史上扮演著至關(guan) 重要的角色,而互聯網則成為(wei) 這個(ge) 時代最顯著的象征”。互聯網不僅(jin) 改變了人類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還帶來了無限的機遇和挑戰。如何看待它、運用它,直接影響著人類未來的發展。

  10年,烏(wu) 鎮峰會(hui) 圍繞關(guan) 乎人類未來的命題議題持續作答作為(wei) 。十年一秩再啟航,從(cong) 烏(wu) 鎮出發,從(cong) 現在出發,加“數”前進,在“未知遠遠大於(yu) 已知”的網絡空間創新拓荒,我們(men) 終將駛向無垠的星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