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藝考新政落地後的首次大考進入倒計時,考生如何應戰?

發布時間:2023-11-16 10:36:00來源: 羊城晚報

  藝考不再“易” 闖關(guan) 憑實力

  藝考新政落地後的首次大考進入倒計時,考生如何應戰?

  羊城晚報記者 孫唯 實習(xi) 生 郭婉懿

  日前,教育部發布了《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這也意味著2021年啟動的藝考新政正式進入實操階段。

  相比於(yu) 往年,2024年的藝考呈現出許多新特點。例如,進一步擴大統考範圍,穩步提高文化課成績要求,部分專(zhuan) 業(ye) 改為(wei) 憑高考成績錄取,高校高水平藝術團不再從(cong) 高校招生環節選拔等。一係列重大變化,對考生來說意味著什麽(me) ?考生該如何應對?羊城晚報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新藝考”變化多

  2024屆音樂(le) 類考生小許目前正在備考中。他發現,往年師兄師姐分享的經驗今年似乎不再受用——聲樂(le) 考試由伴奏演唱改成了清唱。“聲樂(le) 清唱很考驗專(zhuan) 業(ye) 水平,對音樂(le) 類考生的音準、節奏和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小許說。

  和小許一樣,備考2024屆藝考的考生都切身感受到了新藝考政策的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是,更多藝術門類調整為(wei) 統考,一些科目被劃入高考統招。

  根據藝考新政策,從(cong) 2024年起,對於(yu) 可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的藝術教育、服裝設計與(yu) 工程、風景園林、文化產(chan) 業(ye) 管理等4個(ge) 非藝術類本科專(zhuan) 業(ye) ,須編製分省分專(zhuan) 業(ye) 計劃,安排在普通類專(zhuan) 業(ye) 批次錄取;藝術史論、藝術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戲劇學、電影學、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技術等高校藝術類本科專(zhuan) 業(ye) (專(zhuan) 科專(zhuan) 業(ye) 參照執行),不再組織專(zhuan) 業(ye) 能力考試,原則上安排在普通類招生,分首選科目(物理、曆史),依據高考文化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jia) 進行錄取。

  “總體(ti) 看來,藝考改革有兩(liang) 大核心內(nei) 容。”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其一是大幅取消校考,推進省級統考全覆蓋;其二是提高藝考的文化課成績要求,遏製把藝考作為(wei) 曲線高考、進更好大學的“跳板”的傾(qing) 向。

  “實行藝考校考的初衷,是為(wei) 了體(ti) 現各校的招生特色,讓各校自主評價(jia) 報考學生的藝術能力與(yu) 素養(yang) 。但具體(ti) 實踐發現,各藝術院校、專(zhuan) 業(ye) 的校考不但增加學生的趕考負擔,還局限了學生的選擇。”熊丙奇表示,由於(yu) 各校的校考成績不互認(隻有實施聯考的學校會(hui) 互認校考成績),參加校考且校考成績合格的藝術類考生,在高考填報誌願時,隻能選擇一所藝術類院校(專(zhuan) 業(ye) )作為(wei) 第一誌願。另外,少數院校的藝術類校考質量並不高,還被詬病存在弄虛作假的問題,影響藝考的公平競爭(zheng) 。

  熊丙奇提到,大幅減少校考,推進省級統考全覆蓋減少了學生的考試成本。同時,由於(yu) 省級統考成績“更通用”,學生的選擇麵也進一步擴大。

  麵對藝考新變化,播音主持方向的藝考生小陳表示,他更喜歡即將實施的新政策。“改革減輕了我的升學壓力,校考不再意味著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hui) ,實行統考還能減輕我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小陳說,“當然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一考定生死’,統考沒發揮好,會(hui) 影響升學道路。”

  “作為(wei) 播音主持考生,我認為(wei) ‘新藝考’最大的挑戰是對鏡頭感的要求變高了。”藝考生小瑜表示,和往年不同,今年省統考實行了“考評分離”製度,考生在考場看不到評委,考生表現由評委會(hui) 在另外一個(ge) 空間觀看現場視頻進行評價(jia) 。

  “總的來說,新的藝考政策有力打擊了藝考培訓亂(luan) 象,同時也給藝考生帶來雙重影響。”廣州星元氣傳(chuan) 媒教育負責人黃贇琛表示,一方麵,線上考試和初選等方式有助於(yu) 提高考試的公平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麵,統考加強、校考減少使得考生們(men) 的競爭(zheng) 更加激烈,對於(yu) 一些專(zhuan) 業(ye) 藝術院校來說,考生的自主權和選擇權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曲線升學路難行

  以往藝考生的文化課成績最低控製線,隻是本科線的60%、65%或70%,甚至有的藝術類專(zhuan) 業(ye) 在考生文化課成績上線後隻看其專(zhuan) 業(ye) 成績,令部分學生認為(wei) 藝術類專(zhuan) 業(ye) 並不重視文化成績,從(cong) 而把藝考作為(wei) 曲線升學路徑。而此次實施的藝考新政明顯提高對藝考生的文化課要求,增加了文化課在藝考招生中的比重。

  “一些隻是想通過藝術‘曲線升學’、換一個(ge) 文憑的人放棄了,留下來的是對專(zhuan) 業(ye) 有更高要求的人,這也提升了藝術類人才的總體(ti) 質量。”音樂(le) 類藝考生小許表示,他選擇音樂(le) 術科考試是因為(wei) 興(xing) 趣,目前正在積極備考中。

  “我認為(wei) 高考藝考的改革,對於(yu) 文化課比較好的同學來說影響不大,對於(yu) 成績不太好的同學來說是一個(ge) 不小的難題,兼顧專(zhuan) 業(ye) 課和文化課還是挺難的。但從(cong) 另一方麵來看,我認為(wei) 學好文化課對於(yu) 未來進入大學學好相關(guan) 課程也是有幫助的。”目前正備考舞蹈類統考的考生黃同學說。

  熊丙奇表示,之前,部分文化課成績偏低的學生會(hui) 在高一或高二時到校外藝術培訓機構培訓,通過藝考考試後再集中攻克文化課。推進藝考改革的目的,是希望考生和家長理性對待藝考,如果隻是為(wei) 了獲得一紙文憑而選擇藝考,並無多大意義(yi) ,選擇藝考的學生一定要有藝術興(xing) 趣與(yu) 從(cong) 事藝術職業(ye) 的誌向。

  當藝考不再“易考”,堅持下來的考生可能是真正熱愛專(zhuan) 業(ye) 的人。教育部明確提出,對於(yu) 在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高校可探索製定高考文化課成績破格錄取辦法。“這個(ge) 辦法充分尊重了藝術類專(zhuan) 業(ye) 招生的特殊性,把省級統考和校考的雙重作用都發揮出來,更好地發現和選拔頂尖藝術人才。”北京電影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扈強說。

  順勢而變強基礎

  不論藝考如何改革,考生是受影響最大、最直接的。麵對“新藝考”,2024屆考生該如何應對?

  “新政策實施後,高校會(hui) 對新一屆藝考生提出更高要求,不僅(jin) 注重專(zhuan) 業(ye) 能力和文化素養(yang) ,還注重長遠發展。”黃贇琛表示,考生們(men) 需要全麵了解“新藝考”政策,製訂適合自己的備考計劃,提高自己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和文化素養(yang) ,以應對新的挑戰和機遇。

  黃贇琛介紹,目前,他所在的藝考機構已經進行了適應性教學,並調整了教學計劃。“‘新藝考’注重對考生基礎知識考查,為(wei) 此我們(men) 增加了相關(guan) 課程,加強了對考生文化課的輔導和培訓。同時,我們(men) 還提供更多實踐機會(hui) ,采用‘考評分離’模式進行模擬練習(xi) 和實戰演練等。”黃贇琛說。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院長喻梅表示,很多考生習(xi) 慣把希望寄托於(yu) 考前集訓,突擊練習(xi) 、強行記憶,到了考試時隻會(hui) “背”不會(hui) “說”,表達模式化、思維套路化,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和特色,流於(yu) 大同。以播音主持為(wei) 例,如果考生平時關(guan) 注語言學習(xi) ,學好語文課、關(guan) 心身邊事,善於(yu) 觀察思考、樂(le) 於(yu) 交流溝通,就可以從(cong) 容應考,不用再花過多的時間和經費單獨學習(xi) ,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文化課學習(xi) 上,滿足高考對藝考生文化成績提升的要求。

  “藝考工作擔負著選拔藝術人才的重任,是一項非常複雜且影響深遠的係統工程,需要社會(hui) 各界協力助推。”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袁桂華表示,“做好藝考工作必須堅持育人為(wei) 本、提高選拔質量、加強分類指導、確保公平公正。期待更多真正熱愛藝術、確有培養(yang) 潛力的藝術人才脫穎而出。”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