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學青會賽場邊有群“追星族”

發布時間:2023-11-08 15:3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實習(xi) 生 鄭全 陳雨詩

  在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hui) (以下簡稱學青會(hui) )的比賽現場,有個(ge) 特別的現象:看台上很多呐喊助威的粉絲(si) ,都是參賽隊員的家長。

  “拿第幾都好,盡力了就好。”“機會(hui) 非常難得,享受比賽的過程。”采訪中,不少追隨著運動員步伐,來到學青會(hui) 觀賽的家長都抱著平和的心態,享受和孩子一起參賽、一起成長的過程,比賽結果在他們(men) 眼中,反而沒那麽(me) 重要。

  重慶代表隊運動員趙心諾的父親(qin) 趙宇告訴記者,女兒(er) 現在讀高二,高中階段,學業(ye) 緊張,還要在學習(xi) 之餘(yu) 兼顧校隊的訓練,對孩子而言確實挺辛苦的。

  “一些家長有個(ge) 誤區,認為(wei) 孩子學習(xi) 成績不好,才去練體(ti) 育。”趙宇說,實際上,體(ti) 育鍛煉跟學習(xi) 是相輔相成的關(guan) 係。學習(xi) 緊張時,每天花上一段時間進行體(ti) 育鍛煉,可以有效釋放壓力,反而能促進學業(ye) 。他女兒(er) 通過專(zhuan) 業(ye) 羽毛球運動的訓練,變得比較以前自信、樂(le) 觀開朗了很多。

  “我也會(hui) 打一點羽毛球,看完比賽回去也能和孩子分享。”趙宇笑著說,賽場上的這種陪伴,也讓他跟女兒(er) 保持著一種朋友式的關(guan) 係。“這一路你對她的付出,對她的理解和關(guan) 懷都非常多,孩子的心裏很清楚,所以她也會(hui) 給你一個(ge) 正向的反饋。運動成為(wei) 了我和女兒(er) 良好溝通的橋梁。”(視頻拍攝製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實習(xi) 生 鄭全 陳雨詩)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