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全國31個省份的省級水網建設規劃已經完成
央視網消息:12月12日,國新辦就2023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舉(ju) 行發布會(hui)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wei) 在會(hui) 上介紹,《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是以全麵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為(wei) 目標,按照加快構建“係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總要求,提出了到2025年、2035年的建設目標。在去年集中開工一批國家水網重大工程的基礎上,今年以來,水利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wei) 建設重點,全力推進國家水網工程建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促進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具體(ti) 來講,有三個(ge) 方麵取得了重要進展。
一是加快建設國家水網大動脈和骨幹輸排水通道。從(cong) 大動脈來講,加快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建設進度,這項工程去年7月已經開工建設,拉開了南水北調後續工程的帷幕,加快完善了國家水網主骨架、大動脈。從(cong) 骨幹輸排水通道來講,在推進一批在建的重大引調水工程的同時,今年還開工了吉林水網骨幹工程、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等15項國家水網骨幹輸排水通道工程。去年8月開工的是環北部灣廣東(dong) 水資源配置工程,從(cong) 西江的地心村向雷州半島的湛江、雲(yun) 浮等地區供水,解決(jue) 雷州半島的缺水問題,今年開工的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解決(jue) 南寧、欽州、崇左等這些缺水地區的供水安全問題。這15項國家水網的骨幹輸排水通道工程,將優(you) 化區域水資源配置格局。比如今年開工的吉林水網骨幹工程,是吉林省曆史上輸水線路最長、受水區域最廣、工程投資規模最大的引調水工程,受益人口將達到865萬(wan) 人,將緩解吉林中西部地區的缺水局麵。
二是大力推進國家水網重大結點工程。今年以來,新開工了四川三壩、雲(yun) 南桃源、安徽鳳凰山、河北青山、湖北姚家平等14項大型水庫,這些大型水庫也是國家水網的重大結點工程,將在國家、區域和省級水網中發揮調序作用,將有效提升資源的調控能力。此外,還開工了4處大型灌區,圍繞新增千斤糧食產(chan) 能的要求,提升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水平。
三是係統推進省市間水網規劃建設。目前,全國31個(ge) 省份的省級水網建設規劃已經完成。去年8月,水利部確定了7個(ge) 省、自治區作為(wei) 第一批省級水網先導區。一年多來,先導區在組織推動、水網規劃、重大項目建設、水網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創新、數字孿生水網等方麵,形成了一批典型經驗,起到了先行先試作用。今年9月,水利部啟動了第二批省級水網先導區和第一批市縣級,從(cong) 水網結構講,包括國家級、省級、市縣級的水網,最後形成一個(ge) 完整的網絡,這次啟動了第一批市縣級先導區水網建設,在先導區的示範引領下,各地加快構建城鄉(xiang) 一體(ti) 、互聯互通的水網體(ti) 係,打通防洪排澇和水資源調配的“最後一公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