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文博會在滬開幕 展示“文化生活”新內容
中新社上海11月16日電 (記者 王笈)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16日在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來自32個(ge) 國家和地區的逾1500家參展單位匯聚於(yu) 此,聚焦“數字文化”新成效,展示“文化生活”新內(nei) 容。
作為(wei) 中國國內(nei) 規模最大、內(nei) 容最豐(feng) 富的綜合性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之一,本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以下簡稱“長三角文博會(hui) ”)的展會(hui) 麵積首次超過10萬(wan) 平方米,在上屆“雙館展覽”的基礎上新增兩(liang) 個(ge) 館,設置綜合發展、文化科技、文化生活三大板塊。
杭州拱宸橋、蘇州寶帶橋、揚州瘦西湖……位於(yu) 江蘇展區的“大運河元宇宙空間”是本屆長三角文博會(hui) 的打卡勝地之一,采用AI數字建模技術,高精度複刻大運河沿線六省二市文化遺產(chan) 點段,打造大運河虛擬平行空間。結伴而來的觀眾(zhong) 站在古色古香的“畫舫”上,手握“船舵”、駕駛“畫舫”,自由切換遊覽場景、控製天氣、進行AR拍照,欣賞迎麵而來的大運河沿岸四時美景。
“這個(ge) 項目的初衷是為(wei) 傳(chuan) 統景區做數字化轉型,通過AR、VR等技術的疊加,讓遊客在有限的空間裏輕鬆獲得沉浸式遊覽體(ti) 驗,同時普及一些相關(guan) 的曆史文化。”現場講解員曹林剛透露,除了參展長三角文博會(hui) ,“大運河元宇宙空間”還會(hui) “落地”到博物館中。
與(yu) 之緊鄰的浙江展區,宋代名畫《聽琴圖》也有了元宇宙版,觀眾(zhong) 戴上VR眼鏡即可“入畫”,以第三人稱或畫中人物的視角,深度感知鬆下撫琴賞曲的意境。現場工作人員周傑告訴記者,數字掃描、建模修複等技術讓古畫得以活態化傳(chuan) 承,“由於(yu) 年代久遠,有些古畫可能會(hui) 顏色較暗、模糊不清,我們(men) 以順應當下社會(hui) 潮流的方式,還原出了古畫本來的樣子,觀眾(zhong) 也能更好地去理解古畫。”
據了解,本屆長三角文博會(hui) 大力鼓勵具有數智賦能、虛實交互、跨界聯動特點的文化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技術、新模式發展,為(wei) 文化科技的跨界融合發展注入創意和活力。當天,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一市三省共同簽署了《關(guan) 於(yu) 著力推動長三角文化產(chan) 業(ye) 繁榮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