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扭轉藥價虛高,醫保改革如何破題?——“深化醫改新觀察”係列報道之三

發布時間:2023-11-16 10:4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扭轉藥價(jia) 虛高,醫保改革如何破題?——“深化醫改新觀察”係列報道之三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9批國家藥品集采“團購”374種藥品,平均降價(jia) 超50%;多款獨家品種的抗癌藥、罕見病用藥被納入醫保,加上報銷後累計為(wei) 患者減負超5000億(yi) 元……近年來,我國醫保改革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

  聚焦深化醫改2023年下半年,如何持續扭轉藥價(jia) 虛高亂(luan) 象,如何以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為(wei) 突破口,讓老百姓享受更具性價(jia) 比的醫療服務?“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研走訪。

  醫保改革持續“開良方”為(wei) 藥價(jia) “降虛火”

  近日,家住廣西南寧的肝癌患者李慧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內(nei) 科進行常規複查、開藥,腫瘤內(nei) 科副主任醫師曾智明在電腦係統裏輸入通用名“侖(lun) 伐替尼”後,顯示單盒價(jia) 格為(wei) 789元。

  “這是治療中晚期肝癌的一線靶向藥,2018年在國內(nei) 獲批後上市時,每盒價(jia) 格約16800元。”曾智明介紹,一般患者用藥量為(wei) 一個(ge) 月3盒,集采降價(jia) 後,更多患者能用得起藥了。

  廣西壯族自治區醫保局副局長徐廣保介紹,抗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等508個(ge) 常用藥品和冠脈支架、人工關(guan) 節、骨科脊柱、口腔種植體(ti) 等52類醫用耗材集采結果已在廣西落地執行。

  近年來,國家組織集采9批374種藥品平均降價(jia) 超50%,集采心髒支架、人工關(guan) 節等8種高值醫用耗材平均降價(jia) 超80%,連同地方聯盟采購,累計減輕群眾(zhong) 看病就醫負擔約5000億(yi) 元。

  《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將常態化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實現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數合計達到450個(ge) 。

  剛剛在上海結束的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中選結果已公示,41個(ge) 品種覆蓋感染、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以及急搶救藥、短缺藥等重點藥品。此外,新一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將納入人工晶體(ti) 和運動醫學兩(liang) 大類醫用耗材。

  “針對我國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價(jia) 格虛高的問題,要繼續加強集采執行過程精細化管理,真正讓降價(jia) 成效惠及廣大患者。”國家醫保局價(jia) 格招采司副司長王國棟說。

  作為(wei) 2023年醫保工作熱點,新一輪的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在7月1日正式啟動。

  “目前共計388個(ge) 藥品通過形式審查,包括224個(ge) 目錄外藥品、164個(ge) 目錄內(nei) 藥品。”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介紹,預計新版目錄調整結果將於(yu) 2023年12月初公布,從(cong) 2024年1月1日起執行。

  醫保目錄調整隻是第一步,老百姓能及時買(mai) 到藥才是關(guan) 鍵。接下來,國家醫保局將持續抓好新版藥品目錄落地工作,強化監測調度,優(you) 化“雙通道”管理機製,提高醫保目錄藥品的供應保障水平,切實減輕群眾(zhong) 用藥費用負擔。

  更多便民舉(ju) 措落地 讓百姓看病更有“醫”靠

  今年98歲的鄒女士家在廣州,由於(yu) 患有多種疾病長期臥床,僅(jin) 依靠退休金,女兒(er) 照顧她有些力不從(cong) 心。2021年7月,鄒女士開始享受長護險待遇,長護險基金每月支付金額約3000元,照護管理員每月上門協助照顧。

  截至2023年8月,廣州長護險已覆蓋全市918.6萬(wan) 職工醫保參保人和246.4萬(wan) 城鄉(xiang) 居民醫保參保人,累計享受長護險待遇人數約13.4萬(wan) 人。

  目前,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試點已經拓展到49個(ge) 城市,試點地區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服務機構達到7600多家,護理人員數達33萬(wan) 人。

  根據2023年深化醫改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將持續深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試點,總結評估試點情況,研究完善政策舉(ju) 措。

  國家醫保局辦公室副主任付超奇介紹,接下來將統一製度框架,統一政策標準,規範管理運行,同步研究失能等級評估管理、服務機構管理等方麵配套措施辦法。

  辦理材料時限壓縮為(wei) 15個(ge) 工作日;跨省長期居住人員可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待遇;打造醫保電子憑證應用,參保群眾(zhong) 憑二維碼或刷臉就可以看病買(mai) 藥……16項便民措施在全國各統籌區全麵落地,打通醫保關(guan) 係轉移接續、異地就醫備案等痛點堵點。

  “目前,我們(men) 已征集到來自26個(ge) 省份的便民舉(ju) 措144條,正在梳理並製定第二批醫保服務便民措施實施方案。”付超奇說。

  此外,工作任務明確要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製度,發展商業(ye) 醫療保險,重點覆蓋基本醫保不予支付的費用。近年來,多地推出商業(ye) 補充健康保險,如廣州推出“穗歲康”、上海推出“滬惠保”等,進一步織密醫療保障“安全網”。

  用好醫療服務價(jia) 格“調節閥” 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

  作為(wei) 首批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試點城市,江蘇蘇州在2022年11月按照新的規則,調整了100項醫療服務價(jia) 格,同時,調價(jia) 後加強醫保支付政策協同、監測預警和價(jia) 格專(zhuan) 項考核,規範醫療服務價(jia) 格行為(wei) 。

  “這次改革最大的亮點是,通過醫療機構報價(jia) 讓廣大醫務人員充分參與(yu) 了定價(jia) 的全過程。”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財務處負責人張黎說,價(jia) 格改革更加公開透明,醫務人員的專(zhuan) 業(ye) 價(jia) 值得到了體(ti) 現。

  王國棟介紹,首輪調價(jia) 方案全部落地實施,各試點城市改革平穩運行,醫療服務價(jia) 格形成新機製初步建立。

  醫療服務價(jia) 格的高低直接關(guan) 係到老百姓的醫療費用負擔,也是醫保改革過程中的“硬骨頭”。王國棟介紹,接下來將重點向體(ti) 現技術勞務價(jia) 值的手術、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傾(qing) 斜,同時推動檢查、檢驗等物耗為(wei) 主的醫療服務價(jia) 格有所下降。

  當前,醫保改革正逐步進入深水區,如何在“保基本”的基礎上守好基金承受能力的“底線”?如何確保每一分“救命錢”都花在刀刃上,滿足廣大參保人基本用藥需求?這不僅(jin) 需要深化醫療服務和藥品供應供給側(ce) 改革,也需要守牢醫保基金安全防線。

  2023年上半年一係列監管“組合拳”落地,全國醫保部門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39萬(wan) 家,處理違法違規機構16萬(wan) 家,追回醫保相關(guan) 資金63.4億(yi) 元。

  與(yu) 此前不同,國家醫保局今年首次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飛行檢查對象。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副司長顧榮說,今年的專(zhuan) 項整治聚焦骨科、血透、心內(nei) 、檢查、檢驗、康複理療等重點領域,聚焦醫保結算費用排名靠前的重點藥品耗材,聚焦虛假就醫、醫保藥品倒賣等重點行為(wei) 。(記者彭韻佳、黃凱瑩、邱冰清、鄧瑞璿)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