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旅深度融合激發旅遊消費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3-11-09 15:39:00來源: 光明日報

  【新聞隨筆】

  近期,我國旅遊業(ye) 再現強勁勢頭,消費數據持續攀升。不少地區推出新的舉(ju) 措,為(wei) 文旅發展持續注入新活力。人氣滿滿的文旅場景生動表明,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已經為(wei) 當前文旅消費快速增長提供了充足動力。

  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角度看,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性強、耦合度高,具有很強的共生性和互補性。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可以為(wei) 旅遊消費提供更多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場景,不僅(jin) 有助於(yu) 更好滿足民眾(zhong) 旅遊休閑需求,也有助於(yu) 推動消費升級、拓展消費空間,為(wei) 旅遊業(ye) 發展注入新活力。更為(wei) 重要的是,文旅融合契合高質量發展要求,能為(wei)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供可行路徑,為(wei) 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是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明確要求。近年來,各地結合實際作出了積極探索。在這個(ge) 過程中,推動產(chan) 品創新、業(ye) 態創新及場景創新成為(wei) 文旅界的共識,並逐漸轉化為(wei) 實際行動。近期火爆的文旅市場就是其鮮明體(ti) 現。比如,在產(chan) 品創新上,針對旅遊消費呈現出個(ge) 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等新特征,一些地方在豐(feng) 富文旅市場供給方麵做足了功課。故宮文創、盛唐密盒、長安十二時辰沉浸式街區等一度成為(wei) 熱點頭條。這些不斷湧現的爆款文旅產(chan) 品充分說明,產(chan) 品創新可以刺激大量旅遊消費、帶動所在城市“出圈”,以優(you) 質的產(chan) 品供給激發旅遊消費活力;還可以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和更深層次上促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播,不斷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在業(ye) 態創新上,一些地方已經努力作出探索,主動順應文旅消費轉型升級新趨勢,不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和保障。當前,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正在推動消費者的旅遊消費觀念不斷更新,傳(chuan) 統單一的觀光旅遊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民眾(zhong) 求新求異的消費需求。對此,各地通過探索“文旅+科技”“文旅+鄉(xiang) 村”“文旅+工業(ye) ”“文旅+體(ti) 育”“文旅+康養(yang) ”等創新發展路徑,催生了沉浸式旅遊、研學旅遊、博物館旅遊、工業(ye) 遺產(chan) 遊、鄉(xiang) 村民宿遊、紅色文化遊、文旅康養(yang) 遊等新業(ye) 態,為(wei)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多元選擇。

  在創新場景上,近年來,一些地方不斷凸顯城市品質個(ge) 性,將地方特色、傳(chuan) 統民俗、民間藝術有機融入博物館、美術館、圖書(shu) 館、戲劇場、電影院等文化空間,在數字創意、展覽展示、演繹生產(chan) 等多領域協同發力,旨在打造沉浸式文旅精品項目,為(wei) 遊客提供全新的文旅體(ti) 驗。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公眾(zhong) 對文化旅遊消費不再滿足於(yu) 獲得感官層麵遊山玩水的享受,“體(ti) 驗式、參與(yu) 式、社群式”的文化體(ti) 驗和“個(ge) 性化、儀(yi) 式感、品質型”的深層需要,正逐步成為(wei) 新一代消費者的消費取向和典型特征,也成為(wei) 文旅場景創新的努力方向。

  實際上,文旅融合發展是一個(ge) 係統性工程。作為(wei) 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旅融合不僅(jin) 蘊含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內(nei) 在要求,更能為(wei)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供新動力,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比如,消費者對沉浸式、體(ti) 驗式、互動型文旅產(chan) 品需求的不斷增長,必然在供給端倒逼文旅企業(ye) 不斷加快理念變革、技術升級和模式創新,從(cong) 而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當這類產(chan) 品和服務達到一定經濟規模時,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也由此形成。

  文旅深度融合是旅遊業(ye) 發展的未來趨勢,也是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的重要內(nei) 容。應深刻把握文旅融合發展的內(nei) 在機製和外部環境,進一步理順“文化+旅遊”的內(nei) 部融合機製,讓文化更具活力、旅遊更富魅力,為(wei) 文化事業(ye) 、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不斷貢獻力量。

  (作者:王樹華,係江蘇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約研究員)

  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