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頭版:今年第三輪存款“降息”蘊含四重深意
12月22日,多家國有大行同步下調存款利率;12月25日,多家股份製銀行跟進下調存款利率。這意味著我國商業(ye) 銀行開啟今年以來的第三輪存款“降息”,前兩(liang) 輪分別發生在6月份和9月份。
筆者認為(wei) ,此輪存款“降息”,一方麵與(yu) 前兩(liang) 輪有諸多共同點,比如,可持續緩解銀行淨息差下行壓力,提升服務實體(ti) 經濟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麵,又有異於(yu) 前兩(liang) 輪的深遠意義(yi) 。具體(ti) 而言,本輪存款“降息”蘊含四重深意。
首先,時點選擇有深意。在2023年末對存款“降息”,更有利於(yu) 降低銀行2024年負債(zhai) 成本。從(cong) 增量看,年初往往是銀行“開門紅”攬儲(chu) 高峰期,有券商機構測算,不少銀行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新增存款占年度新增存款的比重可達40%與(yu) 30%。事實上,為(wei) 加大2024年攬儲(chu) 力度,近期亦有部分中小銀行逆勢上調存款利率。因此,此時下調存款利率對商業(ye) 銀行降低負債(zhai) 成本的意義(yi) 不言而喻。從(cong) 存量看,近年來每年的上半年均有大量定期存款到期,年末存款“降息”也有助於(yu) 降低來年存款重定價(jia) 壓力。
其次,調降品種擴大有深意。與(yu) 上一輪存款“降息”相比,此輪“降息”的存款品種範圍延伸至3個(ge) 月定期存款、半年期定期存款、協定存款及通知存款。一直以來,協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分別是對公和個(ge) 人活期存款賬戶中成本率較高的品種,此次協定存款“降息”有望帶動對公活期存款成本率的下降。此外,今年下半年以來,由於(yu) 存款利率呈現下行趨勢,儲(chu) 戶為(wei) 提前鎖定高利率,偏愛定期、長期存款,這推高了銀行存款成本,而此次存款“降息”品種範圍擴大,也利於(yu) 化解存款定期化、長期化帶來的風險。
再者,緩解資產(chan) 端壓力有深意。今年9月25日起,國有大行等商業(ye) 銀行主動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11月6日發文表示,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工作已基本完成,每年減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億(yi) 元至1700億(yi) 元。不過,對銀行而言,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會(hui) 給資產(chan) 端帶來壓力。另外,今年四季度以來,購房利率下行也給銀行資產(chan) 端帶來壓力。而此次存款“降息”既能一定程度緩解銀行資產(chan) 端壓力,也為(wei) 未來LPR繼續下行打開了空間。
最後,促進消費和投資有深意。一方麵,存款“降息”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企業(ye) 和居民的資產(chan) 配置偏好,有助於(yu) 提振消費、擴大內(nei) 需、改善市場主體(ti) 信心和經濟預期;另一方麵,存款“降息”客觀上推動了“存款搬家”,有助於(yu) 一部分追求更高收益的資金流向權益市場,為(wei) A股市場提供更多增量資金。
總之,與(yu) 前兩(liang) 輪存款“降息”相比,此輪更及時、影響更廣泛、效果更明顯,不僅(jin) 有助於(yu) 嗬護銀行淨息差水平和盈利能力,還有助於(yu) 打開貨幣政策空間,助力消費和投資,提升實體(ti) 經濟發展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