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周瑄璞《芬芳》:書寫歲月煙塵中的母性力量

發布時間:2023-12-12 09: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高凱)“我喜歡遼闊的麥田、綿長的鐵路,它們(men) 都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人與(yu) 大地的關(guan) 係。”在自己的最新長篇小說《芬芳》中,作家周瑄璞以鮮活細節再現了中國中原鄉(xiang) 村從(cong) 上世紀七十年代至當下的曆史變遷。作者將血濃於(yu) 水的親(qin) 情付諸文字,其中浸滿對故鄉(xiang) 熱土深厚質樸的熱愛與(yu) 眷戀。

  在於(yu) 日前舉(ju) 行的作品分享會(hui) 上,周瑄璞表示,作家在經過一定的摸索與(yu) 積累後,往往會(hui) 找到自己創作的“根據地”,河南鄉(xiang) 村因為(wei) 有自己豐(feng) 富的童年記憶,並且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與(yu) 它現實的、情感的聯係,所以水到渠成地成了自己創作的寶庫。她表示,《芬芳》的書(shu) 寫(xie) ,除了講述故事,也想表達個(ge) 人生命的記憶和對那片土地的情感。“我想寫(xie) 出中原大地的風土人情,想告訴人們(men) ,中國人曾經這樣活過。通過寫(xie) 作,我也感覺又親(qin) 近了土地,完成了一次和故鄉(xiang) 大地的對話交流。”

  周瑄璞表示,“《芬芳》中我關(guan) 注和書(shu) 寫(xie) 女性,因為(wei) 我是女人,對女性的一切感同身受。我想通過《芬芳》誠實地寫(xie) 出女性的綻放與(yu) 凋零、幸福與(yu) 痛苦,身心的成長,寫(xie) 出女性身上的大地品質和母性力量。”

  “《芬芳》中的生命體(ti) 驗充沛,自我在創作中所占的位置非常顯著。”周燕芬認為(wei) ,《芬芳》會(hui) 讓很多讀者讀出“自己”或者熟悉的某人,從(cong) 而被感染、產(chan) 生共鳴,而這是一部優(you) 秀現實主義(yi) 作品應具有的品格。

  文學評論家孔會(hui) 俠(xia) 認為(wei) ,《芬芳》以文學的形式生動鮮活地保存了幾十年前農(nong) 村生活的內(nei) 容與(yu) 樣貌,讓很多有過類似經曆的人有久違的親(qin) 切感。“作為(wei) 同時代人,作品中對麥口時節勞作情景的描繪、對鄉(xiang) 村食物風俗的描寫(xie) 非常精彩,會(hui) 瞬間打開我童年記憶的大門。而作為(wei) 未曾有過類似農(nong) 村生活經曆的、始終在城市生活的人來說,這些內(nei) 容會(hui) 自帶一種新奇的特質。以文字記錄一個(ge) 時代、一個(ge) 地域的某種生活方式,喚醒人們(men) 的某種記憶,這也是文學的一種功能。所以,在文學之外,《芬芳》還具有一定資料價(jia) 值。”

  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弋舟表示,對於(yu) 一個(ge) 作家而言,能夠精準地找到符合自己特質與(yu) 文學理想的寫(xie) 作路徑非常重要也非常幸運。難以代入個(ge) 人情感的生活、不擅長的領域和寫(xie) 作方式對作家來說是一種束縛,甚至傷(shang) 害。當作家找到親(qin) 切的所在,其創作和作品自然展現出一種舒展的姿態,也更有力量。《芬芳》便是一個(ge) 有力的證明。(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