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以更強使命感奮力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發布時間:2023-12-11 16:22:00來源: 科技日報

  “我將以當選院士為(wei) 新起點,更加嚴(yan) 格要求自己,倍加珍惜院士榮譽稱號。”“獲得中國科學院院士稱號,是我科學研究新的起點。”“從(cong) 今天起,我會(hui) 將‘四個(ge) 表率’的要求融入血脈,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惜院士這份榮譽,從(cong) 零開始、保持初心、謙虛謹慎。”

  12月8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舉(ju) 行2023年新當選院士頒證儀(yi) 式。新當選院士紛紛表示,要傳(chuan) 承好心係人民、愛國奉獻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敢為(wei) 人先、追求卓越,堅守學術道德、嚴(yan) 謹治學,甘為(wei) 人梯、獎掖後學,不辜負黨(dang) 和人民的期望重托,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不斷作出應有貢獻。

  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鍛重器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dong) 是長征五號、長征五號B火箭的總設計師,他深情回憶了長征五號那段鳳凰涅槃的經曆。長征五號於(yu) 2016年成功首飛,卻在2017年第二次發射時突遭失利。

  之後的故障查找與(yu) 改進工作異常艱苦,在如山的重壓下,李東(dong) 和眾(zhong) 多航天人一道,查找故障線索、分析科學機理、進行試驗驗證。在航天人夜以繼日地拚搏整整908天後,長征五號浴火重生,之後又連續成功發射,助力今天中國的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空間站建造和重型衛星工程如期完成。

  “這一段曲折而壯麗(li) 的‘逆境前行’,讓我更加深刻地體(ti) 會(hui) 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一句話:‘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同時,也讓我進一步強化了守住初心、耐住寂寞的軍(jun) 工信念,堅定了嚴(yan) 細慎實、永不言敗的航天作風。”李東(dong) 說。

  “我始終以國家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國家重大需求就是我的選題。”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殿中說。他開發的關(guan) 鍵技術成功用於(yu) 三峽水輪機用直徑10米轉輪等國之重器核心部件的加工製造,滿足了多種高端裝備的重大需求,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顯著。

  過去三年,李殿中組織包括中國科學院7家研究機構在內(nei) 的40餘(yu) 家行業(ye) 單位和優(you) 勢力量,成功突破高端軸承“卡脖子”技術難題。

  “通過軸承專(zhuan) 項攻關(guan) ,我深刻體(ti) 會(hui) 到,心係‘國之大者’,方能充分發揮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胸懷‘兩(liang) 個(ge) 大局’,方能凝聚起科技創新的磅礴力量。”李殿中說。

  麵向科技前沿爭(zheng) 一流

  作為(wei) 一名化學領域的基礎研究人員,過去十幾年裏,中國科學院院士遊書(shu) 力一直致力於(yu) 有機化學新反應與(yu) 新機製的研究。

  遊書(shu) 力和團隊圍繞芳香化合物高效轉化,提出了“催化不對稱去芳構化”概念,為(wei) 手性催化開辟了一個(ge) 新的領域;發展了一係列不對稱去芳構化新反應,揭示了多個(ge) 芳香化合物轉化新機製。“我們(men) 發展的新概念、新反應和新催化劑也被國內(nei) 外同行廣泛應用,有效助推了有機化學的發展。”遊書(shu) 力說。

  接下來,遊書(shu) 力將深入結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瞄準合成化學中重大的科學問題,將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結合起來,為(wei) 我國有機化學學科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和遊書(shu) 力一樣,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奎娟也是一名基礎研究工作者。“作為(wei) 數理學部交叉學科的新晉院士,站在科研道路的新起點上,我會(hui) 努力做出更多原創成果,為(wei) 提高我國在基礎科學領域的國際地位,占領信息產(chan) 業(ye) 技術製高點,傾(qing) 盡自己的綿薄之力。”金奎娟說。

  金奎娟的研究方向是光物理,她將自己求學和科研的曆程形容為(wei) “追逐光、靠近光、傳(chuan) 遞光”的過程。“我會(hui) 繼續用光探索、發現更多物質科學的新規律和新應用,與(yu) 所有科技工作者一道,盡己所能,用光照亮我國科技強國之路!”金奎娟說。

  麵向未來砥礪前行

  “從(cong) 今天起,我會(hui) 將‘四個(ge) 表率’的要求融入血脈,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惜院士這份榮譽,從(cong) 零開始、保持初心、謙虛謹慎。”李東(dong) 說,將永遠堅定科技報國的信念和嚴(yan) 謹務實的學風,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努力工作、自主創新,不斷掌握核心技術、鑄造大國重器,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尤肖虎見證了我國移動通信技術研發從(cong) 2G起步,不斷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艱辛曆程。“我國信息通信領域科研環境正日趨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我們(men) 的科研理念和科研模式還需進一步提升與(yu) 轉變。”他說,“應從(cong) 我做起,鼓勵周邊的研究人員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以破壞性的思維,思考與(yu) 跟蹤研究熱點;以顛覆性思維,洞察科技前沿的未來;以應有的社會(hui) 責任感,超前謀劃信息通信未來發展路徑。”

  來自西藏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尼瑪紮西表示,將帶領團隊不斷夯實現有的研究基礎,積極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堅定創新自信和敢為(wei) 天下先的誌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助力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wei) 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強大引擎,支撐國家強邊富民科技行動,助推青藏高原生態保護,賦能邊疆民族地區數字經濟發展。

  “作為(wei) 新晉院士,既要有仰望星空的高遠之誌,又要有紮根一線的踏實之風;既要有充盈天地的浩然之氣,更要有法天則地的敬畏之心。”紮根公安一線、從(cong) 事法醫DNA檢驗研究30餘(yu) 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超說,將努力工作,守正創新,為(wei) 捍衛國家政治安全、維護社會(hui) 穩定、保障人民安寧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陸成寬 操秀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