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2023年“出海熱”看中國品牌國際競爭力提升

發布時間:2023-12-26 15:07: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新華社記者馬欣然、毛振華、宋瑞

  剛結束一周多的迪拜考察行,天津華圖汽車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史運昇又將前往俄羅斯簽約。他說:“去國際市場轉了一圈,對咱們(men) 中國品牌更有信心了!”

  他的底氣源於(yu) 一份成績單:出口額從(cong) 0到突破4.5億(yi) 元人民幣,推動中國國產(chan) 車暢銷中亞(ya) 、東(dong) 南亞(ya) 以及南美市場,公司隻用了不到3年時間。“‘黑科技’疊加先進生產(chan) 標準、細致周到的中國服務、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這些優(you) 勢讓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接受度越來越高。”

  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中國汽車出口441.2萬(wan) 輛,同比增長58.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09.1萬(wan) 輛,同比增長83.5%。

  從(cong) “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再向“中國創造”跨越,以汽車為(wei) 代表的中國品牌出海“潮起”。在世界經濟複蘇緩慢、國際貿易疲軟的當下,中國品牌借助穩定質量、創新設計、精準營銷等多維度突圍,持續暢銷世界市場,上新全球“購物車”。

  “以前消費者提到國潮,更多認準文化標簽,而目前越來越多中國企業(ye) 在生產(chan) 流程數字化、產(chan) 品創新等方麵持續投入,逐漸實現在技藝標準、產(chan) 品質量上的領先。”富國基金量化投資總監、基金經理蔡卡爾說。高端化戰略已然成為(wei) 中國品牌提升全球影響力的有效路徑。

  “現代能源、智能製造、數字化技術融合發展是大趨勢,而中國則是我們(men) 發展的關(guan) 鍵增量和機遇。”巴西戈亞(ya) 斯州州長羅納爾多·拉莫斯·卡亞(ya) 多近期來到位於(yu) 浙江的正泰集團,為(wei) 智能電氣、智慧城市等項目尋求支持。

  大疆占據全球無人機市場超過70%的份額,華為(wei) 在5G標準必要專(zhuan) 利全球排名中位列第一,徐工斬獲英國發布的“全球最大起重機製造商20強”和“全球移動式起重機製造商10強”雙榜第一……

  “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已成為(wei) 中國企業(ye) 的發展共識。截至目前,中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居世界第一,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量連續4年穩居世界首位。

  中國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製造業(ye) 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提出到2027年中國製造業(ye) 質量水平顯著提升,企業(ye) 質量管理能力顯著提高,產(chan) 品高端化取得明顯進展。

  “相信憑借多年攻關(guan) 所建立起的科創‘護城河’,更多中國品牌將順勢構建海外全產(chan) 業(ye) 鏈。”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白長虹說,從(cong) 專(zhuan) 注製造產(chan) 品、賺取利潤,到審視自身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角色,尋求不可替代性,中國產(chan) 品的海外出口正從(cong) 短期因素促進向中長期可持續發展加速轉型。

  3家捷克工廠、1座德國研發中心,擁有英國、美國、日本等多個(ge) 銷售公司……近年來,天津金輪自行車集團有限公司的全球業(ye) 務版圖加速擴張。公司董事長楊玉峰的2024年規劃已經擬好:“我們(men) 瞄準歐洲本土化戰略,計劃再建一個(ge) 海外銷售公司,以滿足市場熱切需要。”

  白長虹認為(wei) ,製度優(you) 勢、需求優(you) 勢和供給優(you) 勢,是中國品牌一步步發展壯大的堅實支撐,為(wei) 中國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依托。

  連續7年舉(ju) 辦“中國品牌日”活動,實施中華老字號保護發展工程,推動央企創建世界一流企業(ye) ……中國推出的一係列有效舉(ju) 措,護航中國品牌堅定發展信心。

  在北京雪蓮集團董事長甘學榮看來,中國更大力度利用14億(yi) 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積極培育國貨“潮品”等新消費增長點,能夠為(wei) 中國品牌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積蓄能量。

  《2023中國品牌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19年至2022年,購買(mai) 國貨國潮相關(guan) 商品的中國消費者數量增長了74%,成交金額增長了355%。《2023“雙十一”年度調研報告》顯示,66%的受訪者計劃增加對本土品牌的消費支出,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忠誠度逐漸提高。

  “新消費群體(ti) 擴大將催生新需求,推動更多中國國貨走上更大舞台。”廣州穀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王安寧說。

  中國48個(ge) 品牌日前入選“世界品牌500強”,躍居全球第三。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高德步分析,隨著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愈發強勁,將促使更多企業(ye) 在商品和服務中加入中國元素,形成從(cong) 供給側(ce) 到消費側(ce) 的正循環。

  “通過創新驅動、策略調整和政策引導,一個(ge) 曾為(wei) 世界貢獻‘四大發明’的東(dong) 方文明古國,必將湧現更多中國智造與(yu) 創造,挺立世界潮頭。”中國工信部消費品工業(ye) 司原司長高延敏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