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藝美術大賽在京頒獎
本報電(聞逸)中國民族工藝美術曆史悠久,品類繁多,蘊含著中國各民族的智慧。11月17日,首屆“民族杯”中國民族工藝美術大賽頒獎典禮在北京舉(ju) 行。本次大賽由中國少數民族用品協會(hui) 及民族工藝美術分會(hui) 聯合主辦,共收到1000多件投稿作品,涵蓋陶瓷藝術、雕塑、書(shu) 法繪畫、琺琅、景泰藍、金銀器、青銅器、琉璃、漆器、版畫、剪紙、刺繡、服飾、纖維藝術、染織、首飾、文創、視覺、服裝等多個(ge) 品類。大賽共評選出金獎60名、銀獎78名、銅獎110名、優(you) 秀獎142名、提名獎300多名,旨在展現當代民族工藝美術的新成果,激發創作者活力,推動中國民族工藝美術創作繁榮發展。
活動現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雲(yun) 錦)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金文說,民族工藝美術作品不僅(jin) 要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技藝,也要活在當下,與(yu) 現代生活相結合。以雲(yun) 錦為(wei) 例,目前已製作出很多符合年輕人喜好的作品及衍生品,在家居、服飾、文創等多個(ge) 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據悉,通過大賽,近800件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藝美術作品被收錄到《2022民族工藝美術年鑒》。活動現場還啟動了《2023中國民族工藝美術年鑒》全國征稿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