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董誌勇: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

發布時間:2023-11-13 10:30:00來源: 經濟日報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持續穩定的安全環境。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是國家安全體(ti) 係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ti) 現。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圍繞維護經濟安全作出了一係列重要論述,強調“我們(men) 要堅決(jue) 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範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經濟安全”“維護好經濟安全特別是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這些重要論述內(nei) 涵豐(feng) 富、思想深邃,體(ti) 現了對國家安全基本規律的深刻把握,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做好經濟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men) 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能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堅實安全保障。

  認識重大意義(yi)

  經濟安全是指國民經濟能夠抗禦國內(nei) 外各種經濟風險而保持平穩有序運行的態勢,是國家安全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國家經濟安全,是維護國家經濟利益和人民長遠利益的重大任務,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必要保障。隻有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hui) 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強大的經濟實力為(wei) 維護經濟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我們(men) 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能力,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等領域安全,經濟發展的安全性自主性明顯提升。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的國際環境和國內(nei) 條件都在發生深刻而複雜的變化。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征更趨明顯,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傳(chuan) 統安全和非傳(chuan) 統安全風險相互疊加。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guan) 期,結構性、體(ti) 製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在這樣一個(ge) 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以經濟安全為(wei) 基礎,通過發展提升國家安全實力,深入推進國家安全思路、體(ti) 製、手段創新,營造有利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安全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

  堅持科學思維

  發展和安全是一體(ti) 之兩(liang) 翼、驅動之雙輪。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具體(ti) 體(ti) 現,是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麵。立足新發展階段,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應把握其總體(ti) 性、前瞻性和外部性特征,堅持係統思維、動態思維與(yu) 戰略思維相結合的科學思維方式。

  其一,在把握總體(ti) 性中堅持係統思維。大國的安全治理麵臨(lin) 著難以想象的風險與(yu) 挑戰,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錯綜複雜、交織纏繞,必須采用係統思維進行分析和解決(jue) ,重點厘清局部與(yu) 整體(ti) 的關(guan) 係。國家安全是一個(ge) 整體(ti) ,隻有把握總體(ti) 性,優(you) 化統籌方式,才能協調確定各項戰略和政策的定位和功能,確保大國的安全治理工作取得實效。2014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創造性提出“堅持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全麵貫徹落實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liang) 件大事,既要善於(yu) 運用發展成果夯實國家安全的實力基礎,又要善於(yu) 塑造有利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安全環境。我們(men) 要把堅持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擺在統籌發展和安全工作的核心位置,安全和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領域經濟安全是國家經濟安全的有機構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未雨綢繆,精準研判、妥善應對經濟領域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要發展實體(ti) 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裏”“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在關(guan) 鍵時刻不能掉鏈子”。作為(wei) 超大規模經濟體(ti) ,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必須要同時關(guan) 注經濟各方麵安全問題,基於(yu) 係統思維協調推進安全發展,築牢國家安全屏障。

  其二,在把握前瞻性中堅持動態思維。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處於(yu) 高速變化中,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呈現指數級變化,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就要未雨綢繆,堅持動態思維,下好先手棋。經濟係統如同一個(ge) 動態演化的生態體(ti) 係,隨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經濟結構和市場環境也變得更為(wei) 複雜,可能會(hui) 不斷形成新的問題和潛在風險,也會(hui) 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新的挑戰。因而,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需要堅持動態思維,審時度勢進行前瞻布局,防患於(yu) 未然。當前,我國仍處於(yu) 城鎮化快速發展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將使糧食、能源資源、高質量商品和服務等需求繼續在高位攀升,疊加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等外部因素,國家經濟安全麵臨(lin) 新挑戰,這更需要以動態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及時調整政策力度和重點,在動態平衡中保障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其三,在把握外部性中堅持戰略思維。國家經濟安全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到全球各方麵的衝(chong) 擊影響並反作用於(yu) 全球經濟,具有明顯的外部性特征。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不意味著封閉,而是要深度融入並適應全球複雜經濟環境,實現獨立自主和擴大開放的有機統一,要在係統思維和動態思維基礎上不斷提升戰略思維能力,做好戰略研判,打好主動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首先要把國內(nei) 大循環搞好,這是治本之策”。獨立自主是國家經濟安全的基礎,要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以避免極端情況下產(chan) 生的極端影響,以維持經濟係統安全穩定運行,這也有助於(yu) 進一步擴大更深層次的開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經濟全球化是大道,大家合作共贏才是最好的”。擴大開放是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的應有之義(yi) 。開放不僅(jin) 有利於(yu) 經濟發展,而且根本上也有利於(yu) 國家安全。在開放發展中維護經濟安全,必須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堅持戰略思維,注重宏觀措施與(yu) 微觀措施的協調,兼顧短期政策與(yu) 長期政策的配套,建立和完善經濟安全防控機製,突出重點,把握著力點,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wei) 夷的能力。

  守住安全底線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製和能力建設,著力保障糧食、能源等領域安全底線,防範化解係統性金融風險,提高應對外部風險衝(chong) 擊能力,實現重要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等關(guan) 鍵領域安全可控,不斷提高經濟韌性。

  第一,加強糧食、能源等基礎資源安全保障。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是守住安全底線的基礎。糧食安全是事關(guan) 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我國是個(ge) 人口眾(zhong) 多的大國,解決(jue) 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既要深入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提高國內(nei) 糧食生產(chan) 潛力,也要加快農(nong) 機農(nong) 藝、良種良法等科技突破,健全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管理機製,增強儲(chu) 備調控能力和應對外部風險的韌性。能源資源安全是關(guan) 係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麵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的新變化和新趨勢,必須堅持立足國內(nei) 、補齊短板、多元保障、強化儲(chu) 備,增強能源持續穩定供應和風險管控能力。同時,要協同推進能源供給和需求調整,建立多元供應體(ti) 係,推動能源技術革命,掌握能源技術和標準主動權,在全球能源變革中贏得先機。

  第二,強化係統性金融風險防範與(yu) 化解能力。金融是經濟的血脈,是現代市場經濟健康高效運轉的保障。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確保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是統籌開放與(yu) 安全的重要任務,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一方麵,要把主動防範化解係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高度關(guan) 注地方債(zhai) 務、房地產(chan) 市場、影子銀行等風險點,著力加強風險源頭管控,完善金融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製,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另一方麵,要全麵加強金融監管,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全麵強化機構監管、行為(wei) 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嚴(yan) 格執法、敢於(yu) 亮劍,嚴(yan) 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同時,還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製度型開放,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

  第三,提升外部經濟衝(chong) 擊的應對與(yu) 處置水平。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突出,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麵臨(lin) 重構,對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也造成了較大影響。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我們(men) 必須在關(guan) 係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命脈的重點產(chan) 業(ye) 領域形成完整而有韌性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一要拉長長板,鞏固提升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的國際領先地位,鍛造一些“殺手鐧”技術,持續增強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等領域的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提升產(chan) 業(ye) 質量。二要補齊短板,集聚力量合力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盡快解決(jue) 一批“卡脖子”問題,在關(guan) 係國家安全的領域和節點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nei) 生產(chan) 供應體(ti) 係,力爭(zheng) 重要產(chan) 品和供應渠道都至少有一個(ge) 替代來源,形成必要的產(chan) 業(ye) 備份係統,在關(guan) 鍵時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環,確保在極端情況下經濟正常運轉。

  第四,在結構優(you) 化調整中提升經濟韌性。提升經濟韌性是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的長效機製,重點在於(yu) 經濟結構的優(you) 化調整,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著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提升經濟韌性。要在高質量發展中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優(you) 化收入分配結構,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適應時代發展的教育體(ti) 係和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提高勞動力的適應性、競爭(zheng) 力和抗風險能力,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同時,要推動綠色發展,加強國家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提升應對極端情況的能力。

  (作者係北京大學副校長)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