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警方:守護好“錢袋子” “雙十一”警惕這三類詐騙

發布時間:2023-11-10 15:18: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已經拉開帷幕,北京警方梳理出針對“雙十一”購物節期間易發的幾種詐騙類型,提醒廣大消費者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詐騙類型一:冒充客服“提貨卡”詐騙

  “雙十一”期間,各大電商平台會(hui) 大力開展福利活動,騙子會(hui) 利用這個(ge) 時機,以類似“螃蟹卡”“提貨卡”等形式謊稱為(wei) 事主提供福利,有的還會(hui) 郵寄一些小物品,如“梳子”“筷子”等,增加事主對其的可信度。然後讓事主掃描“提貨卡”上的二維碼聯係網頁版客服,客服會(hui) 讓事主提供收快遞的手機號以及提貨卡照片,並以獎品登記等理由要求事主下載陌生App,在該App上通過刷單做任務的方式實施詐騙。

  在此,北京警方提示,廣大市民群眾(zhong) 要注意核實快遞信息,快遞是否本人及親(qin) 屬朋友購買(mai) ,如不是,切勿簽收,聯係快遞員拒收即可。如已簽收並打開,切勿掃描陌生二維碼或點擊陌生鏈接,更不要下載陌生APP,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隱私信息。生活中要提高警惕,不要貪圖小便宜,涉及錢財的一定要謹慎,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不給騙子可乘之機。

  詐騙類型二:冒充客服網購退款與(yu) 冒充快遞人員詐騙

  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事主網購信息,然後假冒電商平台客服和快遞人員,通過打電話或發短信的方式,謊稱訂單異常需退款或賠付。然後向事主發送“釣魚”鏈接或二維碼,引誘事主點擊鏈接並填寫(xie) 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然後進行盜刷。

  在此,北京警方提示,當接到自稱“賣家”“客服”或“快遞公司”的電話說需要退款或理賠時,大家一定要聯係官方平台或撥打官方電話進行谘詢;不要輕易提供個(ge) 人身份證號碼、身份證照片、銀行卡卡號、銀行卡密碼、銀行短信驗證碼等重要信息;不要輕易添加陌生人好友,陌生人發來的短信鏈接不點擊。

  詐騙類型三:刷單返利詐騙

  騙子通過網頁、社交類或短視頻類等平台,以“雙十一”期間商家衝(chong) 業(ye) 績為(wei) 噱頭,發布刷銷量、刷粉絲(si) 量、刷點讚量等虛假任務,通過加微信或QQ好友與(yu) 事主建立聯係,引誘事主進行網絡兼職刷單,騙子先以小額返利的方式獲取信任,當刷單交易額變大後,騙子再以刷更多的單返更多的錢為(wei) 由,引誘事主持續投入資金實施詐騙。

  在此,北京警方提示,天上不會(hui) 掉餡餅,請廣大市民朋友不要輕信網上高回報的兼職信息。同時,刷單行為(wei) 是違法行為(wei) ,屬於(yu) 嚴(yan) 重失信,請大家珍惜個(ge) 人信用,杜絕參與(yu) 刷單行為(wei) 。

  (總台央視記者 趙學榮)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