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動畫|加強新時代文物科技創新,將從這幾方麵著手!

發布時間:2023-11-23 15:08:00來源: 國家文物局、光明日報

  科技創新是文物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物科技水平不斷提升,有力推動了文物保護、研究、管理和利用工作。但是,由於(yu) 起步晚、底子薄,我國文物科技的有效供給尚不充分,文物科研機構小散弱、科技人才嚴(yan) 重不足、科技資源配置不均衡、科技管理體(ti) 製機製不健全等問題製約文物科技創新。

  為(wei) 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文物事業(ye) 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中央宣傳(chuan) 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等13個(ge) 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文物科技創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cong) 優(you) 化文物科技創新布局、建強文物科技創新平台、壯大文物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完善文物科技創新激勵機製等四個(ge) 方麵作出係統性部署,共提出16條舉(ju) 措,加強新時代文物科技創新。

動畫|加強新時代文物科技創新,將從(cong) 這幾方麵著手!

  在優(you) 化科技創新布局方麵,《意見》圍繞文物保護利用重大需求,對文物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文物專(zhuan) 用裝備升級、深化考古重大課題研究、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以及文物領域標準化建設等方麵進行了任務部署。

  在基地平台建設方麵,《意見》統籌考慮中央級和重要文物大省文博單位科研能力建設,重點實施“文物科創2035工程”,培育建設考古、文物保護等相關(guan) 方向全國重點實驗室,加強國家文物局科技創新基地及工作站能力建設。

  在壯大人才隊伍方麵,《意見》提出,一方麵,通過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擴大招生規模、完善培養(yang) 機製等舉(ju) 措,強化科研人才力量儲(chu) 備,注重對戰略科學家和科研領軍(jun) 人才的發現、培養(yang) 以及創新團隊建設。另一方麵,優(you) 化文博機構崗位結構,解決(jue) 文物行業(ye) 科技人才容量不足、人才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全麵提升文物科技人才規模和質量。

  在完善激勵機製方麵,《意見》圍繞文博單位科研管理體(ti) 製落後、科技獎勵激勵不足、企業(ye) 參與(yu) 創新不足等問題,重點從(cong) 優(you) 化完善文博單位的科研管理規定、實施科技創新激勵獎勵政策、完善企業(ye) 技術創新激勵機製等方麵,推動有關(guan) 科技創新政策在文物行業(ye) 落地。

  策劃:李政葳 製作:雷渺鑫、李飛

  資料來源:國家文物局、光明日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