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如何振興,科技工作者獻策
東(dong) 北老工業(ye) 基地如何轉型升級?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定位給東(dong) 北帶來了哪些機遇?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的過程中,如何實現引人留人?在沈陽舉(ju) 辦的一場“助力東(dong) 北振興(xing) ,科技工作者如何行動”論壇上,這是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們(men) 共同關(guan) 心的話題。
今年9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座談會(hui) 時強調,牢牢把握東(dong) 北的重要使命,奮力譜寫(xie) 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新篇章。在東(dong) 北振興(xing) 麵臨(lin) 的新的重大機遇期,企業(ye) 界、科技界和教育界人士都應該思考如何行動,因此,2023CNCC(中國計算機大會(hui) )在沈陽召開之際,中國計算機學會(hui) (CCF)於(yu) 10月27日發起了上述論壇。CCF是計算機及相關(guan) 領域的學術組織,也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jun) ,助力東(dong) 北振興(xing) 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應有之義(yi) 、必思之問、當擔之責。
留人引人是東(dong) 北振興(xing) 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
近些年,受多方麵因素影響,形成東(dong) 北人才外流。據統計,2023年東(dong) 北三省的人口數量是9852萬(wan) ,比去年減少85萬(wan) 。被其他省份“吸納”走很多人才,是東(dong) 北的“難言之隱”。
東(dong) 北振興(xing) 和發展,人才是關(guan) 鍵,但問題是如何留住人才引進人才。就留人引人問題,現場嘉賓從(cong) 多個(ge) 角度進行了分析並給出了建議。
“我感覺能留下的要麽(me) 家是東(dong) 北的,要麽(me) 是在這兒(er) 讀過書(shu) 的。”吉林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魏曉輝認為(wei) ,提高本地大學質量,為(wei) 東(dong) 北振興(xing) 打下人才基礎至關(guan) 重要。
“我當時留在訊飛,有一個(ge) 因素是我就是安徽本地人,所以如何把那些家在東(dong) 北,將留未留的‘邊界’人才留下來,是東(dong) 北需要思考的問題。”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聰建議。
大連大學蓋榮麗(li) 教授則認為(wei) ,“其實情也是能留人的”。 複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國豫也表示,為(wei) 了留住人才,在普遍關(guan) 注技術和經濟的今天,人文環境建設也很重要,不容忽視。
對此,東(dong) 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yu) 工程學院副院長鮑玉斌建議東(dong) 北學校增加人文選修課程,增進學生對東(dong) 北曆史和文化以及工業(ye) 資源優(you) 勢的了解,同時加強高校與(yu) 企業(ye) 對接,進行人才的定向培訓。
實際上,蓋榮麗(li) 在關(guan) 注東(dong) 北引進人才的同時也一直重視存量人才,“人才引進很重要,但如何能夠讓存量人才紮根留在東(dong) 北而不再流失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麵”。
清華大學教授楊士強根據他多年從(cong) 事人才工作的經驗,說了一個(ge) 非常形象的比喻:對東(dong) 北外來人才引進和本地人才培養(yang) 一定要注意保持平衡,不能偏頗。他形容,這就如同一個(ge) 家庭,不能進來了“女婿”擠走了“兒(er) 子”。
為(wei) 避免這種現象,他建議一定要處理好3個(ge) 關(guan) 係:“兒(er) 子不能太窩囊,女婿不能太張揚,老子不能太偏心”——“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兒(er) 子”就會(hui) 不舒服,就要設法走出“囧境”,去別人家當女婿,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人才大量流出。
一方水土養(yang) 一方人,不同地域孕育著不同文化,而文化又會(hui) 潛移默化影響人的性格和做事風格。
直爽、熱情、豪放、勇於(yu) 挑戰的性格是參會(hui) 人員對東(dong) 北人的共同印象。“但很多東(dong) 北人做事時,不像南方人那麽(me) 精細,還需要注意精益求精。”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王濤說。
來自東(dong) 軟集團的趙大哲教授卻認為(wei) ,很多東(dong) 北人都很踏實肯幹。趙大哲介紹,東(dong) 軟集團在北上廣都有研發中心,企業(ye) 應為(wei) 關(guan) 鍵人才提供符合需求、適其發展的平台,積極爭(zheng) 取大部分人才在沈陽工作。
OPPO產(chan) 學研事務部部長秦征認為(wei) ,對外的溝通和交流很重要,“我曾經就不了解東(dong) 北高校的科研團隊最新的研究是什麽(me) ,做到什麽(me) 程度,有哪些成果,所以建議東(dong) 北高校加強對外交流,也期待多跟東(dong) 北的高校合作”。
由於(yu) 思想觀念不夠解放,導致東(dong) 北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經濟落後於(yu) 南方一些省份。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陶耀東(dong) 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教授孟祥福認為(wei) ,文化沒有好壞之分,也很難改變,隻有順應文化才有利於(yu) 東(dong) 北振興(xing) 。因此,要通過南北交融促進思想觀念的解放,在順應東(dong) 北文化的前提下幹事創業(ye) ,最終目的是幫助東(dong) 北形成良好的發展環境。
用科技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能插上“翅膀”
科技如何助力東(dong) 北企業(ye) 發展是與(yu) 會(hui) 者共同關(guan) 注的問題。趙大哲強調,國家對科研人員的考核體(ti) 係和企業(ye) 不同,企業(ye) 追求可用性、高性能、可靠性,而在學校研發成果往往會(hui) 先變成論文。“我的很多學生也在追求論文和‘帽子’,有一個(ge) 在公司工作10年的學生,仍要回到學校追求這個(ge) 事情。”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李曉維感慨,基礎研究最終還是要推動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化的,而不應僅(jin) 僅(jin) 隻是停留在論文上,所以應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發展高新技術,最終還是要實現產(chan) 業(ye) 化。
“要腳踏實地做研究,而不是隻停留到論文上麵。”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陶耀東(dong) 表示讚同。
除了對科研人員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的疑惑,很多企業(ye) 界代表也在交流中對政府提出更多期待,建議政府真正站在企業(ye) 的角度來想企業(ye) 用人之所想,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問題。雲(yun) 米IOT中心總經理張帆分析,人才的流動還是要以利益及經濟因素驅動,所以東(dong) 北振興(xing) 最後還是要落在政府出台的人才政策上來。
東(dong) 北的科教優(you) 勢明顯。據統計,在沈陽市就有45所高校、56家研究所、240個(ge) 雙創載體(ti) 、40萬(wan) 名大學生。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dong) 北大學等高校的學科發展水平和人才培養(yang) 質量處在全國前列。
“我跟南方企業(ye) 溝通的時候,對方得知東(dong) 北有這麽(me) 多的高校院所,眼睛發亮。”沈陽市科技局局長李瑩介紹,東(dong) 北想留住人才一定要提供事業(ye) 發展的平台,無論是離職創業(ye) 還是跳槽都說明自身價(jia) 值在原崗位沒有得到認可,所以東(dong) 北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把科教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政府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圍繞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建設高水平創新平台、培養(yang) 高層次創新人才,增強發展新動能,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沈陽市工信局副局長趙明介紹,沈陽航空底蘊深厚,規劃了“雙核一基地”的空間布局,南邊臨(lin) 空經濟區重點發展民機、航空動力及燃氣輪機,北部航空航天城重點發展航空、航天,及空天衍生產(chan) 業(ye) 。為(wei) 此沈陽陸續出台包括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等在內(nei) 的一係列支持政策。趙明說,沈陽市連續6個(ge) 季度經濟增長速率高於(yu) 全省和全國,在15個(ge) 副省級城市裏邊,增速目前排第四。
雖然東(dong) 北的科教和產(chan) 業(ye) 存在優(you) 勢,但東(dong) 北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還麵臨(lin) 著一些挑戰。安托盟丘(杭州)公司董事長章文嵩分析,東(dong) 北地區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下降,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新能源等產(chan) 業(ye)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此外,東(dong) 北地區科研實力雄厚,但創新成果轉化率不高,因此需要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完善創新激勵機製,提升企業(ye) 自主創新能力。同時,東(dong) 北地區營商環境也需要進一步優(you) 化,吸引更多投資和人才。重點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完善市場監管體(ti) 係。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教務處處長範純龍分析,東(dong) 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ye) 和農(nong) 業(ye) 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chan) 業(ye) 安全這“五大安全”,對於(yu) 東(dong) 北就是曆史機遇,所以遼寧應把握住國家導向,把曆史的積澱轉化成發展優(you) 勢。
“由於(yu) 曆史原因,東(dong) 北為(wei) 國家發展作出的重大犧牲和貢獻不應被遺忘。”中共遼寧省委黨(dang) 校教授李海鵬指出,每個(ge) 省都有各自的定位,東(dong) 北的定位是承擔國家“五大安全”任務,這是經過大量調研論證的。在他看來,“五大安全”戰略蘊含著巨大的商機,軍(jun) 民融合是重中之重。促進老工業(ye) 基地轉型升級,用科技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能插上翅膀就是東(dong) 北的優(you) 勢。
振興(xing) 東(dong) 北,科技工作者要率先“智力支持”
本次論壇是由清華大學計算機係楊士強教授發起,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陶耀東(dong) 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教授孟祥福共同組織和主持。他們(men) 前期進行了深入討論,邀請了學術界、企業(ye) 界幾十位嘉賓到場貢獻才智。對於(yu) 科技工作者如何助力東(dong) 北振興(xing) 形成了3點共識和建議。
各類學術團體(ti) 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宣傳(chuan) 東(dong) 北的科教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引導相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個(ge) 人到東(dong) 北投資創業(ye) ,幫助對接當地政府和高校院所資源,鼓勵境內(nei) 外知名企業(ye) 在東(dong) 北設立研發中心,提升當地科研水平和創新活力,為(wei) 東(dong) 北高校畢業(ye) 生提供優(you) 質就業(ye) 崗位。各類學術團體(ti) 組織推動國內(nei) 外高新技術企業(ye) 與(yu) 東(dong) 北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推動東(dong) 北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構建和數字經濟發展。
科學家和企業(ye) 家要發揮好引領示範作用,可以到東(dong) 北投資、創業(ye) 或者從(cong) 事基礎研究,爭(zheng) 作助力東(dong) 北科技振興(xing) 的衝(chong) 鋒隊和指揮官。科學家和企業(ye) 家要帶領科研團隊和企業(ye) 在“五大安全”領域突破卡脖子技術問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極引領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建立完善的生態體(ti) 係。
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發揮好智力支持作用,圍繞東(dong) 北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現代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建設主動貢獻智慧力量。科技工作者要注重培養(yang) 和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走進東(dong) 北、留在東(dong) 北,積極投身到新時代新征程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的時代浪潮當中,勉勵他們(men) 在東(dong) 北成就一番大事業(ye)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晨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