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抱團共治”青年參與社區治理的鎮海模式

發布時間:2023-11-09 15:4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21年開始,共青團中央在全國試點開展“社區青春行動”。在大力推進“青春社區”建設的進程中,共青團寧波市鎮海區委,積極探索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品牌為(wei) 效應、項目為(wei) 抓手、多元力量協同共治、多方資源支撐保障為(wei) 模式的青年參與(yu) 社區治理新格局。

  統領:堅持黨(dang) 建引領

  一是社區黨(dang) 組織對業(ye) 委會(hui) 組建和換屆、物業(ye) 服務企業(ye) 選聘、業(ye) 委會(hui) 和物業(ye) 服務企業(ye) 黨(dang) 組織組建、協商議事等工作進行領導。利用業(ye) 委會(hui) 換屆的契機,由區委組織部牽頭開展“換屆洗牌”,動員機關(guan) 幹部、黨(dang) 員先鋒進入業(ye) 委會(hui) ,聯合法院、公安、住建等部門對候選人資格進行審查把關(guan) ,並在此基礎上同步實現黨(dang) 組織全覆蓋。全區住宅小區業(ye) 委會(hui) 實現“應改盡改”,現任157名業(ye) 委會(hui) 主任中黨(dang) 員127人,占全部業(ye) 委會(hui) 主任人數的80.9%,1207名業(ye) 委會(hui) 成員中黨(dang) 員780人,占比64.6%。

  二是成立物業(ye) 行業(ye) 黨(dang) 委,由區建設交通局黨(dang) 委負責領導管理,同時接受區委兩(liang) 新工委指導,全區本地注冊(ce) 的56家物業(ye) 公司,通過單建、聯建和派駐黨(dang) 建指導員的方式,實現物業(ye) 企業(ye) 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建工作全覆蓋。

  三是鼓勵社區、業(ye) 委會(hui) 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社區兩(liang) 委委員、骨幹社工以公房業(ye) 主身份進入業(ye) 委會(hui) 並擔任副主任,全麵加強社區對業(ye) 委會(hui) 的監督管理和業(ye) 務指導。同時,小區業(ye) 委會(hui) 黨(dang) 組織向所在社區黨(dang) 組織年度工作述職,如垃圾分類、平安建設等小區治理工作開展情況納入黨(dang) 組織工作績效考評內(nei) 容。通過這些舉(ju) 措將社區黨(dang) 組織建設嵌入在社區管理和服務體(ti) 係之中。

  模式:青年參與(yu) “物居業(ye) ”協同共治

  一、“物居業(ye) ”青年參與(yu) 的新型服務關(guan) 係構建

  作為(wei) 社區治理三大主體(ti) ,居委會(hui) 、業(ye) 委會(hui) 與(yu) 物業(ye) 公司在社區治理中發揮著基礎性的重要作用,將這三大主體(ti) 有機整合也是當前很多地區很多社區的普遍性做法。“以前小區碰到問題找社區,社區再交給物業(ye) 公司具體(ti) 辦理,物業(ye) 公司不配合又會(hui) 推回社區”,而當三者的關(guan) 係相處得比較融洽、形成合力時必然會(hui) 提升社區治理的效能。在這個(ge) 過程中,離不開居民或者說是公眾(zhong) 的參與(yu) 。但是已有的研究和實踐中的呈現是,社區居民,特別是青年群體(ti) 在社區參與(yu) 上明顯不足,很大一部分小區業(ye) 委會(hui) 成員,大都是年齡偏高的中老年人,雖然中老年業(ye) 主擁有較多的空閑時間,有更多的社會(hui) 生活經驗且願意發揮餘(yu) 熱為(wei) 業(ye) 主服務,但對於(yu) 很多更現代化的新鮮事物來說,他們(men) 都較難適應,因此,鎮海轄區近年來借助業(ye) 委會(hui) 換屆,通過摸排、識別、動員團青骨幹,把政治素質好、服務熱情高、工作能力強、群眾(zhong) 威信高、模範履行業(ye) 主義(yi) 務的團青骨幹業(ye) 主推薦為(wei) 業(ye) 委會(hui) 候選人,優(you) 化業(ye) 委會(hui) 的年齡結構,充分整合轄區內(nei) 不同行業(ye) 和專(zhuan) 業(ye) 領域的青年力量,成為(wei) “一長三員”,聚力微網格員隊伍。在社區居委會(hui) 和物業(ye) 公司層麵,在內(nei) 部建設上積極挖掘和培養(yang) 優(you) 秀青年,同時,聯動社會(hui) 組織的力量識別和動員更多社區青年、青年誌願者協助解決(jue) 社區治理日常事務,讓基層組織在社區層麵發揮統籌作用,再將其輸送到居民自治活動中去,通過他們(men) 帶動青年人在相關(guan) 事務上實現有效合作。因此,通過凝聚青年力量,積極推動團青骨幹在“物居業(ye) ”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這種新型服務關(guan) 係的構建,是讓轄區居民在現代社區建設背景下更加高效、便捷地享受全麵的公共服務的重要路徑。

  二、“物居業(ye) ”青年聯誼會(hui) 共享平台的打造

  社區是居民的社區,當社區有了豐(feng) 富的社會(hui) 資本,社區的治理就活了。今年4月,在團鎮海區委的指導下,在區級層麵成立了“物居業(ye) ”青年聯誼會(hui) ,並在民政部門登記備案。聯誼會(hui) 由業(ye) 委會(hui) 青年委員、物業(ye) 公司青年骨幹、社區青年社工等共同參與(yu) ,集結了律師、工程師、會(hui) 計師、監理師等不同行業(ye) 的職業(ye) 青年,通過搭建“青年議事廳”“微信議事群”等形式,以定期沙龍活動的方式,聚焦小區停車、物業(ye) 糾紛、文明養(yang) 寵、垃圾分類、社區微更新等社區治理痛點、難點問題,發揮青年觸角廣、思路新、活力足的特點,積極建言獻策,尋找合理、可行的解決(jue) 方案,營造共治共管的社區氛圍。對涉及鄰裏糾紛、物業(ye) 服務等疑難問題,由聯誼會(hui) 邀請學者專(zhuan) 家參與(yu) 沙龍活動協商解決(jue) ,並邀請建交、綜合執法、市場監管等部門列席,以更加專(zhuan) 業(ye) 化、組織化、規範化的方式推進社區治理問題,服務社區民生。

  三、多重保障的長效機製建立

  青年參與(yu) “物居業(ye) ”協同共治格局的構建,也是需要有力的製度保障和正確的方向引領。在“物居業(ye) ”青年聯誼會(hui) 整體(ti) 的構建下,首先是堅持以黨(dang) 建帶團建為(wei) 根本,注重對青年的政治引領、教育引導、組織動員,積極宣傳(chuan) 和貫徹落實黨(dang) 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聯誼會(hui) 日常活動與(yu) “物居業(ye) ”工作有機融合,成為(wei) 黨(dang) 團組織聯係服務群眾(zhong) 的重要紐帶。第二,注重機製保障。社區治理的多元格局需要不同的政府責任主體(ti) 積極參與(yu) ,在“引導”和“補充”中發揮作用,在“物居業(ye) ”建設和社區治理的各項工作中,都有建交局、團區委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的通力合作,共同研究、推進團青骨幹參與(yu) “物居業(ye) ”,建立工作機製,完善建設方案,針對區域特點的推進路徑和保障措施,給予專(zhuan) 項經費進行保障。第三,注重人才隊伍保障。組建“青年顧問團”,充分整合區內(nei) 公共事業(ye) 、工程建築、項目造價(jia) 、法律服務、財務審計等領域青年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為(wei) 青年參與(yu) 業(ye) 委會(hui) 建設和社區治理提供專(zhuan) 業(ye) 智力支持。通過開展“社區青年先鋒”大賽,挖掘、聯係、凝聚一批社區裏的青年社會(hui) 組織和青年能人、達人,並將敢於(yu) 、善於(yu) 參與(yu) 業(ye) 委會(hui) 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的優(you) 秀青年吸納加入各類團屬青年組織,包括推薦青年能人成為(wei) 青聯委員,加強對團青骨幹推優(you) 入黨(dang) 的力度等,真正讓青年人成為(wei) 活躍在社區治理中的生力軍(jun) 。

  機製:全域打造“青@鄰裏”項目品牌

  社區自治的意義(yi) 或者說社區自治的願景就是實現宜居,居民生活的品質感、幸福感、舒適度大幅提升。當社區在組織建構上已經有了核心的議事協商的載體(ti) 和平台,社區治理的建設還需要有生動和鮮活的實踐才能將青年參與(yu) 社區治理引向深入,尤其是品牌項目的建設和打造,為(wei) 青年參與(yu) 社區治理的標準化和精細化發展又向前推進一步。2022年開始,團鎮海區委以未來社區和現代社區建設為(wei) 契機,推進實施“青@鄰裏”社區建設項目,到2024年將實現全域覆蓋。

  一是把握共青團改革向基層延伸與(yu) 推進社區青年行動的邏輯關(guan) 係,全麵整合團青資源,將青年黨(dang) 團員、少先隊員、基層團幹、青年社工、“青”字隊伍、青年社會(hui) 組織等力量在社區內(nei) 實現充分的整合,通過供需匹配,引導1家以上青年文明號與(yu) 社區建立共建機製,每個(ge) 社區吸納至少1家青年社會(hui) 組織入駐,共建1支社區青年先鋒隊,以趣緣為(wei) 紐帶培育N個(ge) 青年社團。

  二是把握助力基層社會(hui) 治理創新與(yu) 推進社區青春行動的邏輯關(guan) 係,進行“六位一體(ti) ”的陣地建設,即以思想引領、社會(hui) 實踐、誌願服務、休閑娛樂(le) 、助困幫扶、權益保障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青@鄰裏”陣地建設,聚焦社區發展和居民生活多元化、差異化、個(ge) 性化需求,依托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鎮紅鄰裏中心、甬愛e家等不同陣地,區別施策、精準推進。

  三是推動社區青年公益項目的建設,引領青年社會(hui) 組織、青年社團等在參與(yu) 社會(hui) 事務及公益服務中彰顯青春力量,通過開展“社區青年公益項目”評選,推動專(zhuan) 業(ye) 化的社會(hui) 組織進社區,與(yu) 業(ye) 委會(hui) 進行社區項目合作,“夥(huo) 伴式”參與(yu) 社區治理,立足社區特色,開展參與(yu) 式、互動式、沉浸式的鄰裏項目,以青年之力為(wei) 基層社會(hui) 治理賦能。

  (作者身份依次係浙江省團校幹部培訓中心主任、浙江省團校教研部主任、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辦公室副主任)

  沈建良 王雁 王新雲(y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