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首個半導體芯片製造項目在包頭投產
自治區首個(ge) 半導體(ti) 芯片製造項目——貝蘭(lan) 芯智能製造新一代半導體(ti) 集成電路芯片項目日前在包頭市竣工投產(chan) 。該項目不僅(jin) 填補了內(nei) 蒙古在這一先進製造業(ye) 領域的空白,也為(wei) 傳(chuan) 統工業(ye) 城市包頭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開辟了新路徑,打造了新增長極。
芯片是電子產(chan) 品的“心髒”,被稱之為(wei) 信息社會(hui) 的核心基石、國家的“工業(ye) 糧食”。
2022年7月,包頭市成功引進廣東(dong) 省韋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包頭市貝蘭(lan) 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5億(yi) 元建設貝蘭(lan) 芯智能製造新一代半導體(ti) 集成電路芯片項目,正式開啟內(nei) 蒙古芯片產(chan) 業(ye) 的“破冰”之旅。
智能製造新一代半導體(ti) 集成電路芯片產(chan) 業(ye) 項目主要建設5萬(wan) 平方米集成電路係列芯片生產(chan) 線,構建智能設計、無塵智能化生產(chan) 製造、封裝和測試車間、軟件研發中心等,生產(chan) MCU中央微電子控製芯片、處理芯片、IGBT電源控製芯片等產(chan) 品。項目建成投產(chan) 後,計劃年產(chan) 量1.2億(yi) 隻集成電路係列芯片,預計五年可實現營業(ye) 收入140億(yi) 元,年均收入30億(yi) 元,年均全口徑稅收4億(yi) 元,實現畝(mu) 均投資5000萬(wan) 元、畝(mu) 均產(chan) 值億(yi) 元以上、畝(mu) 均稅收千萬(wan) 元以上。
記者在貝蘭(lan) 芯集成電路係列芯片生產(chan) 線上看到,經過固晶、鍵合、模封、固化、電鍍、切筋、打印、測試、粘片等一係列工序生產(chan) ,芯片將從(cong) 這裏走向終端市場,與(yu) 華為(wei) 、台積電、TCL、中興(xing) 通訊、中航工業(ye) 、大疆、鴻富錦、比亞(ya) 迪等世界著名企業(ye) 合作,應用於(yu) 航空、航天、飛行器、高端工控、智通家電,以及軍(jun) 工控製和汽車電子自動化設備等領域。
近年來,包頭市積極探索老工業(ye) 基地創新發展的新路子,從(cong) 鋼鐵、稀土到晶矽光伏再到芯片半導體(ti) ,協同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脫胎換骨、轉型升級,為(wei) 打造新賽道、拓展新領域奠定了良好基礎。
“包頭晶矽光伏產(chan) 業(ye) 發達,不僅(jin) 可以為(wei) 企業(ye) 提供晶矽原料,而且還能在未來實現綠電生產(chan) ,助力企業(ye) 實現跨越式發展。” 包頭市貝蘭(lan) 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總監紀梅清表示,韋爾進入包頭更堅定了同行和上下遊企業(ye) 來包投資興(xing) 業(ye) 的決(jue) 心,目前有企業(ye) 表示,有意向來包投資建廠。
“項目的投產(chan) ,標誌著自治區第一個(ge) 中國‘芯’產(chan) 業(ye) 誕生。我們(men) 要以此為(wei) 契機,全力打造芯動製造產(chan) 業(ye) 園,建設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區,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轉型,為(wei) 包頭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 包頭鋼鐵冶金開發區建設管理一部部長張彥強說。 (記者 蔡冬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