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狂蕩不羈的《月下獨酌》:李白是一個為月而生的人

發布時間:2023-12-12 09:58: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春,得罪了權貴的李白獨自一人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城中徘徊,舉(ju) 目四望,連一個(ge) 陪自己喝酒的人都沒有,孤寂憂愁之際寫(xie) 下《月下獨酌四首》,而第一首流傳(chuan) 最廣:花間獨自攜著一壺酒,自斟自酌而無人相伴。舉(ju) 杯邀請明月共飲,加上影子,我們(men) 就成了三個(ge) 人。月亮畢竟不懂得飲酒,影子也隻是隨著我的身子移動。暫且與(yu) 月和影子相伴,在這鳥語花香的春夜裏及時行樂(le) 吧。當我高歌時,月在雲(yun) 中徘徊。當我醉舞時,影子顯得淩亂(luan) 。酒醒時一同歌舞,酒醉後各自分散。我與(yu) 月、影相互約定,永遠在美麗(li) 的天宮結成無情的交遊。

  

  酒酣耳熱

  寫(xie) 下詠月千古名句

  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春,太子李亨的老師、秘書(shu) 監賀知章告老還鄉(xiang) 。李白沒了靠山,再也無人替他遮風擋雨。此時,李白得罪了高力士和楊貴妃,唐玄宗也對他冷眼相看,張垍之流更是天天說李白壞話,就連寧王府的請柬也好久沒收到過了。翰林院的同僚更是對李白視若瘟神,唯恐避之不及。更有甚者對李白冷嘲熱諷。舉(ju) 目四望,偌大的長安城中,李白居然找不到一個(ge) 可以共飲的“酒友”。萬(wan) 般

  無奈之際,他隻好一人獨酌。酒酣之際,突然看見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影子,詩人頓時興(xing) 奮起來,情緒激昂地提筆寫(xie) 下《月下獨酌四首》這一千古名篇。

  “月和影畢竟是無情之物,與(yu) 他們(men) 結為(wei) 朋友,隻能稱‘無情遊’。但這正反映出詩人的有情。全詩想象豐(feng) 富,構思奇特。由‘獨’幻化成不獨,再由不獨而‘獨’到‘獨’而不獨,回環起伏,富於(yu) 變化,是詩人獨創的佳作。”(鬱賢皓《李太白全集校注》第六冊(ce) 第2889頁)。

  李白與(yu) 月的緣分很深,他祖上世居碎葉(今吉爾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城)。在唐代,碎葉是西突厥突騎施汗國的領地。在當地的民間傳(chuan) 說中,天神所創造的第一人叫“阿依阿塔”,即月亮父親(qin) 。因此,人們(men) 十分崇拜月亮。每當節日的夜晚,當月亮升起,人們(men) 要向月亮恭立,祈禱給自己帶來幸福平安。吉爾吉斯人對月亮的崇拜,還表現在用其比喻完美的英雄和美麗(li) 的姑娘。

  在李白詩中,把男人比喻為(wei) 明月的詩句尤為(wei) 突出,比比皆是。他在目睹了永王的軍(jun) 隊浩浩蕩蕩沿江東(dong) 下時說:“月化五白龍,翻飛淩九天”(《在水軍(jun) 宴幕府諸侍禦》);當他得知好友晁衡遇難時說:“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yun) 愁色滿蒼梧”(《哭晁卿衡》);當他想到唐肅宗收複長安時說:“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上皇西巡南京歌》);當他看到文武百官上朝的場景時說:“王侯象星月,賓客如雲(yun) 煙”(《古風·其四十六(一百四十年)》);當他送從(cong) 甥高五去隴西時說:“賢甥即明月,聲價(jia) 動天門”(《贈從(cong) 甥高五》);更有意思的是,他甚至還用妻子的口吻將自己也比作明月:“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自代內(nei) 贈》)……在中原文化中,多將月亮喻為(wei) 溫柔的婦女,很少用來比喻男性,李白頻頻用月亮來比喻男性,這或許也是受到異域文化的影響。

  

  為(wei) 月而生

  與(yu) 月亮結下不解之緣

  李白曾多次對月祈禱,他在祈禱外甥鄭瓘參軍(jun) 平安歸來時說:“月蝕西方破敵時,及瓜歸日未應遲。斬胡血變黃河水,梟首當懸白鵲旗”(《送外甥鄭灌從(cong) 軍(jun) 三首》);在祈禱朝廷早日剿滅安史叛軍(jun) 時說:“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胡無人》);當聽聞好友王昌齡被貶到龍標(今湖南懷化),他甚至祈求明月能把自己的愁思寄給朋友:“我寄愁心與(yu) 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從(cong) 童年時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到青年時的“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再到中年時的“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夢遊天姥吟留別》),最後到晚年的“舊國見秋月,長江流寒聲”(《聞李太尉大舉(ju) 秦兵百萬(wan) ,出征東(dong) 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禦,十九韻》),他的一生都與(yu) 月結下了不解之緣。

  李白太愛月亮了,他一生舉(ju) 頭望明月(《靜夜思》)、醉月頻中聖(《贈孟浩然》)、坐月觀寶書(shu) (《北山獨酌寄韋六》)、乘月歸田廬(《遊南陽白水登石激作》)、帶月開清樽(《與(yu) 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手弄素月清潭間(《鳴皋歌奉餞從(cong) 翁清歸五崖山居》)、輕舟泛月尋溪轉(《東(dong) 魯門泛舟二首·其一》)、彎弓辭漢月(《塞下曲六首·其三》)、抽劍步霜月(《江夏寄漢陽輔錄事》)、舉(ju) 手可近月(《登太白峰》)、舉(ju) 杯邀明月(《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欲上青天攬明月(《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shu) 叔雲(yun) 》)……細細數來,他對月亮的描繪可謂包羅萬(wan) 象,無人能及。

  李白,純粹就是一個(ge) 為(wei) 月而生的人。

  (馬睿 華西都市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