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圖強看廣東|岸線蝶變 奏響綠與藍的生態交響樂
央視網消息(記者 徐靜 魏鑫)在張若虛看來,海有“月共潮生”的宏偉(wei) 氣勢;在白居易眼中,海有讓綠島成桑田的“白浪茫茫”;在蘇軾筆下,海有“天容海色”的澄清明淨……長長的海岸線,連接起多姿多彩的海島、柔軟的海灘、茂密的植被和古港碼頭,讓人神往。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指導、廣東(dong) 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向海圖強看廣東(dong) ”大型網絡主題宣傳(chuan) 活動日前舉(ju) 行。采訪團隊在14個(ge) 沿海城市尋灘聽浪,觀藍賞綠,感受當地得天獨厚的濱海資源。記者采訪了解到,廣東(dong) 各地在聆聽“藍色引擎”隆隆作響的同時,也以生態保護為(wei) 抓手,通過生態養(yang) 殖、生態治理等路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兼顧海洋生態,用實際行動推動海洋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
“五大工程”齊頭並進 海岸線蝶變景觀線
浪得千裏目,水連萬(wan) 裏天。漫步在茂名市電白區的“中國第一灘”景區,吹拂的海風讓人心曠神怡。這裏是全省首批省級旅遊度假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12公裏的沙灘寬闊平緩,外側(ce) 則是連續不斷寬達800-1000米的沿海防護林帶,畫家關(guan) 山月的名作《綠色長城》便取材於(yu) 此。
坐擁4000多公裏海岸線的廣東(dong) ,持續打造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海洋生態,將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海洋開發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三年來投入超3.5億(yi) 元,支持沿海7個(ge) 地市開展12個(ge) 美麗(li) 海灣建設,讓海岸線是分界線,更是生態線、景觀線。
數據顯示,2023年春夏兩(liang) 季,廣東(dong) 省近岸海域水質優(you) 良麵積比例平均為(wei) 91.5%;珠江口鄰近海域水質優(you) 良麵積比例平均為(wei) 76%,同比上升6.2個(ge) 百分點。
得天獨厚的山海資源、不斷傳(chuan) 承創新的海洋文化、文旅融合的發展趨勢,都是廣東(dong) 構建蘊藏“詩與(yu) 遠方”海岸線的底氣,也是打造“網紅”打卡地的優(you) 勢。這裏先後打造出汕頭南澳青澳灣、陽江海陵島、珠海外伶仃島等十大“最美海灣”。金色的沙灘、比天更藍的海,訴說著綠美廣東(dong) 的勃勃生機。
廣東(dong) 近年來部署推進一批海洋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建設,提出重點實施海岸線整治修複、魅力沙灘打造、海堤生態化、濱海濕地恢複以及美麗(li) 海灣建設等海洋生態保護修複“五大工程”,推動實現海洋空間生態整體(ti) 保護、係統修複和綜合治理,構建陸海統籌、人海和諧的海洋空間開發新格局。
魅力海灘“點沙成金” 海洋生態解鎖經濟新動能
旅遊業(ye) 是“幸福產(chan) 業(ye) ”“富民產(chan) 業(ye) ”“全能產(chan) 業(ye) ”。濱海旅遊是旅遊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dong) 擁有全國最長的大陸海岸線,濱海旅遊潛力巨大。
在汕尾陸豐(feng) 市的金廂銀灘,碧海藍天、幹淨的沙灘和偶爾飛過的白鴿,讓人心曠神怡。陸豐(feng) 市金廂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餘(yu) 文集介紹,依托美麗(li) 的沙灘海景,金廂鎮瞄準“海洋經濟”“旅遊經濟”兩(liang) 大核心經濟增長點,探索“企業(ye) +村集體(ti) +村民”文旅發展模式,將閑置房屋出租給企業(ye) ,以農(nong) 村小茶館、咖啡屋等“潮文化”聚集地為(wei) 抓手,全力打造濱海旅遊名鎮。
效果已經初顯。今年中秋國慶期間,金廂鎮接待遊客35萬(wan) 人次,占陸豐(feng) 市近一半。在金黃色的沙灘上,餐飲消費區初具規模,一棟棟海景民宿麵朝大海有序坐落,節假日期間,即使最便宜的民宿房間也需提前預訂。“在點亮居民、遊客多樣化文化生活和消費需求的同時,充分釋放金廂經濟活力,展現金廂文旅產(chan) 業(ye) 新魅力。”餘(yu) 文集說。
豐(feng) 富海洋旅遊業(ye) 態,推動海洋旅遊由觀光向度假休閑轉變,這是金廂鎮也是廣東(dong) 眾(zhong) 多沿海地區選擇的發展路徑。因海而興(xing) ,向海發展藍色經濟,“海洋+休閑漁業(ye) ”“海洋+美食”“海洋+民宿”等“海洋+”業(ye) 態不斷提質升級並融合創新,成為(wei) 廣東(dong) 海洋旅遊的重要引擎。
汕頭市南澳島附近的海麵上,五彩斑斕的生態浮球不時隨風飄動,遠看像彩虹灑落大海。這些浮球方陣其實是南澳養(yang) 殖牡蠣專(zhuan) 用設施。近年來,南澳縣持續提升生態養(yang) 殖效能,全麵推進白色泡沫浮球更換成環保生態浮球工作。“這幾年經濟效益不錯,不僅(jin) 把養(yang) 殖做起來了,還帶動村裏旅遊業(ye) 的發展。”當地養(yang) 蠔戶程成孝說。
生態海堤複寫(xie) 詩意 “紅樹林”模式構築綠色長廊
海堤生態化、濱海濕地恢複是廣東(dong) 海洋生態保護修複“五大工程”的重要任務。
記者從(cong) 廣東(dong) 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海岸線整治修複工程以海岸線為(wei) 軸心,向海陸分別拓展一定區域,通過海岸侵蝕防護、沙灘修複養(yang) 護、近岸構築物清理、海岸清淤疏浚整治、海岸植被修複與(yu) 種植、海岸生態廊道建設等工程技術措施使受損海岸線恢複自然形態、生態功能和安全防護功能。紅樹林因有利於(yu) 維護生物多樣性,能夠防風削浪、防風暴潮等自然災害,成為(wei) 多個(ge) 沿海城市修複自然岸線、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選擇。
紅樹林被譽為(wei) “海上森林”“海岸衛士”,具有重要的生態、社會(hui) 、經濟與(yu) 科學研究價(jia) 值。廣東(dong) 紅樹林廣泛分布於(yu) 沿海14個(ge) 地級以上市39個(ge) 縣(區、市)。目前,全省有紅樹林1.06萬(wan) 公頃,占全國紅樹林總麵積的39.3%。
行走在湛江市麻章區的紅樹林木棧道,綿延的翠綠映入眼簾,與(yu) 不時掠過水麵的鷺鳥一起,畫出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優(you) 美畫卷。
麻章區海岸長79.5公裏,其中淺海灘塗10萬(wan) 畝(mu) ,有著適宜紅樹林生長的絕佳環境。據統計,麻章區現有紅樹林麵積2115.19公頃,是我國大陸海岸紅樹林種類最多的地區之一,“紅樹林”模式為(wei) 湛江的海洋生態修複發揮巨大作用。
麻章區湖光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黃誌超介紹,今年,湛江市海洋生態保護修複工程項目獲得中央資金支持,接下來將用好這部分資金,把紅樹林的麵積進一步擴大,進一步做好紅樹林種植。
當前,廣東(dong) 正以綠美廣東(dong) 生態建設為(wei) 引領,持續強化就地保護與(yu) 遷地保護,全力創建南嶺國家公園,高標準建設華南國家植物園,全力推進深圳“國際紅樹林中心”和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建設,持續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推動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記者從(cong) 紅樹林基金會(hui) 了解到,從(cong) 2017年至2022年,該基金會(hui) 累計在深圳灣治理18公頃海桑屬植物,提高區域整體(ti) 生物多樣性。高大的海桑屬植物治理及鳥類棲息地營建後,吸引了大量候鳥來此棲息。深圳河口區域鳥種從(cong) 92種上升到167種,單次調查最大記錄數量由871隻上升到3740隻。
進一步建立健全紅樹林保護修複機製,科學、整體(ti) 、係統開展保護修複,廣東(dong) 正在將紅樹林打造成為(wei) 該地生態文明建設的又一張亮麗(li) 名片。可以預見的是,廣東(dong) 4000多公裏的海岸線還將不斷湧現更多美麗(li) 風景,不斷奏響綠與(yu) 藍的生態樂(le) 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