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年輕人消費更精明 66.3%受訪青年認為可減少因過度消費造成的債務危機

發布時間:2023-11-10 10:4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電子商務專(zhuan) 家:年輕人專(zhuan) 注於(yu) 內(nei) 心真實需求的消費觀,為(wei) 社會(hui) 帶來新風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xi) 生 包鋆麗(li)

  消費以自身需求為(wei) 導向,不該花的“一毛不拔”……從(cong) “買(mai) 買(mai) 買(mai) ”到消費“斷舍離”,年輕人消費行為(wei) 的改變為(wei) 他們(men) 帶來了哪些影響?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000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6.3%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消費更理性,可以減少因過度消費造成的債(zhai) 務危機,64.3%的受訪青年指出能夠避免陷入消費主義(yi) 陷阱,有助於(yu)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消費“斷舍離”能促進自我成長

  張韻果是遼寧的一名媒體(ti) 從(cong) 業(ye) 者,現在她買(mai) 東(dong) 西經常會(hui) 等“滿減”活動,有計劃地消費讓她能攢下錢了。“我覺得現在的自己特別會(hui) 精打細算,很有成就感。”她覺得,在大促時購買(mai) 一些必須品,也減輕了平時的消費負擔,“不僅(jin) 是資金方麵,還包括時間和體(ti) 力,能給生活帶來一種安全感。”

  山西太原的90後攝影師張立,現在很少會(hui) 盲目跟風消費,“現在年輕人掙錢不容易,生活成本高,經濟壓力不小。消費上‘斷舍離’有助於(yu) 提升個(ge) 人的理財能力,促進自我成長,更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麽(me) ,做出理性選擇。”

  當被問及這樣是否會(hui) 降低物質上的獲得,張立覺得,物欲的滿足隻是暫時的,遠比不上精神層麵的滿足感重要。

  張韻果對此也深有感觸。“在用處不大的物品上節省一筆花銷,可以用到滿足精神層麵的需要上,我現在時常會(hui) 用一些多餘(yu) 的錢看畫展、買(mai) 網課,豐(feng) 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消費上更加精明為(wei) 年輕人帶來了哪些改變?66.3%的受訪青年感到能減少因過度消費造成的債(zhai) 務危機,64.3%的受訪青年指出避免陷入消費主義(yi) 陷阱,有助於(yu) 樹立正確金錢觀,50.7%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能獲得更多正向情緒價(jia) 值,48.8%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能降低物欲,重視豐(feng) 富精神生活,32.1%的受訪青年表示消費踐行“斷舍離”,提升了生活品質。

  電子商務專(zhuan) 家:年輕人專(zhuan) 注於(yu) 內(nei) 心真實需求的消費觀,為(wei) 社會(hui) 帶來新風尚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yu) 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江予認為(wei) ,年輕人多元的消費觀能讓社會(hui) 更多元、更開放,“消費者更加專(zhuan) 注於(yu) 內(nei) 心真實的需求,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麽(me) ,這樣不僅(jin) 有助於(yu) 自我的健康發展,也為(wei) 社會(hui) 帶來新風尚。”

  他提到,現在年輕人一個(ge) 普遍的消費現象是想節省一部分開銷,同時又願意把錢用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我覺得這對年輕人很有價(jia) 值,也能讓社會(hui) 變得更加豐(feng) 富多彩。”

  他指出,這種消費行為(wei) 還會(hui) 影響未來商業(ye) 模式的發展,“企業(ye) 的產(chan) 品不再是適用於(yu) 所有的消費群體(ti) ,而是變得越來越小眾(zhong) 。”他分析,最近幾年小眾(zhong) 旅行景點、小眾(zhong) 產(chan) 品、小眾(zhong) 生活方式等都開始走紅,也體(ti) 現了這一特點。“小眾(zhong) 的東(dong) 西被更多人看到,這對社會(hui) 是一種積極的影響,也提示企業(ye) 在做產(chan) 品營銷時,要更注重內(nei) 在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不僅(jin) 是人們(men) 買(mai) 了產(chan) 品後能吃、能玩、能用,還能有更深層次的享受,比如能幫助別人或讓社會(hui) 變好,我認為(wei) 這是消費需求改變為(wei) 企業(ye) 、社會(hui) 所帶來的一個(ge) 最大影響。”

  受訪青年中,05後占2.7%,00後占23.1%,95後占27.6%,90後占28.5%,85後占18.1%。男性占39.0%,女性占61.0%。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占38.2%,二線城市的占35.9%,三四線城市的占20.8%,縣城或城鎮的占4.3%,鄉(xiang) 村的占0.8%。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韻果為(wei) 化名)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