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聚焦金融助力企業全球化 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首設企業家圓桌會議

發布時間:2023-11-13 10:3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1月12日電 題:聚焦金融助力企業(ye) 全球化 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hui) 首設企業(ye) 家圓桌會(hui) 議

  中新財經記者 劉文文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xi) 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精神之際,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hui) 舉(ju) 辦恰逢其時,具有特殊意義(yi) 。11月9日,論壇召開首次創設的企業(ye) 家圓桌會(hui) 議。來自中國、英國、法國、德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的近200位政府和企業(ye) 代表出席圓桌會(hui) ,圍繞金融助力企業(ye) 全球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政府搭好台

  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指出,“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靳偉(wei) 表示,企業(ye) 興(xing) 則經濟興(xing) ,支持企業(ye) 就是支持發展。金融是實體(ti) 經濟的血脈,為(wei) 實體(ti) 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他表示,歡迎更多國內(nei) 外金融機構和企業(ye) 家來京投資興(xing) 業(ye) ,共享北京發展紅利。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安立佳表示,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持續的金融支持,在各級黨(dang) 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jue) 策部署的同時,希望金融管理部門加大對民營企業(ye) 的政策支持力度,金融機構不斷提升服務民營企業(ye) 的質效。同時,民營企業(ye) 要練好內(nei) 功、健康發展,才能行穩致遠。

  國務院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國際合作局副局長謝暉稱,將支持中央企業(ye) 與(yu) 地方企業(ye) 、民營企業(ye) 、外資企業(ye) ,以及金融機構一道,充分發揮各自的優(you) 勢,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進一步加強合作。一方麵,拓展合作領域,創新融資模式;另一方麵,防範化解風險,統籌發展和安全。

  金融助好力

  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指出,國有大型金融機構要做優(you) 做強,當好服務實體(ti) 經濟的主力軍(jun) 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

  中國工商銀行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陳四清表示,工商銀行將強化全球聯動、產(chan) 品創新和橋梁功能,為(wei) 各國企業(ye) 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通過整合境內(nei) 外優(you) 質資源,優(you) 化服務網絡和服務功能,助力各國企業(ye) 更好開拓全球市場。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黨(dang) 組書(shu) 記、董事長錢智民表示,國家電投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發電企業(ye) ,願意與(yu) 企業(ye) 界和金融界的同仁們(men) 一起,為(wei) 綠色低碳、數字智能轉型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貢獻。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陳亮表示,如今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已深度融合,隨著企業(ye) 全球化進程的加深加快,更需要中國打造出國際一流投行為(wei) 企業(ye) 保駕護航,更好地服務企業(ye) 的跨境投融資需求,在國際市場上凸顯企業(ye) 價(jia) 值。這也對頭部投資銀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麵,要堅守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宗旨,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融資工具和融資渠道優(you) 勢,提高資本的全球配置能力,將國內(nei) 外更多的金融活水引入實體(ti) 經濟。”陳亮說,另一方麵,在堅持穩中求進的前提下,加快提升投行的全球競爭(zheng) 力,積極參與(yu) 全球金融治理,提高國際金融市場的定價(jia) 權和話語權。

  實業(ye) 談實事

  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製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ye) 興(xing) 業(ye) 。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很多中國企業(ye) 積極“走出去”,已實現了全球化布局。“互聯時代,數字化和智能化已經成為(wei) 創新發展的新動力”,京東(dong) 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孫芸表示,如今,全球每四塊顯示屏就有一塊來自京東(dong) 方,產(chan) 品已廣泛應用於(yu) 眾(zhong) 多國際一流品牌客戶。

  中國雙向開放為(wei) 國際企業(ye) 帶來無限機遇。尤其是中央多次強調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目前著力推動穩步擴大金融領域製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之際,吸引著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ye) 興(xing) 業(ye) 。

  德意誌銀行中國債(zhai) 務資本市場主管兼德意誌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副行長方中睿認為(wei) ,中國“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這個(ge) 過程中外資金融機構存在很大機會(hui) 。

  國際社會(hui) 已經成為(wei)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ti)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認為(wei) ,一時的“脫鉤斷鏈”,擋不住各國合作發展的訴求,也擋不住企業(ye) 全球化發展的步伐。因為(wei) 優(you) 秀的大企業(ye) ,最終都實現了資源的全球化配置,市場的全球化布局。(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