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閑逛蕩》《芬芳》:於中原大地深情書寫
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高凱)作家馮(feng) 傑、周瑄璞最新長篇小說《閑逛蕩》《芬芳》分享會(hui) 日前舉(ju) 辦,茅盾文學獎得主、河南省作協主席李佩甫,河南省作家協會(hui) 副主席、《閑逛蕩》作者馮(feng) 傑,實力派女作家、《芬芳》作者周瑄璞共同出席活動,圍繞中原大地的文學書(shu) 寫(xie) 展開討論。
李佩甫、馮(feng) 傑、周瑄璞,分別是“50後”“60後”“70後”作家的代表,雖然各有不同的審美追求和藝術風格,多年來卻都專(zhuan) 注於(yu) 對中原大地的書(shu) 寫(xie) 。
馮(feng) 傑表示,對大地的書(shu) 寫(xie) 其實也包含對苦難的審視,自己的書(shu) 寫(xie) 除了懷有深情,或許也帶有某種幽默。《閑逛蕩》是一本很輕鬆的書(shu) 。“我自己平時經常把《清明上河圖》當成一部長篇小說來欣賞,也看《東(dong) 京夢華錄》。於(yu) 是突發奇想,這一文一畫難道不能貫穿嗎?正是由於(yu) 內(nei) 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就有了《閑逛蕩》。”據馮(feng) 傑介紹,“閑逛蕩”用開封話說就是“瞎球轉”,指漫無邊際地趕集、趕會(hui) ,也不一定買(mai) 東(dong) 西,更多的是欣賞:目賞,耳賞,鼻賞。
李佩甫表示這兩(liang) 部作品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閑逛蕩》實現了創作上的飛躍,更多地進入民間生活,馮(feng) 傑對北中原的生活極為(wei) 了解,把曆史典故、民間智慧運用到作品中,那種在土坷垃裏生出來的幽默讓人忍俊不禁。
李佩甫表示,“馮(feng) 傑寫(xie) 的是北中原,瑄璞寫(xie) 的是南中原,她對南中原的熟悉程度超過了我對家鄉(xiang) 的了解。在她的文字裏,我看到了家鄉(xiang) 人的臉,聽到了家鄉(xiang) 人的話,看到了家鄉(xiang) 的一草一木,甚至包括門前的柴火垛,人們(men) 雖然過得艱苦,但生活是有希望的。”另外,李佩甫認為(wei) 周瑄璞對鄉(xiang) 音把握得準確且生動至極,閱讀時讓他感覺像是浸泡在親(qin) 人的“絮叨”之中。《芬芳》寫(xie) 的是山鄉(xiang) 巨變,作者對中原女性的理解也非常到位。
當被問及少年離家這麽(me) 多年,現在回過頭來書(shu) 寫(xie) 家鄉(xiang) 河南的初衷時,周瑄璞表示,當自己有一天有抱負想寫(xie) 大部頭的時候,覺得隻有回到河南,隻有這裏才能支撐起自己的想法。當時寫(xie) 出了《多灣》,獲得了一定的認可,讓她覺得這條路是可以走的,所以這些年一直堅持以這個(ge) 題材進行創作。同時,她也相信自己有豐(feng) 沛的情感和力量去繼續挖掘鄉(xiang) 土這口深邃的“井”,在家鄉(xiang) 這片土地上,一定能找到更多可寫(xie) 的內(nei) 容。(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