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劇集爆發 綜藝尋求破局
記者 邱偉(wei)
今年是影視行業(ye) 回暖之年,也是品質劇集爆發之年,劇集行業(ye) 回歸內(nei) 容本質,市場追求精品化趨勢明顯,湧現出《狂飆》《三體(ti) 》《漫長的季節》等一批口碑佳作。當劇集行業(ye) 走向複蘇時,熒屏綜藝則處於(yu) 尋找破局新路徑的過程中。
關(guan) 鍵詞:不迎合
高口碑成高流量的密碼
現實主義(yi) 在2023年成為(wei) 真正的創作風口,現象級爆款《狂飆》和口碑熱劇《漫長的季節》都是當之無愧的年度劇王,劇情大膽觸及現實問題,直麵真實的衝(chong) 擊力引發了觀眾(zhong) 的深切共鳴和廣泛熱議。國內(nei) 首部硬科幻劇《三體(ti) 》也憑借不俗品質成為(wei) 中國科幻裏程碑式的作品。
縱觀今年播出的好劇,會(hui) 發現精品劇集的多樣化和題材深度都有了明顯拓展。《漫長的季節》是一部文學性較高的作品,《三體(ti) 》有一定觀劇門檻,它們(men) 敢於(yu) 以獨特的方式敘述故事,或者不為(wei) 追求收視而“魔改”原著,體(ti) 現出創作者“不迎合”的勇氣,這些作品大獲成功在相當程度上證明了觀眾(zhong) 和市場的包容度其實很高,影視行業(ye) 的創作自由度其實很大。
影視行業(ye) 重回健康軌道,精品意識深入人心。曾經的浮誇作品配上流量明星就成“爆款”的現象一去不複返,“高口碑”成為(wei) 了“高流量”的收視密碼。尊重觀眾(zhong) 而非迎合觀眾(zhong) ,已成為(wei) 精品內(nei) 容創作的一條可行之路。
今年各個(ge) 類型的現實題材劇集中,都可以看到對“人”的開掘日益深入,越來越多的作品在創作上走出“完人”情結。《追光的日子》《鳴龍少年》兩(liang) 部高考題材劇不約而同講述了另類教師幫助後進學生重拾自信的故事,作為(wei) 領路人的教師也在幫助學生“追光”的過程中完成了自我療愈和心理創傷(shang) 的修複,劇情表麵上在講高考勵誌故事,實際上聚焦了家庭這個(ge) “人格工廠”。都市劇《龍城》同樣把家庭中問題人格的代際複演清晰呈現於(yu) 熒屏,希望觀眾(zhong) 像劇中人一樣自省和覺悟。《裝腔啟示錄》為(wei) 都市男女的“裝腔”信仰祛魅,撕掉角色身上的不真實光環,顯露出“裝腔”之下的無力與(yu) 無奈。
今年的熱門作品中,“缺陷”人物走向自我完整的角色模式越來越流行於(yu) 熒屏。《新聞女王》使用了和《不完美受害人》相同的人物成長模板,主人公在職業(ye) 高光時刻“東(dong) 窗事發”,心中隱秘被揭開後選擇誠實麵對真實自我。《歡迎來到麥樂(le) 村》塑造了一個(ge) 和以往主旋律題材完全不同的主人公,男主角馬嘉性格有缺,步入中年危機,而援非醫療的過程意外成為(wei) 他的心靈治愈之旅。主打返鄉(xiang) 治愈的《故鄉(xiang) ,別來無恙》溫情講述了年輕人如何處理好與(yu) 原生家庭的關(guan) 係,不再被心結所困。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傳(chuan) 統的全能人物、完美人物的角色塑造方式在消解,主角人物的落點不再是功利性地“向外求”,而是“往裏走”安頓自己,這也對應了社會(hui) 文化的時代變遷。
關(guan) 鍵詞:求突破
熒屏綜藝進入轉型期
誰也沒想到,2023年綜藝熒屏異軍(jun) 突起的是一檔種地題材綜藝。作為(wei) 國內(nei) 第一檔半記錄式的勞作紀實互動真人秀,《種地吧》選拔10位年輕人組成“種地小隊”,在190天時間裏,播種、灌溉、施肥、收獲,真實運營農(nong) 場,直播帶貨、自負盈虧(kui) 創立農(nong) 夫集市。這檔沒有流量明星加持,拍攝條件艱苦的綜藝一開始沒有獲得太多關(guan) 注,而在播出後期,節目憑借著另類模式、精品製作以及具有懸念和戲劇性的敘事策略成功出圈。而在《種地吧》成為(wei) 國產(chan) 綜藝創新轉型成功範本的同時,慢綜藝元老級王牌節目《向往的生活》在走過七季之後,於(yu) 今年播出了“告別季”。
新老交替潮起潮落,體(ti) 現出熒屏綜藝進入轉型期,求新求變才能突破。湖南衛視今年推出的《聲生不息·家年華》將華語流行音樂(le) 置於(yu) 家國命運中講述,大敘事的立意格局讓人耳目一新。新興(xing) 品類方麵,圍繞都市青年的生活方式,體(ti) 能綜藝今年走向製作熱潮,在健康運動社交真人秀《哎呀好身材》推出第五季後,熱血競技生存真人秀《我可以47》和百人身體(ti) 競技真人秀《勢不可擋》先後麵世。
在今年的各類綜藝中,文化主題節目仍占據核心位置。央視出品的《宗師列傳(chuan) ·唐宋八大家》以八位文化宗師波瀾壯闊的人生故事為(wei) 線索,直擊傳(chuan) 承千載的“唐宋名篇”誕生曆史瞬間,探索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全新表達方式。《簡牘探中華》選擇將“冷門絕學”作為(wei) 呈現對象,從(cong) 簡牘文物這一更為(wei) 精巧的垂直切口破題,實現了電視綜藝對傳(chuan) 統文化的又一次創新表達。北京衛視播出的《博物館之城》第二季,從(cong) 第一季北京範圍的博物館升級到全國範圍,同時從(cong) “探尋”到“溯源”,引領觀眾(zhong) 對文博有更深、更廣、更遠的文化參與(yu) 感。《最美中軸線》第三季“文脈季”從(cong) 古聖先賢哲理中汲取人生智慧,多維度感受北京這座既古老又現代的城市全新的發展脈搏。《我在島嶼讀書(shu) 》第二季憑借“有趣的閱讀”和“有趣的靈魂”拿下9.2分的網絡評分,成為(wei) 年度高分文化綜藝。
曆經十年井噴式發展,熒屏綜藝已告別粗放式增長,市場現狀趨於(yu) 理性,原有的製作邏輯被打破,明星效應不斷遞減。麵對創作瓶頸,隻有從(cong) 現實生活中找尋內(nei) 容創新動力,以及創新各種宏大主題巧落地的敘事方式,才能破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