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小梧桐”:閃耀在烏鎮的青春之光

發布時間:2023-11-09 15:4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富春

  “我在窗口寫(xie) 青春,爭(zheng) 做最美‘小梧桐’!”當807名青年誌願者齊聲喊出這光榮誓言,意味著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注定會(hui) 綻放耀眼的青春之光。

  “小梧桐”是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誌願者的昵稱。自從(cong) 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準備工作啟動以來,來自各個(ge) 領域的“小梧桐”就勇敢地站了出來,用心用情做好大會(hui) 服務,是他們(men) 共同的心願。

  來自浙江工商大學的吳紫君是重要嘉賓聯絡服務組的一名“小梧桐”,在抵達烏(wu) 鎮之前,她參加了大型賽會(hui) 誌願服務理念與(yu) 禮儀(yi) 、急救等相關(guan) 知識培訓,提前了解了大會(hui) 背景及誌願服務概況。11月1日入駐烏(wu) 鎮後,每天3萬(wan) 以上的步數更是常態。

  會(hui) 期隻有3天,但吳紫君的前期準備工作卻早已開始。從(cong) 烏(wu) 鎮的各條重要道路及嘉賓下榻的酒店到熟記會(hui) 議日程及後勤保障工作,她都要爛熟於(yu) 心,努力把自己修煉成為(wei) “活地圖” “會(hui) 務通”,努力做一名“問不倒”“答得好”的“小梧桐”。

  “這是一段很好的經曆,也是專(zhuan) 業(ye) 實習(xi) ,收獲頗多。”吳紫君正在讀社會(hui) 工作專(zhuan) 業(ye) 的研究生,在她看來,比起之前在校做誌願服務,這次來到烏(wu) 鎮,見了世麵,漲了知識,也對專(zhuan) 業(ye) 的理解更進了一步。

  23歲的聶思佳是浙江大學的直博生,也是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誌願者中學曆最高的“小梧桐”之一。

  本科期間,聶思佳參加了學校社團為(wei) 邊疆地區小學生捐衣的活動,從(cong) 此便忘不了孩子們(men) 臉上的笑容。從(cong) 那時起,參加誌願服務活動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這是一場國際性的盛會(hui) ,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xi) 和成長的機會(hui) ,是在學校實驗室裏無法感受到的。”在學校微信公眾(zhong) 號的推文中看到“小梧桐”招募的信息。”聶思佳當時就萌生了報名的衝(chong) 動,可她還是有點猶豫。“因為(wei) 科研壓力比較大,也曾擔心誌願服務準備是否會(hui) 影響科研進度、影響學業(ye) 。”

  在過去半年時間裏,她努力平衡好兩(liang) 者,不僅(jin) 學習(xi) 成績優(you) 異,也為(wei) 這次大會(hui) 的誌願服務做足了準備。聶思佳的工作是“一對一”服務重要嘉賓,為(wei) 了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她深入了解了嘉賓從(cong) 事的事業(ye) 和個(ge) 人奮鬥史,會(hui) 議期間,就互聯網、創業(ye) 、誌願服務等話題和嘉賓有了深入交流。

  “這是一個(ge) 難得的機會(hui) ,在這裏我也交到了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收獲了真誠的友誼,也開闊了視野,是一段難忘的經曆,受益匪淺。”聶思佳說。

  “作為(wei) ‘小梧桐’,我們(men) 將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精神;將專(zhuan) 業(ye) 的技能、自信的表達、貼心的服務、一絲(si) 不苟的態度,傳(chuan) 遞好‘中國溫度’,綻放屬於(yu) ‘小梧桐’的‘青春之力’!”和聶思佳一樣,這是很多誌願者共同的心聲。

  24歲的烏(wu) 鎮男孩俞瑞洋剛剛大學畢業(ye) 回到家鄉(xiang) ,在一所中學開始了教師生涯。之前上中學學業(ye) 緊張,大學在西安,沒機會(hui) 做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的誌願者,這次學成回家他第一時間報名做了一名“小梧桐”。

  俞瑞洋的任務是在上海浦東(dong) 機場接站,把嘉賓帶到烏(wu) 鎮並安排入住;從(cong) 早上第一位客人到來,到接完晚上最後一名,他安排的嚴(yan) 絲(si) 合縫、貼心周到,“努力讓嘉賓有回家的感覺”。

  從(cong) 機場到烏(wu) 鎮有兩(liang) 小時車程,每次陪同客人,俞瑞洋都會(hui) 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介紹家鄉(xiang) 的風土人情和互聯網帶來的巨大變化。“我是親(qin) 曆者、也是見證者,現在更要做建設者。”他說。

  據峰會(hui) 誌願服務部負責人介紹,今年的807名“小梧桐”,其中00後是主力軍(jun) ,共有791人,占總人數的98.02%,最年輕的出生於(yu) 2006年。“別看都很年輕,可都是誌願服務的老把式,最長的誌願服務時長超過668個(ge) 小時”。

  年輕人前赴後繼,“老人”們(men) 也並沒有“躺平”。今年是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的第十年,32歲的胡豪傑如約而至,準時來赴“十年之約”。

  “那是一起做誌願者的小夥(huo) 伴我都記得,經常回憶與(yu) 他們(men) 一起工作時快樂(le) 的時光,但我們(men) 卻很久沒有聯絡了。”看到出征儀(yi) 式上的暖場視頻,胡豪傑情難自抑,拿到烏(wu) 鎮峰會(hui) 誌願服務十年紀念證書(shu) 後,就忍不住紅了眼眶。

  從(cong) 2014年開始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誌願服務,胡豪傑就開始了峰會(hui) 之旅,每一年都準時報到。“就是覺得,這個(ge) 時間,我應該在這裏。”以至於(yu) 每年會(hui) 期臨(lin) 近,朋友們(men) 默認胡豪傑會(hui) 出現在誌願服務崗,單位也從(cong) 會(hui) 期的前一個(ge) 月為(wei) 他挪出假期。“大家都在督促我,更好地服務大會(hui) 。”

  道路交通引導組、旅遊指引、醫療保障……經曆過不少崗位的胡豪傑今年成為(wei) 後勤保障組的“小梧桐”,工作挑戰也最大。“後勤不後,先鋒在前,是‘小梧桐’中的‘救火隊’,也是大家的貼心‘暖寶寶’,更要求我們(men) 有豐(feng) 富的經驗和較強的應變能力。”他說。

  十年,一晃而過。胡豪傑在感慨時光飛逝的同時,也真切地體(ti) 會(hui) 到了變化。“我見證了烏(wu) 鎮從(cong) 一個(ge) 水鄉(xiang) 古鎮,變成了一個(g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的強鎮,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他說。

  峰會(hui) 上的另一名“十年醇”是33歲的桐鄉(xiang) 市誌願者協會(hui) 常務副理事長屠圓媛,今年她擔任了機動後勤服務組的組長,在出征儀(yi) 式上,她也收到了烏(wu) 鎮峰會(hui) 誌願服務十年紀念證書(shu) 。

  “作為(wei) 桐鄉(xiang) 本地人,能參與(yu) 家門口的盛會(hui) ,是非常驕傲的事情。”屠圓媛還記得,2014年,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舉(ju) 辦,她十分高興(xing) ,覺得家鄉(xiang) 第一次舉(ju) 辦如此隆重的大會(hui) 十分光榮。“可這不僅(jin) 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當年,她就報名參加誌願服務。

  “不懂了就跟著學,大會(hui) 的誌願者來自全省各地高校,大多數都有類似的服務經曆,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就在他們(men) 身邊多看,多學,多問,就會(hui) 有進步和收獲。” 就這樣,屠圓媛進入了自己的“烏(wu) 鎮時間”,一晃十年。

  “作為(wei) 誌願者背後的誌願者,我的目標是盡可能為(wei) 所有‘小梧桐’提供優(you) 質的後勤保障,讓他們(men) 以熱情飽滿的狀態為(wei) 峰會(hui) 來賓提供優(you) 質服務。”十年間,屠圓媛也從(cong) 一名誌願者“小白”成長為(wei) 全省最美誌願服務工作者。

  從(cong) 2014年到2023年,屠圓媛陪伴著8934名“小梧桐”在烏(wu) 鎮的石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印記,累計服務保障了全球12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0000多名嘉賓。

  “‘小梧桐’與(yu)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攜手走過十年。如今,‘小梧桐’已不僅(jin) 僅(jin) 是青年誌願者的代號,一個(ge) 青年建功的品牌,更成為(wei) 浙江最靚麗(li) 的青春名片之一。”團浙江省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