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藝術清單》為讀者帶來時代人物的“精神緩釋膠囊”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 應妮)《我的藝術清單》節目熱播四年,收獲千萬(wan) 觀眾(zhong) 。人民文學出版社以電視節目為(wei) 基礎,首次推出兩(liang) 冊(ce) 《我的藝術清單》和《我的藝術清單2》。全書(shu) 由42位活躍在各個(ge) 領域、具有引領性的時代人物作為(wei) 藝術清單發布人,他們(men) 或是時代楷模,或是作家企業(ye) 家,或是藝術家教育家,有王蒙、朱永新、馮(feng) 驥才、高銘暄、李穀一、鄧亞(ya) 萍、郎朗、王珮瑜、董明珠、中國航天人等等,在書(shu) 中講述給他們(men) 自己的人生帶來重大影響的藝術作品。
中國作家協會(hui) 副主席李敬澤在日前的新書(shu) 發布會(hui) 上回憶了他在節目中分享的藝術清單——文學經典《紅樓夢》。“《紅樓夢》是我的生命之書(shu) ,影響我至深,從(cong) 很小就開始讀了。我在母親(qin) 上班的時候偷著從(cong) 枕頭底下把《紅樓夢》掏出來,五六歲的我能看懂什麽(me) 呢?但我還真看了一下午。我覺得那就是自己把自己照亮了。”
經典的藝術作品就像是精神的緩釋膠囊,在成長中緩慢釋放和提供著向前走的能量。李敬澤特別提醒要學會(hui) 在《紅樓夢》裏鑒賞熱鬧、領會(hui) 安靜。他分析賈府中秋夜宴這場戲時,留意到黛玉和史湘雲(yun) ,躲熱鬧走到了凸碧堂,連詩對句述說自己的如意和不如意。他感慨這是極富人生況味的畫麵,人生除了熱鬧處,還有寧靜處和冷靜處。“我們(men) 的生活不可能事事順心,每個(ge) 人都要麵對人生的挫折。當我們(men) 看到小說中這樣的畫麵,能感到中國古人處理不如意的人生情景時深沉廣大的意境——月亮照耀著世間,人們(men) 承受著不如意,但我們(men) 仍然在作詩。”
著名作家梁曉聲表示自己是《我的藝術清單》的忠實觀眾(zhong) ,尤其關(guan) 注朱迅采訪了一些科學家、院士談到他們(men) 少年時讀過的文學書(shu) 籍,跟他自己曾經讀過的書(shu) 有相當一部分是重合的,從(cong) 中會(hui) 看到優(you) 秀的文學作品確實對幾代人都有影響。
《我的藝術清單》和《我的藝術清單2》的出版過程經過了精心打磨,圖書(shu) 保留了節目中最核心的分享內(nei) 容,將訪談對話依照藝術作品的特點,做了分層的集中梳理,從(cong) 而使嘉賓的分享更為(wei) 凝練。另外,在對節目內(nei) 容加工整理的基礎上,圖書(shu) 內(nei) 容呈現也做了精心設計,貼心增加了每一個(ge) 藝術作品的科普介紹,既是對嘉賓分享內(nei) 容的一個(ge) 預熱功課,也方便讀者分類檢索,可以說是優(you) 質的電視節目向圖書(shu) 轉化的一個(ge) 範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對圖書(shu) 的出版給予了高度肯定:“《我的藝術清單》電視節目是一檔訪談類欄目,而圖書(shu) 把它變成了知識鏈接,變成嘉賓說,很好地實現了電視節目向圖書(shu) 的轉化,體(ti) 現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的工匠精神。”
在發布會(hui) 現場,朱迅作為(wei) 《我的藝術清單》的節目主持人及圖書(shu) 主編,對現場200餘(yu) 位讀者表達了感謝,“這四年是我職業(ye) 生涯中或者說我生命中最幸福的四年,為(wei) 什麽(me) ?許倬雲(yun) 先生說人需要往內(nei) 求,需要有安頓自己內(nei) 心的本事,也就是曉聲老師說的自洽。人需要跟自己自洽,這四年我跟自己和解,我從(cong) 來沒有過這麽(me) 豐(feng) 盈、這麽(me) 自由、這麽(me) 自在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