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演出市場“井噴” 彰顯音樂演藝“第三城”魅力
中新網成都11月12日電 (唐倩)11日晚,在位於(yu) 成都市高新區文化地標性建築的金融城演藝中心,伍佰演唱會(hui) 正火熱開唱。
“伍佰演唱會(hui) 原計劃在成都隻有11日這一場,因為(wei) 售票秒空,群眾(zhong) 呼聲太高,在平台上強烈要求加場,演唱會(hui) 主辦方又追加了12日這場。”據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宣傳(chuan) 負責人唐沁介紹,這是他們(men) 今年以來的第13場大型演出活動,幾乎每場都是“售票秒空”。
今年成都人的朋友圈頻頻被演出刷屏。從(cong) 上半年的華晨宇、李榮浩、毛不易,到下半年的張學友、五月天、蔡依林、張韶涵、薛之謙……接連不斷的萬(wan) 人演唱會(hui) 持續點燃成都人的觀演熱情。如張學友60+巡回演唱會(hui) 成都站,開票兩(liang) 次均10秒售罄,總計觀眾(zhong) 人數12.1萬(wan) 人次,其中跨城觀眾(zhong) 占比57%,票房總收入約2.2億(yi) 元,拉動交通、食宿、旅遊等綜合收入初步測算約4.3億(yi) 元。
不隻有演唱會(hui) ,各類高雅的交響音樂(le) 會(hui) 、話劇、舞劇、音樂(le) 劇,以及各種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音樂(le) 節、脫口秀、相聲等形式豐(feng) 富的演出和秒空的售票更是輪番上演。
成都演藝市場持續火爆,“跨城觀演”也成為(wei) 成都演藝市場的主要消費趨勢,“演出經濟”也成為(wei) 拉動成都文旅消費的新引擎。不少外地觀眾(zhong) “跨城觀演”後順便旅遊,“跟著演出來四川”成為(wei) 新趨勢,也成為(wei) 今年四川文旅消費新增長極。
“我們(men) 是提前過來的,演出前兩(liang) 天就來成都住,打卡了幾個(ge) 網紅景點,就當順便旅遊了。”專(zhuan) 程從(cong) 貴州趕來看伍佰演唱會(hui) 的觀眾(zhong) 吳女士稱,“成都刷新了我對大型演出場地的認知。”在她看來,伍佰演唱會(hui) 所在的金融城演藝中心位於(yu) 成都市高新區核心地段,周邊配套設施完善,地鐵出遊非常方便,不是印象中那種距離主城區特別偏遠的場館。
據悉,僅(jin) 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一個(ge) 場館,演出檔期已經排到2024年6月份。除此之外,成都還有鳳凰山體(ti) 育公園、東(dong) 安湖體(ti) 育公園、四川大劇院、城市音樂(le) 廳、中演大劇院、各種LIVE HOUSE等演出場地。據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四川共計審批引進營業(ye) 性演出2萬(wan) 餘(yu) 場次,其中大型演出活動超過1500場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9倍,觀演人次超200餘(yu) 萬(wan) ,演出場次、觀眾(zhong) 和票房穩居全國第一方陣。而根據大麥、貓眼平台票房數據統計,成都各類市場化的音樂(le) 節會(hui) 年均舉(ju) 辦超2000場次、演出票房近10億(yi) 元,是繼北京、上海之後的中國音樂(le) 演藝“第三城”,拉動綜合消費超40億(yi) 元。
演出市場迅速回暖,在拉動文旅消費的同時,也存在黃牛囤票炒票、“飯圈”過激言行等大型營業(ye) 性演出活動亂(luan) 象,如何遏製亂(luan) 象加強演出市場規範管理?
10月13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全省大型營業(ye) 性演出活動管理工作會(hui) 議,對全麵提升大型演出活動的管理水平進行再部署,明確今後凡是舉(ju) 辦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活動必須開展綜合風險評估,大型演出活動必須在落實“強實名”政策的基礎上,將超過85%的門票通過平台向市場開放銷售,有效壓縮了黃牛囤票炒票空間。
除此之外,成都還增加文化消費補貼,為(wei) 觀演群眾(zhong) 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務,聯合各地景區、購物中心推出“一票通享”的優(you) 惠政策,為(wei) 留住遊客提供更多“星級”服務。
以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為(wei) 例,就與(yu) 周邊的成都SKP、成都招商花園城等不同定位的商場合作,為(wei) 購買(mai) 演出門票的觀眾(zhong) 提供免費停車、購物折扣優(you) 惠等配套服務。“演出門票不隻是一張入場憑證,更是串聯消費者文化娛樂(le) 購物一站式消費的專(zhuan) 項服務。” 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副總劉長江稱。(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