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鞏固文化市場供需兩旺勢頭

發布時間:2023-11-08 14:42: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文化核心領域的主要行業(ye) 、新業(ye) 態特征明顯的細分行業(ye) 以及文化服務業(ye) 企業(ye) 都呈現較快增長態勢,供需互促、產(chan) 銷並進,文化市場循環暢通。文化產(chan) 業(ye) 繁榮向好,既堅定了文化自信,也為(wei) 國民經濟恢複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cong) 需求側(ce) 看,文化服務市場是體(ti) 現我國消費升級非常明顯的領域。我國人均GDP已經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文化娛樂(le) 消費迎來加速升級時期。今年以來,國內(nei) 文化消費需求日趨旺盛,疊加假日和暑期出遊熱,文化旅遊相關(guan) 服務消費支出增長較快。前三季度,人均教育文化娛樂(le) 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6.4%,比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高7.2個(ge) 百分點,其中文娛支出同比大幅增長41.8%,主要得益於(yu) 旅遊、演藝、展覽等消費場景的快速恢複。

  從(cong) 供給側(ce) 看,文化企業(ye) 經營效益持續改善。今年以來,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chuan) 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等文化相關(guan) 行業(ye) 的商務活動指數一直在高景氣區間。前三季度,文化產(chan) 業(ye) 中的“文化核心領域”占比高達65%,實現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12.4%,其中以接觸式聚集式服務為(wei) 主的文娛休閑服務業(ye) 回升勢頭最為(wei) 強勁,實現營收同比高漲67.2%,剔除基數影響後的兩(liang) 年平均增速高達20%。我國文化服務業(ye) 占規上文化企業(ye) 比重已接近52%,前三季度文化服務業(ye) 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4.6%,明顯快於(yu) 服務業(ye) 企業(ye) 總體(ti) 水平,兩(liang) 年平均增速超過10%。同期,文化企業(ye) 利潤總額實現穩步增長,規上文化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利潤率達到8.2%,同比提升近1.5個(ge) 百分點。企業(ye) 營收與(yu) 利潤增加,表明文化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擁有良好基礎。

  數字化智能化加力賦能文化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引領帶動力進一步凸顯。前三季度,新業(ye) 態營收占我國全部規上文化企業(ye) 營收比重超過40%,對全部規上文化企業(ye) 營收增長的貢獻率接近75%。其中,數字出版、互聯網搜索服務、互聯網文娛平台、多媒體(ti) 遊戲動漫實現營收的同比增速分別達22.7%、19.5%、19.0%和18.9%,新動能驅動文化產(chan) 業(ye) 加快回升。文化領域的數字技術運用不斷迭代,各地傳(chuan) 統文化和特色文化街區的沉浸式、體(ti) 驗式消費新場景競相湧現,促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也帶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總體(ti) 上看,支撐文化市場供需兩(liang) 旺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進一步增多,文化企業(ye) 經營效益和文化產(chan) 品與(yu) 服務消費升級明顯提速。當然,嚴(yan) 峻複雜的外部環境給我們(men) 提升文化產(chan) 業(ye) 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造成了一些影響。客觀上,需求不足也暫時影響了文化產(chan) 品消費,與(yu) 文化服務業(ye) 快速恢複相比,文化製造業(ye) 營收增速仍處於(yu) 低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比降幅已明顯收窄,尤其是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製造等細分領域的營收同比增長超過25%,表明了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著力方向。對此,應當增強文化自信,進一步提升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動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加快以文化消費需求為(wei) 導向的文化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展望未來,關(guan) 鍵是要確保各項關(guan) 於(yu) 文化建設的決(jue) 策部署落細落實,鞏固文化消費升級與(yu) 文化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的發展勢頭。要著力增加文化產(chan) 業(ye) 優(you) 質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傳(chuan) 承創新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賦能中國品牌價(jia) 值提升和市場拓展,加快推動供給升級更好匹配文化消費升級。要促進文化裝備等文化製造業(ye) 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完善質量標準體(ti) 係,提高附加值,在促進行業(ye) 規模穩步擴大的同時,有效提升產(chan) 品和服務品質。還要堅持守正創新,有序放寬市場準入,清理市場壁壘,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不斷激發各類文化經營主體(ti) 的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聯動效應,加強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品牌的國際傳(chuan) 播力,持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