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跨越山海的相聚

發布時間:2023-11-23 14:4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1月5日至13日,來自中國、意大利、埃及、匈牙利等11國23所軍(jun) 校的生長軍(jun) 官學員代表齊聚江蘇省南京市,參加第十屆陸軍(jun) 國際學員周,學員們(men) 共同度過了為(wei) 期一周的難忘時光。

  在陸軍(jun) 工程大學裏,70名中外學員混編成國際學員連,在這裏他們(men) 相互學習(xi) 借鑒,共同成長進步。從(cong) 日常訓練到戰術演練,從(cong) 文化交流到思想碰撞……各國軍(jun) 校學員在這場跨越文化、超越國界的活動中,印刻下嶄新的成長年輪。

  

  在國際學員連成立大會(hui) 現場,高高瘦瘦的中方學員曹亞(ya) 旗走到隊列前麵,作為(wei) 國際學員連連長的他向大家敬了一個(ge) 標準的中國軍(jun) 禮。

  “君子美美與(yu) 共,和而不同。”曹亞(ya) 旗將這句話送給參加本次活動的各國青年學員,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裏,大家能夠增進了解,相互學習(xi) ,共同進步。

  “It means harmony without uniformity, beauty and togetherness.”曹亞(ya) 旗又用英語翻譯了這句古漢語。老撾學員西通點點頭,眼睛裏充滿驚奇。盡管這不是他第一次來中國,但每一次聽到中文用短短幾個(ge) 字,就能闡釋這樣複雜的含義(yi) ,他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Bens Nemet!”(本斯·內(nei) 梅特!)國際學員連的第一次晚點名,曹亞(ya) 旗給所有人一個(ge) 大大的驚喜,他用每一名學員所在國家的母語進行點名。

  “到!”一聲響亮又略顯生硬的中文答到聲從(cong) 人群中傳(chuan) 來。聽到熟悉的馬紮爾語,來自匈牙利的學員本斯十分激動,在國際學員連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這一屆國際學員周活動,中外學員將輪流擔任骨幹,共同參與(yu) 班級管理。在詳細了解中國軍(jun) 校的管理模式後,本斯主動申請擔任班長助理的職務。

  “盡管我不熟悉中國軍(jun) 校的管理模式,但我一定會(hui) 盡全力完成好這項任務。”回到班級,麵對著一張張陌生麵孔,本斯神情嚴(yan) 肅,燈光映照在他藍色的眼睛裏,泛動著明亮的光彩。

  熄燈後,本斯來到曹亞(ya) 旗的宿舍,一進門就追問在中國軍(jun) 校如何當好一名骨幹。曹亞(ya) 旗停下手頭的工作,拉著本斯坐下來,笑著說:“在我們(men) 中國,當好骨幹很重要的一點是以身作則……”兩(liang) 人從(cong) 骨幹素質到部隊管理,熱情分享著各自的成長經曆。

  送走本斯,曹亞(ya) 旗回到宿舍,翻開專(zhuan) 門為(wei) 國際學員周準備的日記本,在匈牙利學員本斯那一頁,寫(xie) 下“負責”的備注。

  摩洛哥女學員柴馬雅庫提的“自律”、埃及學員阿裏的“自信”,新加坡學員克裏斯托弗的“好學”……在曹亞(ya) 旗的日記本裏,記錄著每一名外軍(jun) 學員的特點。

  從(cong) 參軍(jun) 入伍到部隊考學,進入陸軍(jun) 工程大學後,曹亞(ya) 旗在學員隊的模擬連擔任過連長、指導員等骨幹,他還利用課餘(yu) 時間學習(xi) 外語,通過了英語六級和法語四級,這讓他在國際學員周的各項工作中都遊刃有餘(yu) 。

  同寢室的巴基斯坦學員穆罕默德,總喜歡研究曹亞(ya) 旗疊被子的竅門。他跟著曹亞(ya) 旗的動作,認真地壓、推、掐、摳,想盡辦法要疊出棱角分明的“豆腐塊”。偶爾,穆罕默德也會(hui) 請教曹亞(ya) 旗有關(guan) “友誼”的中國詩句。

  “曹,我把第一頁留給你,我希望我們(men) 的友誼長存。”臨(lin) 行前,穆罕默德找到曹亞(ya) 旗,請他在自己的日記本扉頁寫(xie) 下贈語。

  “君子美美與(yu) 共,和而不同。”曹亞(ya) 旗將與(yu) 大家第一次見麵時的話寫(xie) 了下來。

  黑色的墨水漸漸幹去,穆罕默德看向曹亞(ya) 旗,張開雙臂,兩(liang) 人緊緊擁抱在一起。“海內(nei) 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穆罕默德一字一頓地說,這句詩他跟著曹亞(ya) 旗學了很久,現在也用這句詩送給即將分別的朋友。

  

  在陸軍(jun) 工程大學中華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活動現場,大紅色的拉花懸掛在會(hui) 場頂部,傳(chuan) 統節日展示、美食品嚐、手工藝製作體(ti) 驗、特色節目欣賞……琳琅滿目的特色展區按序排開,中外學員在展區間有說有笑地體(ti) 驗交流。

  大聯歡環節,中方學員李木馨和越南學員邵芳之相視一笑,手拉手跟大家一起圍成圈,和著歡快的樂(le) 曲跳起舞來。

  一周前,國際學員周招募誌願者的通知發到學員隊。李木馨很激動,終於(yu) 可以在模擬聯合國大會(hui) 之外的平台上鍛煉自己了。

  作為(wei) 曾經的模聯大會(hui) 的越南國家代表,李木馨沒想到有一天,她真的有機會(hui) 和越南學員麵對麵交流。

  “Welcome to Nanjing,China.”(歡迎來到中國南京。)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航站樓,李木馨熱情地向邵芳之揮手,然後快步走上前,將精心準備的書(shu) 簽遞到邵芳之的手裏。

  “蓮花是你們(men) 國家的國花,我想把這張蓮花書(shu) 簽送給你。”看著書(shu) 簽上的水墨蓮花,邵芳之眼中滿是驚喜和感動。

  真心的交流穿越國界、跨越語言,一周時間裏,兩(liang) 名年齡相仿、愛好相似的女生一起學習(xi) 訓練,敞開心扉交流,在日常點滴中建立了真誠的友誼。

  在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活動會(hui) 場,埃及學員阿裏一邊參與(yu) 活動,一邊拍攝視頻博客,中方學員趙曉銘站在他的身邊,繪聲繪色地為(wei) 他講解中國傳(chuan) 統節日背後的故事。曾有過海外學習(xi) 經曆的趙曉銘十分自豪,能夠通過自己將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介紹給外國朋友。

  學刺繡、做香囊、紮風箏……每一個(ge) 展區前,都圍了不少外軍(jun) 學員,他們(men) 或是好奇地詢問,或是在同伴的幫助下上手體(ti) 驗。

  活動現場,中方學員還展示了中國武術、民族舞蹈、川劇變臉……每個(ge) 節目都讓外方學員大為(wei) 讚歎。“I really like this place!”(我真的很喜歡這裏!)泰國學員塔納瓦說。

  同樣對中國文化感興(xing) 趣的還有來自匈牙利的學員博通德。在組織到明孝陵參觀時,博通德拾起一片梧桐落葉,將它與(yu) 明孝陵享殿的宮門重疊拍下照片。“這裏的建築與(yu) 我們(men) 國家的設計風格不同,這樣的美很中國。我想第一時間和家人分享。”博通德還特意搜集了幾片落葉,準備留作書(shu) 簽。

  學寫(xie) 中國漢字、參觀中國古建築、到中國軍(jun) 官家做客……一項項暖心的安排,讓外軍(jun) 學員對中華傳(chuan) 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陸軍(jun) 工程大學報告廳裏燈光璀璨,氣氛熱烈。專(zhuan) 題研討會(hui) 現場,中外學員圍繞“適應未來戰爭(zheng) 的初級軍(jun) 官指揮能力”主題掀起“頭腦風暴”。從(cong) 新能源到5G網絡,從(cong) AI(人工智能)到智慧軍(jun) 隊……在場的中外學員們(men) 暢所欲言,“leadership”成了研討會(hui) 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

  “基於(yu) 未來戰場,作戰部隊數字化、小型化的趨勢將愈發明顯。”來自埃及軍(jun) 事技術學院的大五學員奧馬爾,作為(wei) 該校軍(jun) 事技能比武第一名,對於(yu) 未來戰場的數字演變有著獨到的看法。

  話音剛落,中方學員王家璿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軍(jun) 隊的未來,指揮員是關(guan) 鍵。”在她看來,講政治、有韜略、精謀算、敢擔當,都是未來軍(jun) 隊指揮員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素養(yang) 。

  中外學員一個(ge) 接著一個(ge) 走上講台,闡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話題討論的內(nei) 容不斷延伸。“信息時代的變革讓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國際學員連指導軍(jun) 官範子豪表示,承載著多元文化的學員們(men) 在一起相互學習(xi) 、互相理解、共同探討、碰撞思維,展現各國青年軍(jun) 官學員的軍(jun) 事理念,探討未來戰爭(zheng) 模式的雛形,這正是國際學員周舉(ju) 辦的意義(yi) 所在。

  兵棋俱樂(le) 部是陸軍(jun) 工程大學的明星俱樂(le) 部,在活動場地的屏幕上,一場模擬戰役正在緊鑼密鼓地推演。俱樂(le) 部成員陳書(shu) 悅站在中外學員麵前,實時解讀紅藍雙方激烈的博弈進程。摩洛哥學員阿卜杜勒拉赫曼緊盯屏幕,認真記錄著“作戰過程”。隨後,他又主動找到陳書(shu) 悅,詳細了解兵棋推演的原理、有關(guan) 數據和模擬環境。

  “我感覺不論什麽(me) 職位、什麽(me) 軍(jun) 銜,大家都可以從(cong) 這裏麵學到戰略戰術。”阿卜杜勒拉赫曼興(xing) 奮地說,“我要把這種‘高級遊戲’推薦給我國內(nei) 的同學們(men) 。”

  回到宿舍,新加坡學員塞巴斯蒂安找到排長陳佳傑,詢問大學的學員俱樂(le) 部構成。從(cong) 針灸拔罐到心理服務、從(cong) 兵棋推演到智能機器人、從(cong) 軍(jun) 事建模到政工能力,陳佳傑侃侃而談,塞巴斯蒂安聽得瞪大了眼睛,神色裏滿是讚許。

  陳佳傑拍了拍塞巴斯蒂安的肩膀,笑著說:“12月,我會(hui) 作為(wei) 中國的學員代表去新加坡參加第五屆國際學員會(hui) 議,到時候我們(men) 還會(hui) 見麵的。”塞巴斯蒂安興(xing) 奮地點點頭,送給陳佳傑一枚新加坡的硬幣,期待著一個(ge) 月後的再見。

  隨著飛機的轟鳴聲響起,古城南京的一座座高樓、一條條馬路,逐漸變成了一條條璀璨的光帶,客機上的意大利學員托比亞(ya) 回想起離別時大家送上的祝福,又拿出那張國際學員連合照,開始期待著與(yu) 中國的下一次相逢。

  肖力銘 劉軒建 殷琦璐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